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42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一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和锥形筒,第一沉淀池和锥形筒为可拆卸连接,锥形筒的外壁设有的固定杆与位于第一沉淀池侧壁的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二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二沉淀池、梯形板、密封盖板和净水出口,梯形板位于第二沉淀池的内部,密封盖板和净水出口均位于第二沉淀池的外壁,抽水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沉淀池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处理后的水经一次沉淀装置和二次沉淀装置进行沉淀,消除水中的絮状沉淀物,使得水的净化效果更好;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活动浮板可将已经沉降下去的沉淀物进行过滤,防止在抽水过程中沉淀物被抽到二次沉淀池内部;梯形板可对从进入沉淀池的水流起到一定的减速作用。

A Circulating and High Efficiency Precipit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ting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conical cylinder.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conical cylinder are detachable connected.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ical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n electric push rod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The second sediment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a trapezoid plate, a sealing cover plate and a water purification outlet, and a trapezoid plate. Loca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the sealing cover plate and the water purification outlet are both locat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one end of the pumping device is inserted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eposits the treated water through a primary settling device and a secondary settling device, eliminating flocculent sediments in the water, so that the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is better; the movable floating plate in the first settling tank can filter the sediments that have settled down, preventing the sediments from being pumped into the secondary settling tank during the pumping process; and the trapezoidal plate can be used for the water entering the settling tank. Flow plays a decelerating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循环高效沉淀装置
,具体为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循环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的化学物质,这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沉淀法用一些化学试剂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成络合物,由于络合物的分子量都比较大,因此从表观上看就是絮状沉淀,去除絮状沉淀的污水就可以进行排放,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技术中采用沉淀法处理污水时,大多采取一次沉淀法,然后直接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这种一次沉淀的方法显然会有较多的沉淀物被上清液带走排放到河流中,从而进行分解,再次污染河流。2.对于沉淀后的上清液大多采取水泵直接抽取进行排放,这势必会将部分沉淀直接抽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包括一次沉淀装置、二次沉淀装置,抽水装置以及电动推杆和固定杆,所述一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和锥形筒,所述第一沉淀池和锥形筒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筒的外壁设有的固定杆与位于第一沉淀池侧壁的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二沉淀池、梯形板、密封盖板和净水出口,所述梯形板位于第二沉淀池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和净水出口均位于第二沉淀池的外壁,所述抽水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沉淀池的内部,所述抽水装置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沉淀池内部梯形板的下方,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伸缩管、抽水口、活动浮板、L形水管和水泵。优选的,所述锥形筒为锥体状结构,且所述锥形筒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排列的环形凹槽。优选的,所述锥形筒与固定杆活动连接,且所述锥形筒可绕固定杆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80度。优选的,所述梯形板倾斜朝向右上方,且所述梯形板上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矩形通孔。优选的,所述抽水口为倒扣的碗状结构,所述抽水口的外壁设有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设有第二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活动浮板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圆形通孔在活动浮板的表面绕活动浮板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优选的,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伸入第一沉淀池的内部与抽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抽水口的底部与活动浮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上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沉淀池的外部与L形水管贯穿连接,所述L形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L形水管的端部伸入第二沉淀池内梯形板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处理后的水经一次沉淀装置和二次沉淀装置进行沉淀,消除水中的絮状沉淀物,使得水的净化效果更好;2.位于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活动浮板上的第一过滤网可将已经沉降下去的沉淀物进行过滤,防止在抽水过程中沉淀物被抽到二次沉淀池内部,避免导致沉淀效果下降;3.本技术的抽水口上设有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条形通孔,且条形通孔内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可将少许的透过活动浮板的沉淀物进行再次过滤,从而提高一次沉淀效果;4.梯形板可对从进入沉淀池的水流起到一定的减速作用,从而有利于二次沉淀;5.第一沉淀池与锥形筒为卡接,可直接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将锥形筒取下,然后对其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抽水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沉淀池1、锥形筒2、环形凹槽3、伸缩管4、抽水口5、活动浮板6、第一过滤网7、圆形通孔8、电动推杆9、固定杆10、L形水管11、水泵12、第二沉淀池14、梯形板15、矩形通孔16、密封盖板17、净水出口18、条形通孔19、第二过滤网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包括一次沉淀装置、二次沉淀装置,抽水装置以及电动推杆9和固定杆10,一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为可拆卸连接,锥形筒2的外壁设有的固定杆10与位于第一沉淀池1侧壁的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二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二沉淀池14、梯形板15、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梯形板15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内部,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均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外壁,抽水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抽水装置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沉淀池14内部梯形板15的下方,抽水装置包括伸缩管4、抽水口5、活动浮板6、L形水管11和水泵12。进一步的,锥形筒2为锥体状结构,且锥形筒2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排列的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可增大沉淀物与锥形筒2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止沉淀物受到水的冲击后再次上浮;进一步的,锥形筒2与固定杆10活动连接,且锥形筒2可绕固定杆10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80度,从而可直接将锥形筒2从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脱离,然后使得锥形筒2旋转180度,从而将其内部的沉淀倒掉,使用十分方便;进一步的,梯形板15倾斜朝向右上方,且梯形板15上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矩形通孔16;进一步的,抽水口5为倒扣的碗状结构,抽水口5的外壁设有呈等距环形排列的条形通孔19,条形通孔19内设有第二过滤网20,第二过滤网20可将透过第一过滤网7的少许沉淀物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的,活动浮板6上设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内设有第一过滤网7,圆形通孔8在活动浮板6的表面绕活动浮板6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进一步的,伸缩管4的一端伸入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与抽水口5固定连接,抽水口5的底部与活动浮板6固定连接,伸缩管4上套接有弹簧,伸缩管4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沉淀池1的外部与L形水管11贯穿连接,L形水管11上设有水泵12,L形水管11的端部伸入第二沉淀池14内梯形板15的下方。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化学反应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1内沉淀,沉淀过后的上清液经活动浮板6上的第一过滤网7过滤后再经过位于抽水口5上的条形通孔19内部的第二过滤网20进入抽水口5,然后在被位于L形水管11上的水泵12经伸缩管4抽入第二沉淀池14内,进入第二沉淀池14内的水直接穿过梯形板15进入梯形板15与第二沉淀池14底部的空腔内进行沉淀,待水充满梯形板15与第二沉淀池14底部之间形成的空腔时,水从梯形板15上的矩形通孔16溢出,并流经梯形板15的表面最终从净水出口18流出,本技术结构简单,沉淀效果好,适合推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包括一次沉淀装置、二次沉淀装置,抽水装置以及电动推杆(9)和固定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所述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筒(2)的外壁设有的固定杆(10)与位于第一沉淀池(1)侧壁的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二沉淀池(14)、梯形板(15)、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所述梯形板(15)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均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外壁,所述抽水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所述抽水装置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沉淀池(14)内部梯形板(15)的下方,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伸缩管(4)、抽水口(5)、活动浮板(6)、L形水管(11)和水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包括一次沉淀装置、二次沉淀装置,抽水装置以及电动推杆(9)和固定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所述第一沉淀池(1)和锥形筒(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筒(2)的外壁设有的固定杆(10)与位于第一沉淀池(1)侧壁的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装置包括第二沉淀池(14)、梯形板(15)、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所述梯形板(15)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17)和净水出口(18)均位于第二沉淀池(14)的外壁,所述抽水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所述抽水装置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沉淀池(14)内部梯形板(15)的下方,所述抽水装置包括伸缩管(4)、抽水口(5)、活动浮板(6)、L形水管(11)和水泵(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2)为锥体状结构,且所述锥形筒(2)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排列的环形凹槽(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2)与固定杆(10)活动连接,且所述锥形筒(2)可绕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