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43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内腔中贮有净化液的净化箱,净化箱上设有可连通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管,净化箱的箱体上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开口于净化箱内腔底部净化液内,所述净化箱内位于进气管上方净化液液面的下方设有孔板状的尾气扩散板,所述净化箱内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处设有滤板,滤板和出气孔之间设有可防止净化液溢出的防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起到有效的净化作用,尾气净化率较高,并且还能有效的消除发动机排放中所含有的热量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上的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设备,在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它广泛的应用于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和发电等动力设施上。目前人们应用的发动机多为是以柴油或是汽油等可燃性的油类为燃油的内燃机式,为柴油或是汽油等燃油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爆发燃烧推动活塞作功,但是,这些可燃性油类多是些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并且其中还含有一些硫、氮等其它成分,因此发动机在爆发燃烧这些燃油作功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一些颗粒悬浮物排放到大气中去,并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热量,这些都对自然环境和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了解决和降低这种污染,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采用具有先进技术的发动机、使用合格的燃油等,但是这些措施不论在生产上,还是技术开发上,都有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人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净化器来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净化,以除去尾气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气体和悬浮物,同时,也消除发动机尾气中携带的热量和噪音。但是目前应用于发动机上的尾气净化装置,虽然对发动机尾气的净化效果较好,但是大多价格比较高,结构复杂;而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则对尾气中所含有的有害气体的净化率比较低,对发动机排放中所含有的热量或是噪音的消除也不是非常的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尾气净化装置,它对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起到有效的净化作用,尾气净化率较高,还能有效的消除发动机排放中所含有的热量和噪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内腔中贮有净化液的净化箱,净化箱上设有可连通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管,净化箱的箱体上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开口于净化箱内腔底部净化液内,所述净化箱内位于进气管上方的净化液内设有孔板状的尾气扩散板,所述净化箱内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滤板,滤板和出气孔之间设有可防止净化液溢出的防溢板。做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出气孔和防溢板之间设有至少两块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构成迷宫式排列。做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靠近出气孔侧的导流板上设有透气孔。做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可与发动机排气管交错对接连通的防溢体。做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净化箱的上部设有注液口和注液口塞堵,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和排液口塞堵。采用上述结构的尾气净化装置,由于是采用净化箱内设有的净化液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所含有的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进行过滤净化,并通过设置在净化液内的尾气扩散板将发动机的尾气分散于整个净化液内,以增大发动机尾气与净化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液吸收发动机尾气内有害气体的效率,通过设在液面上方的滤板进一步的对尾气进行过滤,可以比较彻底的清除中所含有的有害气体和悬浮物,并能吸收尾气中所含有的热量。防溢板的设置,解决了使用净化装置的设备因晃动或倾斜、或者是发动机尾气吹动净化液而导致的净化液由出气口溢出的问题,使得本尾气净化装置使用时更为方便。迷宫式导流板的设置和在导流板上设有透气孔,可以有效的起到消音的功能,以消除发动机排放中的噪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尾气净化装置俯视图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尾气净化装置为包括一个在内腔中贮有净化液的净化箱1,该净化箱1上设有进气管2,进气管2可以与发动机的排气管连通以将发动机排放尾气导入净化箱1,在净化箱1的箱体上设有出气孔4,出气孔4位于净化液液面上方的净化箱1的箱体上,进气管2伸入净化箱1内并开口于净化箱1内腔底部的净化液内,在净化箱1内位于进气管2上方的净化液内设有尾气扩散板11,尾气扩散板11上设置成孔板状,并通过其上的孔将由进气管2导入的发动机尾气扩散到整个净化液内,以增大发动机尾气与净化液的接触面积,以尽可能的发挥净化液的净化作用,在净化箱1内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处设有滤板12,通过滤板12将经过净化液过滤净化过的发动机尾气进一步进行过滤,以提高对尾气中所含有的有害气体或悬浮的小颗粒的净化率,在滤板12和出气孔4之间设有可防止净化液溢出的防溢板13,通过防溢板13的设置,以解决使用净化装置的设备因晃动或倾斜、或者是发动机尾气吹动净化液而导致的净化液由出气口溢出的问题,使得本尾气净化装置使用时更为方便。防溢板13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一端截面呈“L”形的板状,将防溢板13固定在出气孔4和净化液的液面之间的净化箱1内壁上,防溢板13截面呈“L”形端远离出气孔4并呈自由状态,并向净化箱1内腔顶部的方向延伸,滤板12的一端与防溢板13固定而其它各端与净化箱1的内壁固定;也可以采用将滤板12设置在防溢板13下方净化液上方的位置。为了能够达到消除发动机排放的噪音,可以在出气孔4和防溢板13之间设有至少两块导流板14,导流板14构成迷宫式排列,并且在靠近出气孔4侧的导流板14上设有透气孔,这样的结构,使得尾气在导流板14的引导下,穿过各导流板之间的通道,并且导流板14上的透气孔也起到一定通气性能,发动机排放的噪音在穿过导流板14之间时,与导流板14发生折射,相互抵消,达到消音的目的,并且导流板14可以采用具有能够吸收噪音的吸音材料制成,以提高其消音能力。因为尾气净化装置安装于发动机上正常使用时,由于路况的情况不良或发动机熄火时,排气管失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净化液上窜现象,为了能够防止净化箱1内的净化液由进气管2进入到发动机的排气管内,在进气管2上设有能够与发动机排气管交错对接连通的防溢体21,该防溢体21可以设计成一个中空的箱体状的防溢体,发动机排气管和进气管2分别由箱体状的防溢体21的上端和下端交错的插入箱体内,并且发动机排气管在防溢体21内的开口的要低于进气管2的开口。为了能够方便和及时的添加更换净化箱1内的净化液,在净化箱1的上部设有注液口3和注液口塞堵,而在净化箱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5和排液口塞堵,通过注液口3为净化箱1添加净化液,而通过排液口5更换净化液并同时清除净化箱1内存积的沉淀物质。在使用本尾气净化装置时,将其通过波纹管与发动机柔性连接,并将发动机的排气管插入防溢体21以连通进气管2,通过注液口3向净化箱1内注入净化液,并塞紧注液口塞堵,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和成本的降低,净化液可以采用普通的水,发动机尾气由进气管2导入净化箱1底部的净化液内,并通过尾气扩散板11将其扩散至整个净化液内以充分与净化液接触,达到吸收发动机尾气中有害气体和过滤掉悬浮物的目的,并吸收尾气中所含有的热量;经过净化液过滤的尾气上升后再通过滤板12进一步的进行过滤,之后,绕过防溢板13,在构成迷宫式的导流板14的引导下,通过出气孔4导出净化箱1,并且,发动机的尾气内所含有的噪音在通过导流板14时,与导流板14发生折射,相互抵消,达到消音的目的,并且如果导流板14采用具有能够吸收噪音的吸音材料制成,可大大提高其消音能力。权利要求1.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内腔中贮有净化液的净化箱(1),净化箱(1)上设有可连通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管(2),净化箱(1)的箱体上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出气孔(4),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2)开口于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内腔中贮有净化液的净化箱(1),净化箱(1)上设有可连通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管(2),净化箱(1)的箱体上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出气孔(4),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2)开口于净化箱(1)内腔底部的净化液内,所述净化箱(1)内位于进气管(2)上方的净化液内设有孔板状的尾气扩散板(11),所述净化箱(1)内位于净化液液面的上方设有滤板(12),滤板(12)和出气孔(4)之间设有可防止净化液溢出的防溢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昌李安杜崇飞王建刚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柴油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