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52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涉及服装加工辅助装置领域,旨在解决缝制口袋时,操作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包括针板组件以及设置于针板组件的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同侧边沿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表面均开设有对应的车缝槽,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之间设置有吸合组件,所述针板组件设置有用于对模板组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A Template for Garment Sew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late for garment sew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garment processing auxiliary devices,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in sewing pockets.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of the template are: a template for garment sewing, including a needle board component and a template component arranged in a needle board component, the template component includes a first component rotat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same side edge. The first plate,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are all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slo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plate,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The first plate,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assembly. The needle plate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mponent for guiding the templat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mplate for clothing sewing,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
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辅助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
技术介绍
在服装生产领域中,需要缝制口袋,现有缝制双嵌线袋生产步骤主要有:烫衬、确定袋位在衣片的反面袋位线居中位置烫衬,正面按袋口与袋宽规格画好。两块嵌线的反面烫上牵袋,然后将上下嵌线分别对折熨烫,在连口一边按袋口大、嵌线宽分别画线,将上下嵌线上所画的线分别与正面袋口的上下位置对准,注意两根嵌线连口相背,开始缉线,两条线距离为袋口宽,缉线两端方正,回针牢固;开袋口将上下嵌线缝份折转,沿衣片袋口线剪开,离开袋角约1cm时分别向两端剪三角,离开袋角根纱,不可剪过头,也不可不剪到位,注意四角方正、不毛;封三角将上下嵌线从剪好的袋口翻到衣片的反面,整理好袋口,衣片按袋口两端折转,三角放平,沿止口进行道封口加固,但是其生产过程步骤复杂,多道工序进行生产时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还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具有方便操作,提高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包括针板组件以及设置于针板组件的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同侧边沿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表面均开设有对应的车缝槽,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之间设置有吸合组件,所述针板组件设置有用于对模板组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排放布料后,通过吸合组件可以使得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呈吸合状态,从而将排布整齐的布料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移动模板组件过程中造成布料相对于模板移位的现象,进而保证对布料车缝的精度;当将模板组件放到针板本体上并进行移动时,通过导向组件对模板组件进行导向,从而,在手动向前推动模板组件时,使得模板组件能够沿特定的方向移动,起到对模板组件导向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合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板体以及第三板体四个角处的安装组件、卡接于安装组件的吸铁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闭合时,通过第一板体上的吸铁石和第三板体上的吸铁石吸合,从而将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固定吸合,实现对布料的夹紧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一板体以及第三板体侧壁的安装槽,所述吸铁石嵌合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板体侧壁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槽闭合或打开的锁合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设置有锁合组件,通过锁合组件将吸铁石固定在安装槽内,可以防止吸铁石从安装槽内滑出,这样当第一板体、第三板体同时朝向第二板体翻折时,相邻的吸铁石可以将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进行固定吸合,防止布料发生偏斜移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边沿的扣盖,所述扣盖与安装槽贴合的侧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安装槽内壁设置有与凸起对应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扣盖转动至闭合状态时,凸起正好嵌合在凹槽内实现锁紧,从而有效防止扣盖自动打开,导致吸铁石滑出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盖外壁设置有便于捏持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吸铁石取出时,捏持把手并将扣盖打开,从而取出吸铁石,操作更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板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针板本体,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针板本体上表面的第一导向块和设置于针板本体上表面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侧壁贴紧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导向块的位置可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滑动穿设于车缝槽内;当根据不同的服装需要换用不同型号的模板时,车缝槽的宽度发生改变,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车缝槽,通过调节第二导向块相对于第一导向块的位置,从而增大或减小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组成的总体宽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向块下表面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针板本体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的调节槽,所述螺纹杆伸出调节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的模板上的车缝槽宽度变大时,拧松紧固螺母,调节螺纹杆在调节槽内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导向块的一侧边抵紧车缝槽的一侧内壁,第二导向块的另一侧边抵紧车缝槽的另一侧内壁,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车缝槽,之后拧紧紧固螺母,实现第二导向块位置的固定,从而完成第二导向块沿调节槽位置的调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沿车缝槽边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布料放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或者第三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时,通过摩擦条增大对布料的摩擦力,一定程度上降低布料发生偏斜移位的几率,提高车缝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当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排放布料后,通过吸合组件可以使得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呈吸合状态,从而将排布整齐的布料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移动模板组件过程中造成布料相对于模板移位的现象,进而保证对布料车缝的精度;当将模板组件放到针板本体上并进行移动时,通过导向组件对模板组件进行导向,从而,在手动向前推动模板组件时,使得模板组件能够沿特定的方向移动,起到对模板组件导向的作用;其二: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均滑动穿设于车缝槽内;当根据不同的服装需要换用不同型号的模板时,车缝槽的宽度发生改变,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车缝槽,通过调节第二导向块相对于第一导向块的位置,从而增大或减小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组成的总体宽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吸铁石与安装组件的结构;图4为第一板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安装槽的内部结构;图5为针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板组件;2、模板组件;3、第一板体;4、第二板体;5、第三板体;6、车缝槽;7、吸合组件;8、导向组件;9、安装组件;10、吸铁石;11、安装槽;12、锁合组件;13、扣盖;14、凸起;15、凹槽;16、把手;17、针板本体;18、第一导向块;19、第二导向块;20、螺纹杆;21、调节槽;22、紧固螺母;23、摩擦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缝纫机体的针板组件1,还包括与针板组件1配合使用的模板组件2,模板组件2包括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的同侧边相互铰接,使得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能够绕同侧边相互转动;在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车缝槽6,车缝槽6的形状可以根据衣服口袋形状开设;在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之间设置有吸合组件7,当在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之间排放布料后,通过吸合组件7可以使得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和第三板体5呈吸合状态,从而将排布整齐的布料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移动模板组件2过程中造成布料相对于模板移位的现象,进而保证对布料车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板组件(1)以及设置于针板组件(1)的模板组件(2),所述模板组件(2)包括同侧边沿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所述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表面均开设有对应的车缝槽(6),所述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之间设置有吸合组件(7),所述针板组件(1)设置有用于对模板组件(2)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板组件(1)以及设置于针板组件(1)的模板组件(2),所述模板组件(2)包括同侧边沿转动连接的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所述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表面均开设有对应的车缝槽(6),所述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第三板体(5)之间设置有吸合组件(7),所述针板组件(1)设置有用于对模板组件(2)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组件(7)包括设置于第一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5)四个角处的安装组件(9)、卡接于安装组件(9)的吸铁石(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开设于第一板体(3)以及第三板体(5)侧壁的安装槽(11),所述吸铁石(10)嵌合于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板体(3)侧壁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槽(11)闭合或打开的锁合组件(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服装缝制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12)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边沿的扣盖(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岚尚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