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42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进水阀安装在机体右侧上端,浮渣溢流槽安装在污水处理池右侧,净水装置安装在浮渣溢流槽右侧,清水池安装在净水装置右侧,第一液位控制阀安装在浮渣溢流槽下方,第一污水池位于清水池下方,且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与污水处理池连通,第二液位控制阀安装在第一液位控制阀下方,且位于污水处理池和第一污水池之间,污水处理池位于机体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成本低廉,对于污水以及雨水进行了高效的净化,使得污水或者雨水能够拥有更多可利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污染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field. The water inlet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body, the dross overflow tank is install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tank, th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dross overflow tank, the water purification tank is install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first liquid level control valve is installed under the dross overflow tank, and the first sewage tank is located below the water purification tank. The second level control valve is installed under the first level control valve and between the sewage treatment pond and the first sewage pond. The sewage treatment pond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in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The sewage and rainwater are purified efficiently, so that the sewage is treated effectively. Or rainwater can have more avail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in some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水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节约用水需要将废水污水处理在利用,高浓度废水污水处理也就越来越重要,而现有废水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在工艺复杂,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药剂,占地面积大,投入运行设备多,运行和投入成本高,净化效率低,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不利于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同时,处理时的速度相对较慢,不符合目前社会的发展节奏以及发展趋势,无法适用于大型工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进水阀安装在机体右侧上端;所述机体是一个空心壳体;所述浮渣溢流槽安装在污水处理池右侧;所述净水装置安装在浮渣溢流槽右侧,且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与污水处理池连通;所述清水池安装在净水装置右侧,且清水池右侧设置有清水出水孔;所述第一液位控制阀安装在浮渣溢流槽下方,且位于第一液位控制阀和污水处理池之间;所述第一污水池位于清水池下方,且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与污水处理池连通,第一污水池右侧设置有污水出水孔;所述第二液位控制阀安装在第一液位控制阀下方,且位于污水处理池和第一污水池之间;所述污水处理池位于机体左侧,且位于进水阀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浮渣溢流槽上方设置有溢渣孔,且下方设置有浮渣出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净水装置包括筛网、活性碳层、排污阀和第二污水池;所述筛网位于活性碳层和第二污水池之间;所述活性碳层安装在筛网右侧;所述排污阀安装在第二污水池下方;所述第二污水池安装在溢渣孔和筛网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池底部设计有斜坡;所述斜坡固定安装有污水处理池底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斜坡设计成自左向右斜向下,角度设计成25°~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成本低廉,对于污水以及雨水进行了高效的净化,使得污水或者雨水能够拥有更多可利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污染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阀、2-浮渣层、3-机体、4-溢渣孔、5-浮渣溢流槽、6-净水装置、7-清水池、8-第一液位控制阀、9-清水出水孔、10-污水出水孔、11-第一污水池、12-第二液位控制阀、13-斜坡、14-污水处理池、15-浮渣出口、16-筛网、17-活性碳层、18-排污阀、19-第二污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阀1、机体3、浮渣溢流槽5、净水装置6、清水池7、第一液位控制阀8、第一污水池11、第二液位控制阀12和污水处理池14;所述进水阀1安装在机体3右侧上端,废水、污水等通过进水阀1进入到污水处理池14处,进水阀1可控制开合或者关闭,打开时,水能够流进,关闭时,停止向污水处理池14注水;所述机体3是一个空心壳体,对整套装置可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所述浮渣溢流槽5安装在污水处理池14右侧,浮渣溢流槽5上方设置有溢渣孔4,且下方设置有浮渣出口15,当污水处理池14中的浮渣层2高度达到溢渣孔4时,浮渣可通过溢渣孔4流至浮渣溢流槽5内部,并且通过浮渣出口15排出装置外;所述净水装置6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右侧,且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污水处理池14内的水可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流至净水装置6,经过净化处理后流到清水池7处;所述清水池7安装在净水装置6右侧,且清水池7右侧设置有清水出水孔9,经过净水装置6净化后的水,流到污水处理池14后,通过清水出水孔9排出装置,并且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阀8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下方,且位于第一液位控制阀8和污水处理池14之间,第一液位控制阀8可控制开合,当第一液位控制阀8打开时,污水处理池14内的水,可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流至净水装置6处,当第一液位控制阀8关闭时,污水处理池14内的水位上升;所述第一污水池11位于清水池7下方,且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12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第一污水池11右侧设置有污水出水孔10,污水处理池14底部的固体硬物、石子等,可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12流至第一污水池11,并且通过污水出水孔10排出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控制阀12安装在第一液位控制阀8下方,且位于污水处理池14和第一污水池11之间,第二液位控制阀12可控制开合,当第二液位控制阀12打开时,污水处理池14内的水,可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12流至第一污水池11处,当第二液位控制阀12关闭时,污水处理池14内的水位上升;所述污水处理池14位于机体3左侧,且位于进水阀1下方,可对污水或者雨水进行初步的静置处理;所述净水装置6包括筛网16、活性碳层17、排污阀18和第二污水池19;所述筛网16位于活性碳层17和第二污水池19之间,筛网16可对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的污水或者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并且将固体小颗粒等拦在第二污水池19处;所述活性碳层17安装在筛网16右侧,活性碳层17对通过筛网16的污水或者雨水进行最终的吸附净化以及除味;所述排污阀18安装在第二污水池19下方,当排污阀18打开时,第二污水池19内部的固体小颗粒等垃圾,可被冲至第一污水池11处,并且通过污水出水孔10排出装置;所述第二污水池19安装在溢渣孔4和筛网16之间,第二污水池19可用来容纳固体小颗粒,且在第二污水池19内部有水冲击时,固体小颗粒不会堵塞在筛网16上,而影响水的流动,影响净化效果;所述污水处理池14底部设计有斜坡13;所述斜坡13固定安装有污水处理池14底部,并且设计成自左向右斜向下,角度设计成25°~40°,可在排出污水处理池14底部的垃圾时,更加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先将进水阀1打开,同时将第一液位控制阀8和第二液位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阀(1)、机体(3)、浮渣溢流槽(5)、净水装置(6)、清水池(7)、第一液位控制阀(8)、第一污水池(11)、第二液位控制阀(12)和污水处理池(14);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阀(1)安装在机体(3)右侧上端;所述机体(3)是一个空心壳体;所述浮渣溢流槽(5)安装在污水处理池(14)右侧;所述净水装置(6)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右侧,且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所述清水池(7)安装在净水装置(6)右侧,且清水池(7)右侧设置有清水出水孔(9);所述第一液位控制阀(8)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下方,且位于第一液位控制阀(8)和污水处理池(14)之间;所述第一污水池(11)位于清水池(7)下方,且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12)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第一污水池(11)右侧设置有污水出水孔(10);所述第二液位控制阀(12)安装在第一液位控制阀(8)下方,且位于污水处理池(14)和第一污水池(11)之间;所述污水处理池(14)位于机体(3)左侧,且位于进水阀(1)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阀(1)、机体(3)、浮渣溢流槽(5)、净水装置(6)、清水池(7)、第一液位控制阀(8)、第一污水池(11)、第二液位控制阀(12)和污水处理池(14);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阀(1)安装在机体(3)右侧上端;所述机体(3)是一个空心壳体;所述浮渣溢流槽(5)安装在污水处理池(14)右侧;所述净水装置(6)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右侧,且通过第一液位控制阀(8)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所述清水池(7)安装在净水装置(6)右侧,且清水池(7)右侧设置有清水出水孔(9);所述第一液位控制阀(8)安装在浮渣溢流槽(5)下方,且位于第一液位控制阀(8)和污水处理池(14)之间;所述第一污水池(11)位于清水池(7)下方,且通过第二液位控制阀(12)与污水处理池(14)连通,第一污水池(11)右侧设置有污水出水孔(10);所述第二液位控制阀(12)安装在第一液位控制阀(8)下方,且位于污水处理池(14)和第一污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雨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