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37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网状浮床、对称设置于网状浮床侧边的气囊、与气囊通过导气管连接的真空泵、与网状浮床固定连接的固定环以及固定桩;网状浮床通过固定环与固定桩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简化传统浮床的复杂结构,仅网状浮床和气囊组成,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浮床的造价低廉,后期维护费用低,可进行二次利用;其次,采用网状材料作为浮床床体,增强浮床在水体中的透气性,提高水体复氧速率,提高植物根系对水体氮、磷的吸收,同时降低白色污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环和固定桩的设置,能够根据水位高低自动调节高度且不会造成浮床经风吹浪打后漂移及散落。

An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which comprises a reticulated floating bed, an air ba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reticulated floating bed, a vacuum pump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through a guide pipe, a fixed ring fixed with the reticulated floating bed and a fixed pile; and a reticulated floating bed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ile through a fixed ring.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floating bed, which consists of a net floating bed and an air bag, is easy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and the floating bed has low cost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 in the later period, so it can be used for secondary utilization. Secondly, the net material is used as the floating bed body to enhance the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floating bed in the water body,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reoxygenation of the water body, and to improve the absorp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y plant roots to the water body.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water level by setting the fixed ring and the fixed pile, and can not cause the floating bed to drift and scatter after being hit by wind and w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浮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浮床,属于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如氮磷等的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外研究学者研究专利技术了多种治理解决办法,生态浮床技术作为其中一种典型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可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无环境风险、无二次污染、造价低以及可产生经济效益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水塘治理等领域。生态浮床技术的核心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降解水体中的氮、磷、COD等水体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繁殖,进而减轻甚至杜绝水体富营养化及黑臭现象;此外,生态浮床还兼具水体景观美化、占地面积小的特点。目前,常规的生态浮床主要由框体、床体、基质和植物构成,浮床框体要求坚固、耐用和抗风浪,目前多采用高分子材料PVC管、不锈钢管、木材、毛竹、椰丝纤维、泡沫板、海绵等材料。其中不锈钢管的硬度以及抗冲击力强,但浮力差、价格昂贵。而木头、毛竹等材料易于腐烂,故使用率也较少,泡沫板易产生碎块,不被生物降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PVC管无毒无污染、持久耐用、价格便宜、重量耐用,但缺点是质量大,需要另加浮筒增加浮力,价格较贵。浮床床体是植物栽种的支撑物,同时是整个浮床浮力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原材料来源充裕,不污染水质材料本身无毒疏水,方便设计和施工,重复利用率相对较高,但泡沫板会遮蔽阳光,减少茎、叶与大气和阳光接触,同时一旦该材料受损,漂浮的聚苯乙烯发泡板到处漂浮,影响水体景观,造成污染;此外还有将陶粒、蛭石、珍珠岩、等无机材料作为床体,这类材料具有多孔机构,适合于微生物附着而形成生物膜,有利于降解污染物质,但局限于制作工艺和成本的问题,这类浮床材料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际应用很少;聚乙烯吹(注)塑件(浮盘、种植篮和连接扣)结构虽然牢固耐用,但是售价昂贵,成本过高,仅适用于园林景观和城市水体美化工程,难以在其他水体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且,现有的生态浮床难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调整浮力大小,导致植物长大变重之后沉入水中,影响植物生长,或者是通过复杂的拉索结构来调整浮床的高度,制作工艺、安装要求高,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须框体,采用网状材料覆盖替代传统泡沫塑料板,作为浮床床体,以充气气囊为浮床床体提供浮力支撑。首先增强水体中透气性,提高水体复氧速率,其次增大浮床对水体的覆盖处理面积,同时降低了白色污染,最后经济成本低廉、不易腐烂并且安装简便。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浮床,包括:网状浮床;以及,气囊,所述气囊对称设置于所述网状浮床的侧边,用于为所述网状浮床提供浮力;以及,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气囊之间设有导气管;以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网状浮床固定连接;以及,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网状浮床的水平位置;所述网状浮床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桩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在气囊与真空泵之间还设置导气管缓存结构,所述导气管缓存结构包括:导气管收纳盒,所述导气管收纳盒包括导气管入口和导气管出口;弹簧转盘,其安装在导气管收纳盒内,所述导气管缠绕在弹簧转盘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至少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网状浮床的侧边上。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浮床采用聚乙烯、尼龙或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得到。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浮床1m2共有8000-12000个网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至少设有四个。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的顶端还设置有浮床限位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采用不锈钢、PP、碳钢材料制备得到。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设置在网状浮床上面的浮岛,所述浮岛上设有种植窝。所述浮岛为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本技术中,可先将无土浮水生长植物种植在网状浮床上,采用种植于网状浮床的植物作为浮床的基质,然后将浮岛置于网状浮床上,利用无土浮水生长植物发达的根系固定浮岛,进一步在浮岛的种植窝里种植多种类的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都能在本技术的浮床上进行组合种植,能够大大提升景观效果和生态处理效果。所述无土浮水生长植物为大聚草、香菇草、水芹菜、红菱、水花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凤眼莲、芦苇、中型荷花等。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悬挂在网状浮床下方的悬浮填料。进一步地,所述悬浮填料为多孔质悬浮填料。填料为采用沉积污泥制作而成的含有大量土著微生物的多孔质悬浮填料,利用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强,挂膜效果好,污染物去除降解能力高,水质净化效果好的特性,提升水体处理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浮床结构组成方面,极大简化传统浮床的复杂结构,仅网状浮床和气囊组成,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由于网状浮床以及上面种植的浮水植物可消解风浪,不易损坏,并且浮床的造价低廉,后期维护费用低,可进行二次利用;其次,采用网状材料作为浮床床体,增强浮床在水体中的透气性,提高水体复氧速率,提高植物根系对水体氮、磷的吸收,同时降低白色污染;此外,本技术通过固定环和固定桩的设置,不仅安装简便,浮床还能够根据水位高低自动调节高度且不会造成浮床经风吹浪打后漂移及散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包括浮岛的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包括浮岛和悬浮填料的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气管缓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网状浮床;2、气囊;21、真空泵;22、导气管;23、导气管缓存结构;231、导气管收纳盒;232、导气管入口;233、导气管出口;234、弹簧转盘;3、固定环;4、固定桩;41、浮床限位件;5、浮岛;51、种植窝;6、悬浮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生态浮床,包括:网状浮床1、对称设置于所述网状浮床侧边的气囊2,气囊2用于为网状浮床1提供浮力;还包括真空泵21,真空泵21与气囊2之间设有导气管22;还包括与网状浮床1固定连接的固定环3、用于固定网状浮床1水平位置固定桩4,网状浮床1通过固定环3与固定桩4进行连接。固定桩4的顶端还设置有浮床限位件41。所述浮床限位件用于避免风浪过大或突发水位过高导致浮床飘走。如图1和图4所示,在真空泵21与气囊2之间还设有导气管缓存结构23,导气管缓存结构23包括:导气管收纳盒231和弹簧转盘234,导气管收纳盒231包括导气管入口232和导气管出口233;弹簧转盘234安装在导气管收纳盒231内,导气管22缠绕在弹簧转盘234上。如图1所示,气囊2至少设有两个,当气囊2设置为四个时,分别设置在所述网状浮床的四个侧边上。固定桩4至少设有四个。本技术的生态浮床,当植物长大,重量增加之后,网状浮床下沉,真空泵对气囊进行充气,增加生态浮床的浮力。本技术中网状浮床采用聚乙烯、尼龙或聚酯纤维材料制备得到。固定桩采用不锈钢、PP、碳钢材料制备得到。在本技术中,网状浮床优选1m2有8000-12000个网孔。如图2所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状浮床;以及,气囊,所述气囊对称设置于所述网状浮床的侧边,用于为所述网状浮床提供浮力;以及,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气囊之间设有导气管;以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网状浮床固定连接;以及,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网状浮床的水平位置;所述网状浮床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桩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状浮床;以及,气囊,所述气囊对称设置于所述网状浮床的侧边,用于为所述网状浮床提供浮力;以及,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气囊之间设有导气管;以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网状浮床固定连接;以及,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用于固定所述网状浮床的水平位置;所述网状浮床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桩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在气囊与真空泵之间还设置导气管缓存结构,所述导气管缓存结构包括:导气管收纳盒,所述导气管收纳盒包括导气管入口和导气管出口;弹簧转盘,其安装在导气管收纳盒内,所述导气管缠绕在弹簧转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至少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网状浮床的侧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涵季艳艳谢菁唐庆伟许建安沈雯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