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39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液压升降油缸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弧形支撑台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两液压升降油缸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其底端均固装在底座。该液压升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提高施工进度及降低人力成本等优点。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for Wind Power Tower Drum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for wind power tower barrel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wo hydraulic lifting cylinders and an arc support platform with the same radian of the wind power tower barrel. The two warping ends of the arc support platform are all provided with articulated seats, and the top of the two hydraulic lifting cylinders are respectively articulated on two articulated seats, and the bottom ends are fixed on the base. The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elpful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reduce labor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电塔筒转运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风电塔筒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塔筒装卸车等操作,由于风电塔筒尺寸较大且较重,往往需要通过两台龙门吊(或两台汽车吊)同时抬吊操作来满足转运并装卸车,需要的大型设备吊装设备较多。由于占用设备较大且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为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快速装卸风电塔筒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减少设备的投入量,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提高施工进度及降低人力成本的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液压升降油缸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所述弧形支撑台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两液压升降油缸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其底端均固装在所述底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给液压升降油缸供油的油泵、以及用于控制油泵的控制箱。所述油泵的数目设为两个,两个液压升降油缸分别连接两油泵。所述控制箱上电连接有遥控盒。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液压升降油缸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弧形支撑台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两液压升降油缸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其底端均固装在底座。工作时,风电塔筒的一端放在弧形支撑台上,通过两个液压升降油缸将弧形支撑台及风电塔筒顶起一定的高度,另一端采用50T汽车吊将风电塔筒吊起后,通过汽车吊吊装旋转至便于运输车辆进入的区域,运输车辆进入或驶离,完成风电塔筒装卸车,这样,即确保了风电塔筒装卸车的要求,保证了现场施工的顺利实施,又减少了大型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进度要求。其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提高施工进度及降低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底座;2、液压升降油缸;3、弧形支撑台;31、铰接座;4、油泵;5、控制箱;6、遥控盒;7、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和图2所出了本实施例的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3,弧形支撑台3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31,两液压升降油缸2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31,其底端均固装在底座1。该结构中,包括底座1、弧形支撑台3及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弧形支撑台3的弧度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当风电塔筒放入弧形支撑台3时,有利于提高风电塔筒的稳定性,底座1及弧形支撑台3主要材料采用Q235B,为焊接结构件,弧形支撑台3的两翘曲部的底端均焊接有铰接座31,两液压升降油缸2均竖直设置,其上部伸缩部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31,使弧形支撑台3可沿其弧形的轴向方向摆动,其底端均固装在底座1,工作时,风电塔筒的一端放在弧形支撑台3上,通过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将弧形支撑台3及风电塔筒顶起一定的高度,另一端采用50T汽车吊将风电塔筒吊起后,通过汽车吊吊装旋转至便于运输车辆进入的区域,运输车辆进入或驶离,完成风电塔筒装卸车。这样,即确保了风电塔筒装卸车的要求,保证了现场施工的顺利实施,又减少了大型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进度要求。其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提高施工进度及降低人力成本。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用于给液压升降油缸2供油的油泵4、以及用于控制油泵4的控制箱5。该结构中,底座1上设有油泵4及控制箱5,油泵4用于给液压升降油缸2供油,控制箱5用于控制油泵4,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可同时连通于一个油泵4或者均连通有一个油泵4,再通过控制箱5控制油泵4给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同时供油或者分开供油,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连通于一个油泵4时,可使液压升降油缸2同步升降。本实施例中,油泵4的数目设为两个,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分别连接两油泵4。该结构中,底座1上设有两个油泵4,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分别连接两油泵4,两油泵4可分别控制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的升降运动,如,当一个液压升降油缸2升高时,另一个液压升降油缸2降低,当需要用两个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升降风电塔筒时,有利于风电塔筒的装卸。本实施例中,控制箱5上电连接有遥控盒6。该结构中,遥控盒6可远离控制箱5适当距离操作,施工人员通过远距离操作遥控盒6以控制液压升降油缸2的升降,有效的降低了施工人员吊装时危险程度,为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本实施例中,底座1底部设有万向轮7。该结构中,底座1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7,四个万向轮7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工作时,便于将该装置移动至风电塔筒底部并通过万向轮7调整弧形支撑台3至合适位置。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3),所述弧形支撑台(3)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31),两液压升降油缸(2)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31),其底端均固装在所述底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液压升降油缸(2)以及与风电塔筒弧度一致的弧形支撑台(3),所述弧形支撑台(3)的两翘曲端均设有铰接座(31),两液压升降油缸(2)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两铰接座(31),其底端均固装在所述底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装卸车用液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给液压升降油缸(2)供油的油泵(4)、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任廷徐先林刘棉场吕朝辉刘同兵刘俊吴聪严圆刘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