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214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在湖床1/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一生态桩,并在第一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一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一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一阶梯;在湖床2/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二生态桩,并在第二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二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二阶梯;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阶梯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湖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污染的湖泊修复效果好,并且施工完成后生态修复速度快,观赏性佳。

Eco-remediation of polluted lake b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cological remediation method for polluted lake be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aking the radius r of the lake as a reference, a circl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e is inserted into the circle of the lake bed 1/3r, and a non-woven geotextile is lai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e to form a first circle of permeable enclosure; the mud inside the first circle of the ecological pile is salvaged and filled in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circle of the ecological pile to form a flat sheet. Form the first step; Drive a circle of second ecological pile into the circle of 2/3r of the lake bed, and lay non-woven geotextiles on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ecological pile to form the second permeable enclosure; Salvage the part of mud inside the first circle of ecological pile and fill it into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circle of ecological pile, flatten and form the second step; Salvage the part of mud inside the first circle of ecological pile and fill it into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step, flatten it. The Lake slope is formed by consolida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restoration effect for polluted lakes, fas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peed and good ornamentality after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泊的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升级,我国境内多处水体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在湖泊的生态修复中,由于湖泊出水量大,生态修复速度慢,除了工程量大之外,施工完成以后,植物、微生物等繁殖速度跟不上环境的持续污染速度,从而导致湖泊在治理后恢复生态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在湖床1/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一生态桩,并在第一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一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一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一阶梯;在湖床2/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二生态桩,并在第二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二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二阶梯;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阶梯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湖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湖床污泥通过分级填埋的方式,将湖床修建成具有多个阶梯的坡状湖底,并且每级阶梯均采用生态桩和无纺土工布的围挡结构,使得每个阶梯的围挡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该透水性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污泥填埋后,污泥中的水能够从透水围挡中流入湖底,从而使得填埋后的污泥能快速干燥板结,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避免因为施工工期长而受到降雨降雪等天气的影响,并且填埋后污泥板结的越好,再次打入生态桩时就越稳固,围挡作用越好,另一方面,在整个湖泊修复完成后,围挡的透水性使得水生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能够附着在围挡上生存,也使得湖泊能够为湖坡上的植物提供水分,生态更加平衡。本专利技术中修复完成后的湖床大体上成斜坡状,这样能有效防浪,坡状湖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湖水的波浪,减少湖边的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修复后的湖床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培育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在湖床1/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一生态桩11,并在第一生态桩11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12,形成第一圈透水围挡10;将第一圈生态桩11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一圈生态桩11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一阶梯20;在湖床2/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二生态桩31,并在第二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32,形成第二圈透水围挡30;将第一圈生态桩11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圈生态桩32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二阶梯40;将第一圈生态桩11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阶梯40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湖坡50。上述方案的描述中,半径r应理解为该点位置在所在直径上的半径,并非理解为湖床为规则的圆形,因此,第一生态桩和第二生态桩在空间上围合形成的是以湖床为范围的两条等高线;湖坡,就是形成的呈现坡状的部分湖床。上述方案将湖床污泥通过分级填埋的方式,将湖床修建成具有多个阶梯的坡状湖底,并且每级阶梯均采用生态桩和无纺土工布的围挡结构,使得每个阶梯的围挡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该透水性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污泥填埋后,污泥中的水能够从透水围挡中流入湖底,从而使得填埋后的污泥能快速干燥板结,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避免因为施工工期长而受到降雨降雪等天气的影响,并且填埋后污泥板结的越好,再次打入生态桩时就越稳固,围挡作用越好,另一方面,在整个湖泊修复完成后,围挡的透水性使得水生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能够附着在围挡上生存,也使得湖泊能够为湖坡上的植物提供水分,生态更加平衡。本专利技术中修复完成后的湖床大体上成斜坡状,这样能有效防浪,坡状湖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湖水的波浪,减少湖边的水土流失。优选的,所述生态桩为木桩,木桩具有透水性和附着性,使得水生微生物能够在木桩上生存。优选的,形成第一阶梯20后,在第一阶梯20上种植沉水植物,例如金鱼藻、水盾草等;形成第二阶梯40后,在第二阶梯40上种植浮叶植物,例如睡莲、芡实等;形成湖坡50后,在所述湖坡上种植挺水植物,例如泽泻、美人蕉、马蹄莲等。通过将湖床分级分段并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植物的方式,使得修复后的湖床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保证生态的多样性,并能够利用多样性的生态植物,对湖床起到固土的作用,同时使得湖泊的景观具有更好的观赏性。优选的,湖坡50延伸到水面以上,并在水面以上的湖坡上铺设火烧石60,火烧石表面铺设土壤70,并在土壤70上种植须根系植物。湖坡50的主要作用是防浪,该方案中,通过铺设火烧石60,使得火烧石60能够有效吸收湖面波浪的冲击,避免湖坡下部的土壤被冲刷后流失到湖底,同时在火烧石60上铺设土壤70,并在土壤70上种植须根系植物,由于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发达,具有更好的固土作用,也适宜在该环境下成活。优选的,在湖泊修复后,投放若干培育盘80在湖面,并在培育盘80上种植浮生植物,例如凤眼莲、浮萍等。如图2所示,所述培育盘80包括圆形空心管81和连接在空心管81圆内的多层滤网82,在富营养化的湖泊内,恢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遏制蓝藻水华的发生。但是,实际上水生植物的恢复,特别是可以在湖中心水域大规模生长的沉水植物的恢复,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一方面,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另一方面,营养盐浓度不能太高。而现今亟待治理的水体中,能见度都很低,水体中央,甚至连岸边都没法让阳光直射池底;同时需要处理的重污染水体,恰恰是营养物质浓度极高,不适合一般沉水植物大量正常生长。这种情况下,水生植物的恢复就很难实现。事实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部分是依靠拦截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茎叶上的附着微生物来净化水质。根据这个原理,若用人工介质来替代水生植物,同样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运用仿生学所设计出来的培育盘80,主要的两个作用是:第一,给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挂膜载体,运用生物膜原理吸收和处理水中富营养物质,固定其他有害物质;第二,为水体中生物,如鱼虾贝类提供合适的栖息、产卵场所,保证水体中的生物量,加固水体自净生态系统。这要求人工水草比表面积尽量大,生物相容性尽量好,同时必须韧性好,环境无污染。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在湖床1/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一生态桩,并在第一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一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一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一阶梯;在湖床2/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二生态桩,并在第二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二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二阶梯;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阶梯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湖坡。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在湖床1/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一生态桩,并在第一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一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一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一阶梯;在湖床2/3r的圆上打入一圈第二生态桩,并在第二生态桩外侧铺设无纺土工布,形成第二圈透水围挡;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圈生态桩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第二阶梯;将第一圈生态桩内侧的部分泥打捞并填入第二阶梯外侧,平整并板结形成湖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桩为木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湖泊湖床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一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智博梁皓钦朱春伟邓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