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9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条理有序地集中汽车后视镜内线束,便于快速检修和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防护线束在汽车后视镜内由于转动而引起的磨损。

A Hub Device for Rearview Mirror Wire Harness of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ub device for a rear view mirror line harness of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art and a rotating part. The rota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mferential outer side of the fixed part. The fix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 plurality of accommodation chambers and a plurality of side openings. The accommodation chambers run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xed part intervally, and the side openings are late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on chamber and the outside, through which the wire harness passes. The side opening enters the housing chamber, and the rotating par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to open or close the side opening, so that the wire harness can be classified and assembled in each housing chamber, 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ystematically concentrates the inner wire harness of the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 facilitates rapid maintenance and reuse, and also protects the wire harness in the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 Wear caused by internal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方面互相接应的一个必要连接线,线束排布于汽车内,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车辆也就无法启动。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有所不同。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既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也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进行连接。线束是用橡胶线和机织线由塑料粘带包裹住,为了安全和加工及维修方面的便捷,机织线包裹已经淘汰,现在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采用联插件或线耳。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插座。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连接用联插件或线耳。随着汽车后视镜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现有的汽车后视镜线束布线数量众多,存在线束分布杂乱不便于分类检修的问题。由于线束大多采用捆扎的形式进行归类,这种捆扎方式大多为一次性,一旦进行维修、更换线束或重新归类时,需要剪断捆扎带,不便于维修检查和重新成束,同时,捆扎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材质容易老化,使得线束松开或所述捆扎带自动断裂导致的线束散开,线束杂乱,增加检修成本。另外,捆扎的线束大多圆柱形结构,有些线体混于线束的中间,难以进行查看,而外周的线体又容易受到捆紧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条理有序地集中汽车后视镜内线束,便于快速检修和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防护线束在汽车后视镜内由于转动而引起的磨损。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可有效的将线束有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优选的,各个所述容纳腔径向地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向外界延伸,所述旋转部弹性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旋转部的内径适配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贴合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同轴对齐,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上侧,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侧,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部件得以绕所述旋转轴正转,所述第二部件得以绕所述旋转轴反转。通过正转和反转的操作可以便捷的将线束封闭于所述固定部,一步操作节省时间。优选的,所述固定部进一步设有两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横向连通所述旋转轴以及外界,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旋转腔弹性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一连杆以及一第一轴套,各个所述第一连杆径向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一轴套,所述第一叶片为圆弧状,适配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多个第二叶片、多个第二连杆以及一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连杆径向连接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二轴套,所述第二叶片为圆弧状,适配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套置于所述旋转轴。优选的,为了更加省力的推动所述旋转部绕所述固定部的圆周运动,进一步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具有弹性,所述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腔内,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旋转腔内,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旋转部。从而得以使所述旋转部弹性的开合于所述容纳腔。优选的,所述弹片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弹片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优选的,各个所述旋转腔为扇形结构,位于相邻的所述容纳腔之间,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设有标记部,得以在所述标记部上进行线型标记,所述容纳腔的宽度适配于汽车后视镜中线束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线束的集中更为有序,不仅有效避免线束混杂而导致难以检查,同时也避免外部线体表面受到捆紧磨损的情况发生;(2)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得以重复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4)其适用于将汽车后视镜内的线束有序的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中,通过将所述固定部放置于汽车后视镜旋转的部位,可有效的防止线束由于转动引起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张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图1a的俯视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闭合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2a的俯视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2a的正视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图3a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图3a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部的立体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图4a的俯视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图4a的正视图;图5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图5a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旋转部的立体图;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图6a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根据图1a至图6b所示的是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所述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包括固定部1和旋转部2,所述固定部1为圆柱体,所述旋转部2设于所述固定部1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1设有旋转轴13、多个容纳腔11以及多个侧开口14,所述容纳腔11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1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14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11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14进入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旋转部2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13,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14,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11中,可有效的将线束有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其中,各个所述容纳腔11径向地从所述固定部1的轴心向外界延伸,所述旋转部2弹性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所述旋转部2的内径适配于所述固定部1的圆周。其中,所述旋转部2包括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所述第一部件21和所述第二部件22可转动地贴合于所述固定部1的圆周,所述第一部件21与所述第二部件22同轴对齐,所述第一部件21和所述第二部件2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13。所述第一部件21位于所述固定部1的上侧,所述第二部件22位于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外侧,所述固定部设有旋转轴、多个容纳腔以及多个侧开口,所述容纳腔间隔地贯通所述固定部的上下端面,所述侧开口侧向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线束通过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部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得以打开或闭合所述侧开口,使得线束分类集合于各个所述容纳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容纳腔径向地从所述固定部的轴心向外界延伸,所述旋转部弹性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旋转部的内径适配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贴合于所述固定部的圆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同轴对齐,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上侧,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侧,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线束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进一步设有两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横向连通所述旋转轴以及外界,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旋转腔弹性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汽车后视镜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旭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梅德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