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02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它包括若干用于分装种子的分装件以及用于放置分装件的防水外袋;所述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操作方便,播种高效,且能有效防止不同品种的种子相互混淆,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其用于分装种子且与播种杯配合使用,在播种前将种子分好,并装入分装件中,可有效避免播种时因种子掉落造成不同品种混淆。2.分装件溶化后不会对种子萌发造成影响,同时可以作为幼苗的营养成分。

Sowing and Packing Modul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Rice Varieti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eding and packing assembly used for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varieties,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sub-assemblies for Sub-assembling seeds and a waterproof outer bag for placing sub-assemblies; the sub-assemblies are made of water-soluble materials.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owing and packaging module for rice variety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sowing efficiency,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seed confusion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identification resul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The sub-packer is made of water-soluble material, which is used for sub-Pack seeds and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owing cup. The seeds are divided well before sowing and loaded into the sub-packer, thus effectively avoiding confusio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caused by seed dropping during sowing. 2.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ubassemblies will not affect seed germin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nutrient component of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
技术介绍
粮食的安全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在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独一无二地位,其中稻米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约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30%。粮食的安全生产与农作物病害发生紧密相关,而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技术和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病害,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措施,而作物抗病性鉴定是获得抗病性作物品种的必经之路。目前,作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抗性鉴定评价与利用已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部也出台了高感病品种“一票否决制”,以阻止抗性差的品种在生产应用而造成的严重损失。水稻抗病性鉴定时需将不同水稻品种播种在抗性鉴定圃中,该过程中不能出现不同品种的种子混淆,一旦混淆就会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合理利用鉴定圃的播种空间,并将不同水稻品种播种在相互隔离的空间中尤为重要。传统播种方式通常采用普通育苗盘播种或在泥浆上画方格后播种,采用普通育苗盘播种,播种前把泥浆装入播种杯中,然后再将播种盘放入泥浆中,使盘面与泥浆面水平,播种时把种子播种到播种杯的泥浆上。这样的播种方法可以合理地利用抗性鉴定圃的空间,并较好地区分不同的水稻品种,但缺点同样明显:1.因为泥浆较软,表面很难做到绝对平整,存在较多的积水空间,播下去的水稻种子易漂浮混淆;2.水稻抗病性鉴定时,供试品种较多,通常达到几百个,多则上千个,播种时,水稻种子通过人工抓取后放置到播种杯的泥浆上,每穴需种植20粒左右的种子,由于种子粒小质滑,在抓取过程中手中的种子极容易掉落在其它已播种的种子中,出现品种混淆,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每个品种都要播种多个重复(20多个),每个重复又需播种3穴,工作量大,效率低;4.水稻品种播种后,随着泥浆水分蒸发,需要定期补水,在水稻种子萌发生根前通常需要补水多次,喷水后容易发生种子漂移,使不同品种出现混淆,同样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5.普通育苗盘底部仅有一个透水孔与土壤接触,不利于后期水稻植株的生长,导致水稻叶片狭窄,不利于抗病性鉴定时病原物的附着,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在泥浆上画方格的播种方式利于后期水稻植株的生长,但同样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同时对鉴定圃空间利用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操作方便,播种高效,且能有效防止不同品种的种子相互混淆,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它包括若干用于分装种子的分装件以及用于放置分装件的防水外袋;所述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其用于分装种子且与播种杯配合使用,在播种前将种子分好,并装入分装件中,可有效避免播种时因种子掉落造成不同品种混淆。2.分装件为由淀粉、明胶和少量卵磷脂混合制成的糯米内袋;或者,分装件为由明胶、植物纤维素或水溶性多糖为原料制成的空心胶囊,溶化后不会对种子萌发造成影响,同时可以作为幼苗的营养成分。3.分装件通过添加色素形成不同颜色,可以用于区分不同品种的种子,方便播种操作。4.防水外袋可防止分装件在播种前受潮或者受外力破损,导致种子外泄。5.播种前的分装工作在实验室完成,可以根据种子的千粒重,精准称量,保证每个品种的每个重复的种子数量尽可能一致,提高后期病害调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分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分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分装组件配合使用的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托盘、2播种杯、2-1透水孔、3移动把手、4糯米内袋、5空心胶囊、6防水外袋、6-1密封卡扣、7种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的实施例示意图。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它包括若干用于分装种子的分装件以及用于放置分装件的防水外袋6;所述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所述分装件为由淀粉、明胶和卵磷脂混合制成的糯米内袋4。糯米内袋4可设计成方形或长条形,糯米内袋4的容积应可容纳一穴内播种的种子数(15-20粒),袋口预料空间用于糯米胶进行封口。所述糯米内袋4通过添加色素形成不同颜色。添加的色素为可食用色素,其溶解后不会对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所述分装件为由明胶、植物纤维素或水溶性多糖为原料制成的空心胶囊5。所述空心胶囊5包括帽节和体节,帽节和体节通过添加色素形成不同颜色,帽节和体节相套接形成不同颜色组合的空心胶囊5。添加的色素为可食用色素,其溶解后不会对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所述防水外袋6开口处设有密封卡扣6-1。不同颜色的分装件可分别装入不同的防水外袋6中。防水外袋6可防止分装件在播种前受潮或者受外力破损,导致种子外泄。图3-4所示为与分装组件配合使用的播种盘所述播种盘包括托盘1以及若干呈阵列分布在托盘1上的播种杯2,所述播种杯2上下通透,其周壁开设有透水孔2-1;所述托盘1连接在播种杯2的外壁中部。播种杯2的透底设计使水稻稻苗根系更发达。常规育秧盘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因为做抗病性鉴定水稻需要长到3叶1心,常规育秧盘育种后水稻叶片细长,叶片窄,接种时不利于病原菌孢子悬浮液附着,效果差,不能真实反映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所述播种杯2下部延伸出托盘3cm,上部高出托盘2cm。当鉴定圃内水较多时,播种杯2突出的上部边缘可以防止漂浮的不同品种种子之间相互混淆。所述透水孔2-1的直径为0.1cm~0.15cm。透水孔2-1的尺寸应小于水稻种子的大小,使得水稻种子不会从侧壁漏出播种杯2,而水可以随意流通。所述播种杯2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所述托盘1的两侧设有移动把手3。在播种前将种子分好,分别装入分装件中(每个分装件中种子数量为15-20粒左右),不同品种的种子通过不同颜色的分装件进行区分,并分别转入不同的防水外袋6中。播种时,只需将分装件分别投入对应的播种杯2中即可,可有效避免播种时因种子掉落造成不同品种混淆;分装件遇水溶化,其内的水稻种子释放,进入播种穴内;同时,分装件(糯米内袋4是由糯米粉和玉米粉做成,空心胶囊5由明胶、植物纤维素或水溶性多糖为原料制成)溶化后不会对种子萌发造成影响,同时可以作为幼苗的营养成分。实验1.不同播种方式对水稻出芽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测定不同播种方法:于播种前60d将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圃(鉴定圃为长、宽、高分别为2m、1.2m、1m的悬空水泥池,水泥池内高为30cm)内土壤翻晒,于播种前20d施肥浸泡,每鉴定圃施氮肥0.4Kg,播种前将鉴定圃内土壤翻匀至泥浆状,并平整。以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供试品种,播种时分别采用普通育苗盘播种、在泥浆上画方格和本技术播种装置进行播种。采用普通育苗盘(播种杯的规格为5cm*5cm*5cm)播种时把泥浆装入播种杯中,然后将播种盘放入泥浆中,使盘面与泥浆面水平,把种子播种到播种杯的泥浆上,播种3丛(行方向),每丛15-20粒种子。采用泥浆上画方格方式播种时,将各鉴定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用于分装种子的分装件以及用于放置分装件的防水外袋(6);所述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用于分装种子的分装件以及用于放置分装件的防水外袋(6);所述分装件为水溶性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件为糯米内袋(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播种分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糯米内袋(4)通过添加色素形成不同颜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甘林代玉立陈福如杨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