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4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膜壳外壳、设置在膜壳外壳内的低压膜元件、分别设置在膜壳外壳两端的两个进出水膜头、以及中心杆,中心杆穿过低压膜元件中心,并且中心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膜头固定连接;每个进出水膜头包括膜头套筒、原水套管和净水套管,膜头套筒上设有原水口和净水口,净水口设置在膜头套筒中心位置,原水口设置在膜头套筒上偏离中心的位置,原水套管套接在原水口上,净水套管套接在净水口上,净水套管还用于固定中心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的实现了组合式的低压膜壳,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卷式超滤膜元件,同时还能适用于运行压力低于10bar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元件,能够很好的节省成本。

A Composite Low Pressure Membrane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low-pressure membrane shel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including a membrane shell, a low-pressure membrane element arranged in the membrane shell, two inlet and outlet water film head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membrane shell, and a central rod,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low-pressure membrane element, and two inlet and outlet water film heads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central rod. The head includes a film head sleeve, a raw water casing and a water purifying sleeve. The film head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aw water nozzle and a water purifying nozzle. The water purifying nozzle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film head sleeve, the raw water nozzle is located at the deviation center of the film head sleeve, the raw water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raw water nozzle, the water purifying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purifying nozzle, and the water purifying sleeve is also used to fix the central rod. The low-pressure membrane shell can be well applied to the coile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omponents, and also to the nano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components with operating pressure less than 10 bar, which can save the cost very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
技术介绍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公知的膜元件一般分为反渗透膜(RO膜)、纳滤膜(NF膜)和超滤膜(UF膜)。因为通常的超滤膜不需要配套的膜壳,超滤膜大多是做成帘式,管式超滤膜则是膜丝与管做成一体式的,目前的膜壳主要是用于卷式反渗透膜及纳滤膜。所述的膜壳通常承受16至100bar范围的工作压力,长度一般在1到7米范围,里面可以容纳1到7支直径为2.5、4、8、16英寸的膜元件。压力载荷不同,对膜壳的要求也不同。如上所述,目前公知的膜壳耐压范围在16至100bar范围,缺少一种耐压范围在1至10bar的膜壳,尤其是针对申请人自行研制的使用压力只有2-3bar的卷式超滤膜元件。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987282A所公开的一体化反渗透膜及其用在水处理中的方法和水处理装置,该一体化反渗透膜,通过采用密闭结构的膜端盖来承受在反渗透过程中的水压力;采用玻璃纤维交叉绕制的膜元件连接膜端盖,将膜元件与膜端盖连接后固化,后两者之间无间隙,形成一体化。该方法是先将原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再将通过石英砂过滤后的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及细菌后得到澄清水,再进入保安过滤器去除水中的小颗粒杂质,然后输入一体化反渗透膜中,经过滤后的产水达到最终使用要求;该专利技术专利的一体化反渗透膜的膜壳存在更换不够方便,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出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解决了现有用于卷式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的膜壳通常承受16至100bar范围的工作压力,缺少耐压范围在1至10bar的膜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现有膜壳因一体式结构,在单个部件损坏时也需要整体更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包括:膜壳外壳、设置在膜壳外壳内的低压膜元件、分别设置在膜壳外壳两端的两个进出水膜头、以及中心杆,中心杆穿过低压膜元件中心,并且中心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膜头固定连接;每个进出水膜头包括膜头套筒、原水套管和净水套管,膜头套筒上设有原水口和净水口,净水口设置在膜头套筒中心位置,原水口设置在膜头套筒上偏离中心的位置,原水套管套接在原水口上,净水套管套接在净水口上,净水套管还用于固定中心杆,膜壳外壳一端进出水膜头上的原水套管用于待处理水的流进,膜壳外壳另一端进出水膜头上的原水套管用于处理后废水的流出,净水套管用于经低压膜元件处理后的净水的流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实现了组合式的低压膜壳,并且组装结构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卷式超滤膜元件,同时还能适用于运行压力低于10bar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元件,并且由于用于运行压力低于10bar的环境,比目前通用膜壳耐压强度要求低,因此能够很好的节省成本,这种膜壳能够经济地制备。其中,进水套管两端还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用于将中心杆与进水套管锁紧固定,固定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其中,在膜壳外壳与进出水膜头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出水套管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在中心杆与出水套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能够很好的保证进出水膜头、膜壳外壳以及中心杆之间的密封性。其中,膜壳外壳材质为玻璃钢,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其中,净水套管上设有可拆卸的接口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出水膜头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低压膜元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进出水膜头处装配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为低压膜元件;2为进出水膜头;3为膜壳外壳;4为中心杆;5为第一密封圈;6为第二密封圈;7为第三密封圈;8为第四密封圈;11为膜头套筒;12为原水套管;13为净水套管;14为原水口;15为净水口;16为锁紧螺母;17为接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膜壳外壳3、设置在膜壳外壳3内的低压膜元件1、分别设置在膜壳外壳3两端的两个进出水膜头2、以及中心杆4,中心杆4穿过低压膜元件1中心,并且中心杆4两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膜头2固定连接,具体的膜壳外壳3材质采用玻璃钢,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每个进出水膜头2包括膜头套筒11、原水套管12和净水套管13,膜头套筒11上设有原水口14和净水口15,净水口15设置在膜头套筒11中心位置,原水口14设置在膜头套筒11上偏离中心的位置,原水套管12套接在原水口14上,净水套管13套接在净水口15上,净水套管13还用于固定中心杆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水套管12两端还设有锁紧螺母16,中心杆4两端设有螺纹,锁紧螺母16用于将中心杆4与进水套管12锁紧固定;膜壳外壳3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待处理水的流进,膜壳外壳3另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处理后废水的流出,即待处理水通过一端的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进入低压膜元件1,在水处理这个过程中,处理后废水通过另一端的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流出,净水套管13用于经低压膜元件1处理后的净水的流出,即经低压膜元件1处理后的净水流入中心杆4所在的通道,并沿中心杆4并向位于中心杆4两端的净水套管13流动,最后经净水套管13流出。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实现了组合式的低压膜壳,并且组装结构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卷式超滤膜元件,同时还能适用于运行压力低于10bar的纳滤膜或反渗透膜元件,并且由于用于运行压力低于10bar的环境,比目前通用膜壳耐压强度要求低,因此能够很好的节省成本,这种膜壳能够经济地制备。如图6所示,膜壳外壳3与进出水膜头2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5;出水套管13与出水口1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6;中心杆4与出水套管13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7,低压膜元件1与进出水膜头2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8。如图1所示,净水套管13上设有可拆卸的接口管17,安装更换更为方便。实施例2:相较于实施例1,在实施例2中,将其中一个进出水膜头2上的净水口15设置为封闭状态,即在实施例2中,经低压膜元件1处理后的净水流入中心杆4所在的通道,从另一个进出水膜头2上的净水口15流出,面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集中出水的效果,安装起来更加简单,还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例3:相较于实施例1,在实施例3中,将锁紧螺母16内置固定在净水套管13顶部,即中心杆4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完全穿过净水套管13,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同时使产品的外观视觉效果更好。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低压膜壳包括:膜壳外壳(3)、设置在所述膜壳外壳(3)内的低压膜元件(1)、分别设置在所述膜壳外壳(3)两端的两个进出水膜头(2)、以及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穿过所述低压膜元件(1)中心,并且所述中心杆(4)两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膜头(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进出水膜头(2)包括膜头套筒(11)、原水套管(12)和净水套管(13),所述膜头套筒(11)上设有原水口(14)和净水口(15),所述净水口(15)设置在膜头套筒(11)中心位置,所述原水口(14)设置在所述膜头套筒(11)上偏离中心的位置,所述原水套管(12)套接在所述原水口(14)上,所述净水套管(13)套接在所述净水口(15)上,所述净水套管(13)还用于固定所述中心杆(4),所述膜壳外壳(3)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待处理水的流进,所述膜壳外壳(3)另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处理后废水的流出,所述净水套管(13)用于经所述低压膜元件(1)处理后的净水的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低压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低压膜壳包括:膜壳外壳(3)、设置在所述膜壳外壳(3)内的低压膜元件(1)、分别设置在所述膜壳外壳(3)两端的两个进出水膜头(2)、以及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穿过所述低压膜元件(1)中心,并且所述中心杆(4)两端分别与两个进出水膜头(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进出水膜头(2)包括膜头套筒(11)、原水套管(12)和净水套管(13),所述膜头套筒(11)上设有原水口(14)和净水口(15),所述净水口(15)设置在膜头套筒(11)中心位置,所述原水口(14)设置在所述膜头套筒(11)上偏离中心的位置,所述原水套管(12)套接在所述原水口(14)上,所述净水套管(13)套接在所述净水口(15)上,所述净水套管(13)还用于固定所述中心杆(4),所述膜壳外壳(3)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待处理水的流进,所述膜壳外壳(3)另一端进出水膜头(2)上的原水套管(12)用于处理后废水的流出,所述净水套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松陈良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斯蒂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