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及皮带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29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及皮带轮装置,所述导向筋输送带包括:适于安装在导向筋滚轮上的输送带本体;设置在输送带本体表面上的至少一条导向筋;当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所述导向筋适于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以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了输送带本体的跑偏现象,提高了导向筋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导向筋还可以加强输送带本体的抗拉强度,防止输送带本体在运转过程中断裂。

A guide rib conveyor belt and belt pulle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 conveyor lead area, in particular to a guide rib conveyor belt and a belt pulley device. The guide rib conveyor belt comprises a conveyor belt body suitable for mounting on a guide rib roller, at least one guide rib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veyor belt body, and the guide rib is suitable for conveying along a positioning slot on the surface of the guide rib roller when the conveyor belt body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rib roller. Motion, in order to play a limiting role,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eviation phenomenon of the conveyor belt bod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guide rib conveyor belt; at the same time, the guide rib can also strengthe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nveyor belt body, prevent the breakage of the conveyor belt body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及皮带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及皮带轮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带一般直接与输送机的转轴贴紧,依靠两者间的摩擦力进行带动。而这种方式会引起输送带打滑、跑偏、磨损严重等问题,尤其是输送带跑偏会导致输送带与转轴剧烈摩擦,引起输送带边缘拉毛甚至引起撕裂,不仅影响输送带的寿命,还容易导致产品外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及皮带轮装置,以通过与输送带本体运动方向平行设置的导向筋起到限位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包括:适于安装在导向筋滚轮上的输送带本体;设置在输送带本体表面上的至少一条导向筋;当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所述导向筋适于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进一步,所述导向筋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缺口,以在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形成弯折空间。进一步,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进一步,所述弧形缺口跨度为3~5mm,深度为1~3mm;以及相邻两缺口的间隔为6~10mm。进一步,所述导向筋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适于分布所述缺口;以及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与输送带本体的内表面接壤。进一步,所述等腰梯形的高度为4~7mm,上底为4~6mm,下底为8~12mm。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皮带轮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导向筋输送带和用于安装导向筋输送带的导向筋滚轮;以及所述导向筋滚轮的表面开设有与导向筋一一对应的定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在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使导向筋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以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了输送带本体的跑偏现象,提高了导向筋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导向筋还可以加强输送带本体的抗拉强度,防止输送带本体在运转过程中断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局部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局部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A-A剖视图;图中:输送带本体1,内表面11,导向筋2,缺口21,上底22,下底23,导向筋滚轮3,定位槽3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包括:适于安装在导向筋滚轮3上的输送带本体1;设置在输送带本体1表面上的至少一条导向筋2;当输送带本体1通过导向筋滚轮3时,所述导向筋2适于沿导向筋滚轮3表面的定位槽31运动。具体的,所述导向筋数量可以为多个,所述定位槽31数量与导向筋2的数量保持一致,即定位槽31与导向筋2一一对应,以使各导向筋2分别沿相应的定位槽31运动,以防止导向筋输送带跑偏。可选的,所述导向筋为柔性材质,例如但不限于天然橡胶等,可以与输送带本体保持同步弯折。本实施例1的导向筋输送带在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使导向筋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以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了输送带本体的跑偏现象,提高了导向筋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导向筋还可以加强输送带本体的抗拉强度,防止输送带本体在运转过程中断裂。图2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局部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局部仰视图。作为导向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2和图3,所述导向筋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缺口21,以在输送带本体1通过导向筋滚轮3时形成弯折空间。优选的,所述缺口21为弧形缺口,以减小缺口与导向筋的应力集中,也避免了方形缺口或梯形缺口在弯折时其棱边容易与导向筋形成折痕,成为导向筋断裂的裂纹源。可选的,所述弧形缺口跨度为3~5mm,深度为1~3mm;以及相邻两缺口21的间隔为10~14mm。优选的,所述跨度为4mm,深度为2mm,相邻两缺口3的间隔(两缺口中心轴线的间距)为12mm。缺口过多和/或过深均会降低导向筋的强度,增加导向筋的断裂倾向;而缺口过少和/或过浅则不能形成足够的弯折空间。众所周知,输送带在与滚轮接触时会向内弯折,输送带与滚轮的接触面会处于压缩状态,而本实施例1中的导向筋为了起到限位作用,必须处于导向筋输送带的内表面(与导向筋滚轮的接触面)上,且凸起一定高度,其压缩程度更大,通过设置在导向筋上的若干缺口,在不影响导向筋抗拉强度的基础上,为其弯折提供了充足的压缩空间,提高了导向筋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图4是本技术的导向筋输送带的A-A剖视图;进一步,见图4,所述导向筋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22适于分布所述缺口3;以及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23与输送带本体1的内表面11(与导向筋滚轮的接触面)接壤。可选的,所述等腰梯形的高度为4~7mm,上底22为4~6mm,下底23为8~12mm。优选的,所述高度为5.5mm,下底为9.5mm,上底为5mm。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皮带轮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导向筋输送带和用于安装导向筋输送带的导向筋滚轮;以及所述导向筋滚轮的表面开设有与导向筋一一对应的定位槽。具体的,当导向筋输送带与导向筋滚轮接触时,所述导向筋适于分别沿相应的定位槽运动。关于导向筋输送带的具体结构及实施过程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安装在导向筋滚轮,上的输送带本体;设置在输送带本体表面上的至少一条导向筋;当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所述导向筋适于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安装在导向筋滚轮,上的输送带本体;设置在输送带本体表面上的至少一条导向筋;当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所述导向筋适于沿导向筋滚轮表面的定位槽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筋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缺口,以在输送带本体通过导向筋滚轮时形成弯折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弧形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缺口跨度为3~5mm,深度为1~3mm;以及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华丁其盛刘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聚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