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90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涉及干式变压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三个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和第二密封圈的外壁搭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卡块的外壁,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该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通过收线盘、钢丝绳、第二活动杆、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一连接板、螺纹柱、螺纹帽、第一活动杆、盖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盖板与干式变压器本体壳体的拆卸,避免了工人通过费时费力的操作进行拆卸的过程,从而给工人对于干式变压器本体的检修带来方便。

A Dry Transformer Easy to Maint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y-type transformer for easy maintenan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y-type transformer, including a dry-type transformer body. The inner walls of the three shells of the dry-type transformer body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ring, the inner walls of the first sealing ring and the outer walls of the second sealing ring are overlapped, and the second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lamp block,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lamp block.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v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ov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e easy-to-repair dry-type transformer realizes the disassembly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main body shell of the dry-type transformer through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take-up disc, the wire rope, the second movable ro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bearing,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e threaded column, the threaded cap, the first movable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second spring, thus avoiding the disassembly of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main body shell of the dry-type transformer by the labor-consuming operation The process brings convenience to worker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dry-type transform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干式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传统的干式变压器的盖板都是通过若干个螺钉和螺母与干式变压器的壳体进行连接,当需要对干式变压器进行检修时,就需要一个个拧动螺钉或螺母,使得盖板与干式变压器壳体分离,对干式变压器的内部元件进行检修,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从而给工人对于干式变压器的检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解决了传统的干式变压器的盖板都是通过若干个螺钉和螺母与干式变压器的壳体进行连接,当需要对干式变压器进行检修时,就需要一个个拧动螺钉或螺母,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从而给工人对于干式变压器的检修带来不便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三个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和第二密封圈的外壁搭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卡块的外壁,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缠绕在收线盘的外壁,所述收线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卡接在U形板内壁的左侧面,所述U形板的右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线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卡接在U形板的左侧面,且第二转动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制动装置左端的外壁搭接,所述制动装置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且制动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固定板右侧面与U形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与收线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U形板内壁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杆的右侧面和收线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U形板的左侧面。优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左端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搭接,且螺纹柱的右端与第二活动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活动杆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通过收线盘、钢丝绳、第二活动杆、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一连接板、螺纹柱、螺纹帽、第一活动杆、盖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工人正向转动第一活动杆,使得第二转轴带着收线盘转动,从而使得钢丝绳展开,第二连接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盖板带着卡块向上运动,盖板与干式变压器本体分离,当盖板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工人反向转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在螺纹帽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并与卡槽的内壁接触,对干式变压器本体进行检修,从而实现了盖板与干式变压器本体壳体的拆卸,避免了工人通过费时费力的操作进行拆卸的过程,从而给工人对于干式变压器本体的检修带来方便。2、该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通过螺纹柱、螺纹帽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工人反向转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在螺纹帽的作用下向左转动并与卡槽的内壁接触,从而实现了第一活动杆的固定,防止了第一活动杆自身的转动,从而防止了收线盘自身的转动,使得盖板与干式变压器本体的接触更加稳定。3、该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从而实现了盖板与干式变压器本体接触部位的密封,避免了灰尘进入干式变压器本体壳体的内部,从而保障了电路元件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伸缩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式变压器本体、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卡块、5盖板、6第一连接板、7钢丝绳、8收线盘、9第一转动装置、91第一转轴、92第一轴承、10U形板、11第二转动装置、111第二轴承、112第二转轴、12第一活动杆、13卡槽、14制动装置、141螺纹柱、142螺纹帽、15固定板、16第二活动杆、17第二连接板、18伸缩装置、181伸缩杆、1811壳体、1812滑槽、1813滑块、1814第三活动杆、18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1,干式变压器本体1三个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第一密封圈2的内壁和第二密封圈3的外壁搭接,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从而实现了盖板5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接触部位的密封,避免了灰尘进入干式变压器本体1壳体的内部,从而保障了干式变压器本体1壳体内部电路元件的正常工作,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卡块4的外壁,卡块4的上表面与盖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盖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6的下表面与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缠绕在收线盘8的外壁,通过设置收线盘8和钢丝绳7,工人反向转动第一活动杆12,使得第二转轴112带着收线盘8转动,从而使得收线盘8缠绕钢丝绳7,使得第一连接板6带着盖板5向下运动,使得卡块4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壳体的内壁接触,盖板5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接触,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接触,从而实现了盖板5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壳体之间的快速安装,避免了工人通过费时费力的操作进行安装的过程,收线盘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9,第一转动装置9卡接在U形板10内壁的左侧面,第一转动装置9包括第一转轴91,第一转轴91的左端与收线盘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9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轴承92,通过设置第一轴承92和转轴,使得收线盘8的转动更加平稳,第一轴承92卡接在U形板10内壁的右侧面,U形板10的右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收线盘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11,第二转动装置11卡接在U形板10的左侧面,且第二转动装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第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1)三个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内壁和第二密封圈(3)的外壁搭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卡块(4)的外壁,所述卡块(4)的上表面与盖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下表面与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7)的另一端缠绕在收线盘(8)的外壁,所述收线盘(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9),所述第一转动装置(9)卡接在U形板(10)内壁的左侧面,所述U形板(10)的右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线盘(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11),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1)卡接在U形板(10)的左侧面,且第二转动装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所述第一活动杆(12)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内壁与制动装置(14)左端的外壁搭接,所述制动装置(14)卡接在固定板(15)的右侧面,且制动装置(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6),所述固定板(15)右侧面与U形板(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7),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18)与支撑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9)的左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1)三个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内壁和第二密封圈(3)的外壁搭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卡块(4)的外壁,所述卡块(4)的上表面与盖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下表面与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7)的另一端缠绕在收线盘(8)的外壁,所述收线盘(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9),所述第一转动装置(9)卡接在U形板(10)内壁的左侧面,所述U形板(10)的右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线盘(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11),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1)卡接在U形板(10)的左侧面,且第二转动装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所述第一活动杆(12)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内壁与制动装置(14)左端的外壁搭接,所述制动装置(14)卡接在固定板(15)的右侧面,且制动装置(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6),所述固定板(15)右侧面与U形板(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7),所述第二连接板(17)的下表面通过伸缩装置(18)与支撑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9)的左侧面与干式变压器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9)包括第一转轴(91),所述第一转轴(91)的左端与收线盘(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9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王学军方式栋范明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锦兴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