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64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用于将砖块砌筑成墙体,包括立柱、调节杆、调节螺母、模板,立柱设置两根,立柱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杆安装在调节螺母中,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母对应的外螺纹;模板的两端通过导向机构分别连接两立柱,模板为L形,模板包括横板、立板,横板上设置有一长槽,长槽的宽度等于墙体的厚度,横板的厚度大于砖块的厚度。工作时,将立柱固定在施工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可控制调节杆伸出从而与屋顶接触,实现装置的固定;砌筑时模板始终与底面平行,只需在横板的长槽内排列砖块,并整体抹灰即可。使用该装置进行砌墙工作,可快速定位、砌筑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完成的墙体质量更好。

A Masonry Auxilia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sonry auxiliary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build bricks into walls, including columns, adjusting rods, adjusting nuts, formwork, two columns, adjusting nuts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s, adjusting rods installed in the adjusting nuts, and external threads corresponding to adjusting nuts are arranged on the adjusting rods; the two ends of the formwor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columns through a guide mechanism, and the formwork is provided with two adjusting nuts. For L-shape, the template includes transverse plate and vertical plate. There is a long groove on the transverse plate. The width of the long groove is equ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wall,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rick. When working, the column is fixed in the construction position, and the adjusting rod can be extended by rotating the adjusting nut to contact with the roof, thus realizing the fixing of the device; when masonry, the formwork is always parallel to the bottom, only the bricks are arranged in the long groove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whole plastering can be done. The device can be used for wall building work,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positioning, high masonry efficiency,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better wall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筑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砌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砌筑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砖墙砌筑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砖块的水平度、垂直度是通过工人拉线保证,容易出现地面施工时砖块与地面平行,但当施工到房顶时,砖块与房顶不平行的情况。现有的施工方式存在施工时间长、效率低、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砌筑辅助装置,使用该装置进行砌墙工作,可快速定位、砌筑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完成的墙体质量更好。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用于将砖块砌筑成墙体,包括立柱、调节杆、调节螺母、模板,立柱设置两根,立柱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杆安装在调节螺母中,调节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母对应的外螺纹;模板的两端通过导向机构分别连接两立柱,模板为L形,模板包括横板、立板,横板上设置有一长槽,长槽的宽度等于墙体的厚度,横板的厚度大于砖块的厚度。工作时,将立柱固定在施工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可控制调节杆伸出从而与屋顶接触,实现装置的固定;砌筑时模板始终与底面平行,只需在横板的长槽内排列砖块,并整体抹灰即可,砌完一层后提升模板进行下一层砌筑,重复进行直至砌筑至房顶。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上竖直设置有滑槽,模板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中。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上竖直设置有导轨或者立柱为导轨,模板的两端设置有导套,导套安装在导轨上。作为优化,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底板、顶板,底板设置在立柱的底部,顶板设置在调节杆的顶部。作为优化,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下连板、上连板、丝杠、电机、丝杠螺母、控制器、控制按键,下连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立柱的底部,上连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立柱的顶部,下连板和上连板之间安装有丝杠,丝杠的一端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下连板或上连板上,丝杠上安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连接模板,电机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控制按键。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手轮。作为优化,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卡板,立柱的顶部设置一凸台,调节螺母的底部设置一凹孔,凹孔包裹凸台,卡板设置在调节螺母的底面上。作为优化,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压板,压板为长方形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模板,使用该装置进行砌墙工作,可快速定位、砌筑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完成的墙体质量更好。2.通过设置底板和顶板,增加了装置与地面、屋顶的接触面积,另装置的固定更加牢固。3.通过设置丝杠、电机、丝杠螺母、控制器,可实现模板的自动升降,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4.通过设置手轮,另调节螺母的旋转更加轻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5.通过设置压板,砌完一层后提升模板将压板放置到横板的下方,下压横板可实现对墙体的压实及校准,提高了墙体的强度、精度及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图1B区域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3为模板主视图。图4为模板俯视图。图5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图1至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用于将砖块砌筑成墙体,包括立柱1、调节杆4、调节螺母5、模板12,立柱1设置两根,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调节杆4安装在调节螺母5中,调节杆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5对应的外螺纹;模板12的两端通过导向机构分别连接两立柱1,模板12为L形,模板12包括横板121、立板122,横板121上设置有一长槽,长槽的宽度等于墙体的厚度,横板121的厚度大于砖块的厚度。工作时,将立柱1固定在施工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5可控制调节杆4伸出从而与屋顶接触,实现装置的固定;砌筑时模板12始终与底面平行,只需在横板121的长槽内排列砖块,并整体抹灰即可,砌完一层后提升模板12进行下一层砌筑,重复进行直至砌筑至房顶。使用该装置进行砌墙工作,可快速定位、砌筑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完成的墙体质量更好。所述立柱1上竖直设置有滑槽,模板12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中。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底板2、顶板3,底板2设置在立柱1的底部,顶板3设置在调节杆4的顶部。通过设置底板2和顶板3,增加了装置与地面、屋顶的接触面积,另装置的固定更加牢固。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下连板7、上连板8、丝杠9、电机10、丝杠螺母11、控制器、控制按键,下连板7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立柱1的底部,上连板8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立柱1的顶部,下连板7和上连板8之间安装有丝杠9,丝杠9的上端连接电机10,电机10安装在下连板7上,丝杠9上安装有丝杠螺母11,丝杠螺母11连接模板12,电机10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控制按键。通过设置丝杠9、电机10、丝杠螺母11、控制器,可实现模板12的自动升降,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所述调节螺母5上设置有手轮6。通过设置手轮6,另调节螺母5的旋转更加轻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卡板13,立柱1的顶部设置一凸台,调节螺母5的底部设置一凹孔,凹孔包裹凸台,卡板13设置在调节螺母5的底面上。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压板14,压板14为长方形板。通过设置压板14,砌完一层后提升模板12将压板14放置到横板121的下方,下压横板121可实现对墙体的压实及校准,提高了墙体的强度、精度及美观度。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用于将砖块砌筑成墙体,其特征是:包括立柱(1)、调节杆(4)、调节螺母(5)、模板(12),立柱(1)设置两根,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调节杆(4)安装在调节螺母(5)中,调节杆(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5)对应的外螺纹;模板(12)的两端通过导向机构分别连接两立柱(1),模板(12)为L形,模板(12)包括横板(121)、立板(122),横板(121)上设置有一长槽,长槽的宽度等于墙体的厚度,横板(121)的厚度大于砖块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筑辅助装置,用于将砖块砌筑成墙体,其特征是:包括立柱(1)、调节杆(4)、调节螺母(5)、模板(12),立柱(1)设置两根,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调节杆(4)安装在调节螺母(5)中,调节杆(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5)对应的外螺纹;模板(12)的两端通过导向机构分别连接两立柱(1),模板(12)为L形,模板(12)包括横板(121)、立板(122),横板(121)上设置有一长槽,长槽的宽度等于墙体的厚度,横板(121)的厚度大于砖块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立柱(1)上竖直设置有滑槽,模板(12)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立柱(1)上竖直设置有导轨或者立柱(1)为导轨,模板(12)的两端设置有导套,导套安装在导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砌筑辅助装置还包括底板(2)、顶板(3),底板(2)设置在立柱(1)的底部,顶板(3)设置在调节杆(4)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李晓东马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