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90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外箱,外箱位于固定底座顶端中部,外箱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一,外箱两侧对称设置有保护壳二,保护壳一和保护壳二内部均设置粗水管,两粗水管之间通过若干细水管连接,所粗水管底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接口,粗水管底端一侧且远离进水管接口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接口,保护壳一和保护壳二一侧且远离外箱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网板,粗水管一侧且远离进风口网板一侧均设置有除尘网板,外箱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变压器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一侧且远离变压器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片,外箱一侧且远离保护壳一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三,保护壳三内设置有风扇。

A Cooling Structure of Dry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structure of a dry-type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ase and an outer box. The outer box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the fixed base, one side of the oute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shell, two sides of the outer box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protective shells, two inner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thick water pipes, and the two thick water pipes are connected by several thin water pipes, and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hick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shell. There is an inlet pipe interface, and an outlet pipe inte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hick pipe and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inlet pipe interface, and an air inlet mesh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outer box. Dust removal mesh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thick pipe and on the side far from the air inlet mesh plate, transformer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box, heat conducting rod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former, and one side of the heat conducting rod is far away. Several heat sink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ransformer, three protective shell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box and one side away from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fans are arranged in the three protective sh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干式变压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干式变压器一般都安装在室内或箱式变电站内,运行环境的散热条件较差。专利号为CN201721502342.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冷却风机,包括变压器外箱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变压器外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设有固定圆孔,且所述固定圆孔贯穿支撑底座,并呈“一”字均匀分布,所述变压器外箱的一侧对称设有散热板,且所述散热板嵌入设置变压器外箱中,所述变压器外箱的表面设有输入端口。但是,此装置仅仅采用风冷散热,夏季温度较高,散热效果不明显,且此装置仅仅只能对变压器外表面散热,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导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来解决夏季散热效果不明显和变压器内部热量不能及时散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外箱,所述外箱位于所述固定底座顶端中部,所述外箱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一,所述外箱两侧对称设置有保护壳二,所述保护壳一和所述保护壳二内部均设置粗水管,两所述粗水管之间通过若干细水管连接,所粗水管底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接口,所述粗水管底端一侧且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口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接口,所述保护壳一和所述保护壳二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网板,所述粗水管一侧且远离所述进风口网板一侧均设置有除尘网板,所述外箱内部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一侧且远离所述变压器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外箱一侧且远离所述保护壳一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三,所述保护壳三内设置有风扇,所述保护壳三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一侧设置有出风口网板。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边角处均贯穿设置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外箱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合页与所述外箱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盖一侧且远离所述合页一侧设置有卡扣。优选的,所述顶盖顶端一侧且靠近所述卡扣一侧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三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均设置有水管,可以根据变压器的温度以及季节的变化开启不同数量的水管,确保变压器的工作温度,不仅节省资源还能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2)、导热杆和变压器直接连接,能将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杆传输到散热片上,然后通过进风口的风对散热片进行散热,从而达到降低变压器内部热量的问题,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3)、顶盖的设置便于变压器的放置和检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外部一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外部另一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剖视图;图4是根据图3中水管示意图。图中:1、外箱;2、固定底座;3、保护壳一;4、保护壳二;5、粗水管;6、细水管;7、进水管接口;8、出水管接口;9、进风口网板;10、除尘网板;11、变压器;12、导热杆;13、散热片;14、保护壳三;15、风扇;16、出风口网板;17、安装孔;18、顶盖;19、合页;20、卡扣;2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底座2和外箱1,所述外箱1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端中部,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一3,所述外箱1两侧对称设置有保护壳二4,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内部均设置粗水管5,两所述粗水管5之间通过若干细水管6连接,所粗水管5底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粗水管5底端一侧且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口7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接口8,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网板9,所述粗水管5一侧且远离所述进风口网板9一侧均设置有除尘网板10,所述外箱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11,所述变压器11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杆12,所述导热杆12一侧且远离所述变压器11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3,所述外箱1一侧且远离所述保护壳一3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三14,所述保护壳三14内设置有风扇15,所述保护壳三14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出风口网板16。此外,所述固定底座2边角处均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7,所述外箱1顶端设置有顶盖18,所述顶盖18通过合页19与所述外箱1连接,所述顶盖18一侧且远离所述合页19一侧设置有卡扣20,所述顶盖18顶端一侧且靠近所述卡扣20一侧设置有把手21。具体工作流程:通过打开顶盖18将变压器11固定在外箱1内,然后将导热杆12与变压器11连接,通过卡扣20将顶盖18固定,通过安装孔17将外箱1固定牢固,通电后根据外界温度和变压器的工作温度开启所需要的水管,当温度过高时水管全开,风从三个进风口网板9经水管冷却后进入外箱1内,然后带走散热片13和变压器11外部的热量,最后从出风口网板16处将热风排出,如此循环达到对变压器11内部和外部共同散热的作用。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置有三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均设置有水管,可以根据变压器11的温度以及季节的变化开启不同数量的水管,确保变压器11的工作温度,不仅节省资源还能提高变压器11的工作效率,导热杆12和变压器11直接连接,能将变压器1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杆12传输到散热片13上,然后通过进风口的风对散热片13进行散热,从而达到降低变压器11内部热量的问题,延长变压器11的使用寿命,顶盖18的设置便于变压器11的放置和检修。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
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技术。但是应当理解,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
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和外箱(1),所述外箱(1)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端中部,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一(3),所述外箱(1)两侧对称设置有保护壳二(4),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内部均设置粗水管(5),两所述粗水管(5)之间通过若干细水管(6)连接,所粗水管(5)底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粗水管(5)底端一侧且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口(7)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接口(8),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网板(9),所述粗水管(5)一侧且远离所述进风口网板(9)一侧均设置有除尘网板(10),所述外箱(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11),所述变压器(11)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杆(12),所述导热杆(12)一侧且远离所述变压器(11)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3),所述外箱(1)一侧且远离所述保护壳一(3)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三(14),所述保护壳三(14)内设置有风扇(15),所述保护壳三(14)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出风口网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和外箱(1),所述外箱(1)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顶端中部,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一(3),所述外箱(1)两侧对称设置有保护壳二(4),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内部均设置粗水管(5),两所述粗水管(5)之间通过若干细水管(6)连接,所粗水管(5)底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粗水管(5)底端一侧且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口(7)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接口(8),所述保护壳一(3)和所述保护壳二(4)一侧且远离所述外箱(1)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网板(9),所述粗水管(5)一侧且远离所述进风口网板(9)一侧均设置有除尘网板(10),所述外箱(1)内部设置有变压器(11),所述变压器(11)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热杆(12),所述导热杆(12)一侧且远离所述变压器(11)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张燕淋赵恒涛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高新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