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ol-type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for testing engineering piles, comprising a first composite beam and a second composite beam with cross-shaped upper and lower cross arrangement; the first composite beam includes four first H-shaped steel beams arranged in double rows and double rows; the second composite beam includes four second H-shaped steel beams arranged in double rows and double rows; and the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composite beam beneath the first composite beam includes a compression joint of the pressed engineering pile. The H-shaped steel beam single component of the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and quick lifting and combination, safe construction, small floor area, and can be actually assembled and operated in projects with weak lifting capacity, thus avoiding the underconstruction caused by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ensuring the continuity of construction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程桩检测的工具式组合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础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桩检测的工具式组合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基础工程领域,工程桩承载力检测常用两种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和锚桩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需要较大操作面积,并且配重运输量大、堆载耗时较长,影响工期进度。锚桩反力装置具有可利用既有工程桩做锚桩、节省造价、便于检测的优点,尤其在大吨位工程桩检测中优势明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锚桩反力装置中需要使用到检测钢梁、拉杆、锚桩(可利用工程桩)、千斤顶、垫块、百分表、基准梁、锚盘等相关设备,其中常规用检测钢梁单体构件重量大,对吊装设备性能要求高。在实际工程中遇到一种新情况,工程桩位于连续、多段、大高差基坑中,多条狭窄基坑内常规吊装设备不适宜进入,基坑之间操作平台亦不可堆载大重量物件、不可运行吊装设备,而现场既有塔吊可以将部分检测装置吊放到位,但不能满足常规检测钢梁吊重要求,给工程检测提出了难题。因此,提供一种外形精巧、使用便捷的工具式组合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精巧、使用便捷的工程桩检测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程桩检测的工具式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组合梁结构包括呈十字型上下交叉布置的第一组合梁和第二组合梁;所述第一组合梁包括有呈双排双列布置的四个第一H型钢梁;所述第二组合梁包括有呈双排双列布置的四个第二H型钢梁;其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梁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H型钢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H型钢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组合梁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H型钢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H型钢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组合梁结构中,位于第一组合梁下方的第二组合梁的底面包括有压覆工程桩的压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程桩检测的工具式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组合梁结构包括呈十字型上下交叉布置的第一组合梁和第二组合梁;所述第一组合梁包括有呈双排双列布置的四个第一H型钢梁;所述第二组合梁包括有呈双排双列布置的四个第二H型钢梁;其中,在所述第一组合梁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H型钢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H型钢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组合梁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H型钢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H型钢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组合梁结构中,位于第一组合梁下方的第二组合梁的底面包括有压覆工程桩的压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梁结构中,位于第一组合梁下方的第二组合梁的与所述第一组合梁对应的底面为压覆工程桩的压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为第一组合梁长度的60%~80%;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为第二组合梁长度的6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九婷,肖恩旺,胡鸿志,张治华,韩瑞京,刘兴旺,王佳乐,王洋,张希望,常乃麟,孙浩天,邓轶昕,王幸男,高亚强,许东革,孙月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