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98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的移动槽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前端穿过移动槽的前侧壁并延伸至底板的前侧,螺纹杆的表面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底部均与移动槽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螺纹杆,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移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移动移动使带动,再通过转动杆带动上模板升降,这样的设计上模板不需要与压力装置连接,降低了模具的维护难度。

A Convenient Plastic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nient plastic mould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uld processing,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top plate, a lower template and an upper template.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tem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template are provided with moving grooves, and the rear sides of the two moving grooves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readed rods,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threaded rod passes through the moving groove. The front side wall extends to the front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thread block and the second thread block are threa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screw ro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hread block and the second thread block a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oving slot. The utility model is driven by a screw rod, which drives the first screw block and the second screw block to move, the first screw block and the second screw block to move, and then the upper template is driven up and down by a rotating rod. In this design, the template does not need to be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device, thus reducing the maintenance difficulty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现有的塑料模具在调节上下模具对齐时往往只采用限位杆结构,限位杆在长时间摩擦后会与模板之间产生间隙,这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所以市场急需一种可以精确持久调节模板对准精度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的移动槽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前端穿过移动槽的前侧壁并延伸至底板的前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底部均与移动槽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槽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均滑孔套设在螺纹杆上,且滑孔与螺纹杆的内壁不接触,所述第一螺纹块的前侧与第一滑块的后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螺纹块的后侧与第二滑块的前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且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且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上模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上模板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依次贯穿上模板和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上方。进一步,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的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下模腔和上模腔,所述模腔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进一步,所述的下模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模板的底部与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周侧面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齿轮,且两个齿轮通过齿链传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位于右底板侧的螺纹杆的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为双向螺纹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了螺纹杆,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移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移动移动使带动,再通过转动杆带动上模板升降,这样的设计上模板不需要与压力装置连接,降低了模具的维护难度,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设计可以增加装置的平稳性,减少限位杆的压力,使上模腔与下模腔更精准的对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模板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模板仰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板;2-顶板;3-下模板;4-上模板;5-移动槽;6-螺纹杆;7-第一螺纹块;8-第二螺纹块;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滑孔;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第一转动杆;15-第二转动杆;16-第一圆盘;17-第二圆盘;18-第三滑块;19-第四滑块;20-限位杆;21-下模腔;22-上模腔;23-限位槽;24-限位块;25-齿轮;26-齿链;27-转动电机;28-注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包括底板1、顶板2、下模板3和上模板4,下模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5,两个的移动槽5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前端穿过移动槽5的前侧壁并延伸至底板1的前侧,螺纹杆6的表面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底部均与移动槽5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移动槽5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通过均滑孔11套设在螺纹杆6上,且滑孔11与螺纹杆6的内壁不接触,第一螺纹块7的前侧与第一滑块9的后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二螺纹块8的后侧与第二滑块10的前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且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的中心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8和第四滑块19,且第三滑块18和第四滑块19均与上模板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其中上模板4固定安装在顶板2的底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0,且限位杆20的顶端依次贯穿上模板4和顶板2并延伸至顶板2的上方。其中下模板3和上模板4的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下模腔21和上模腔22,模腔22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28。其中的下模板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3,上模板4的底部与限位槽2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保证模腔之间准确对接。其中螺纹杆6的周侧面且位于底板1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齿轮25,且两个齿轮25通过齿链26传动连接,底板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27,位于右底板侧的螺纹杆6的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电机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螺纹杆6为双向螺纹杆。使用时,将原料注入到模腔内后,转动电机27通过螺纹杆6带动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移动,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移动移动通过转动杆带动上模板4升降,这样的设计上模板4不需要与压力装置连接,降低了模具的维护难度,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的设计可以增加装置的平稳性,减少限位杆20的压力,使上模腔22与下模腔21更精准的对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2)、下模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5),两个所述的移动槽(5)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前端穿过移动槽(5)的前侧壁并延伸至底板(1)的前侧,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底部均与移动槽(5)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槽(5)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通过均滑孔(11)套设在螺纹杆(6)上,且滑孔(11)与螺纹杆(6)的内壁不接触,所述第一螺纹块(7)的前侧与第一滑块(9)的后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二螺纹块(8)的后侧与第二滑块(10)的前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所述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且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8)和第四滑块(19),且第三滑块(18)和第四滑块(19)均与上模板(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2)、下模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板(3)的底部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5),两个所述的移动槽(5)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前端穿过移动槽(5)的前侧壁并延伸至底板(1)的前侧,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底部均与移动槽(5)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槽(5)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螺纹块(7)和第二螺纹块(8)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通过均滑孔(11)套设在螺纹杆(6)上,且滑孔(11)与螺纹杆(6)的内壁不接触,所述第一螺纹块(7)的前侧与第一滑块(9)的后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二螺纹块(8)的后侧与第二滑块(10)的前侧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所述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且第一圆盘(16)和第二圆盘(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帮友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质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