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19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包括共同围成过滤空间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及收容于过滤空间内的过滤层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第一壳体包括与第二壳体正对设置的第一顶壁、自第一顶壁的周缘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及沿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分别贯穿第一顶壁与第一侧壁的多个进水口,第二壳体正对第一顶壁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过滤层组抵接并卡设固定于出水口;当城市径流水位上涨时,第一壳体自动朝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移动,当城市径流水位下降时,第一壳体自动朝靠近第二壳体的方向移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结构简单、安置方便且能够全面解决因城市径流而导致的道路面源污染。的道路面源污染。的道路面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径流是城市化造成的雨水的地表径流,这种径流是世界许多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暴风雨和其他强降雨过程中,这些不透水的表面(由沥青、水泥、混凝土等建造)以及屋顶会使污水流入下水道,而不是让土壤对污水进行过滤。这会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因为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和洪水(因为留在地表的水量增加了)。如今,大多数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会将未处理的雨水直接排入溪流、江河和海湾,利用大自然对面源污染自行净化。
[0003]在此基础上,水流流过这些不透水的表面时,往往会从道路和停车场冲走汽油、机油、重金属、垃圾和其他污染物,从草坪冲走化肥和农药,进而导致水体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以及硝酸盐和磷。这样的城市径流,在直接排放后,容易导致河流、溪流的水温升高,危害鱼类和其他生物,最终对人类自己造成伤害。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置方便且能够全面解决因城市径流而导致的道路面源污染的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设置于城市道路的排水口并用于清理因城市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组配并共同围成过滤空间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及收容于所述过滤空间内的过滤层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正对设置的第一顶壁、自所述第一顶壁的周缘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及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多个进水口,所述第二壳体正对所述第一顶壁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层组抵接并卡设固定于所述出水口;当城市径流水位上涨时,所述第一壳体自动朝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移动,当城市径流水位下降时,所述第一壳体自动朝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远离所述过滤空间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顶壁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顶壁、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过滤空间一侧的第二侧壁、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远离所述第二顶壁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形成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沿所述连接壁的厚度方向贯穿形成的限位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相对设置并开设有所述出水口的底壁、自所述底壁的周缘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壁、及自所述底壁向靠近所述第一顶壁方向延伸形成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包括与所述底壁垂直的多根第一限位臂、及连接多根所述第一限位臂的多根第二限位臂,所述第一限位臂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形状匹配,且所述第二限位臂设置于所述连接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面源污染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自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向远离所述过滤空间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安装壁,在所述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雨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