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水口液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64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包括油箱、液压泵、蓄能器及列管式冷却器。液压泵设置于油箱的顶部,且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油箱相连通。蓄能器设置于油箱的侧壁上,且蓄能器与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回油管与油箱相连通。液压执行元件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中,可以避免油箱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不会影响生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降低了由设备问题,导致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

Dabao Shuikou Hydraulic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ladle nozzle hydraulic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n oil tank, a hydraulic pump, an accumulator and a tubular cooler. The hydraulic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tank, and the hydraulic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nk through the suction pipe. The accumulat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and the accumul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hydraulic pump. An electromagnetic relief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accumulator, and the accumulator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hydraulic actuator through the first tubing. The tubular cooler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tank through the return tubing. Hydraulic actuator reflux hydraulic oil, first cooled by tubular cooler and then refluxed into the tank, can avoid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tank leading to shutdown, will not affect productio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equipment, reduce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s, reduce equipment problems, resulting in equipment accidents affect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包水口液压站
本技术涉及铸钢
,具体涉及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
技术介绍
大包水口液压系统是连铸机上的重要设备,大包的水口通过液压缸的开启,使钢水浇入中包,实现连续铸环的第一道工序。大包水口液压控制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为快节奏、高效率铸环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大包水口中的液压站与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大包水口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传统的大包水口液压站采用蓄能器保压回路,电磁溢流阀通电加压,失电泄压的工作原理来控制油箱油温。但是由于生产现场环境温度较高,油箱散热效果较差,油箱温度过高导致停机,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液压站的油箱温度过高导致停机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包括:油箱;液压泵,设置于所述油箱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蓄能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及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列管式冷却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管上,且所述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列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进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相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回油管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主体包括管体、左端盖、右端盖、冷却管及折流板;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以密封所述管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间隔设置于所述左端盖上,所述左端盖内设有将所述左端盖的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折流板上,所述冷却管弯曲呈U型,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延伸,以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管体的内壁形成供液压油通过的绕流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且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关于所述管体的中心中心对称布置,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均与所述管体的内腔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上述大包水口液压站,液压执行元件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中,可以避免油箱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不会影响生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降低了由设备问题,导致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大包水口液压站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列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大包水口液压站10,用于连铸机上驱动液压缸动作。具体地,该大包水口液压站10包括油箱100、液压泵200、蓄能器300及列管式冷却器400。油箱100用于容纳液压油。油箱100通常设置于连铸机的一侧,或者设置于连铸机的机架上。液压泵200设置于油箱100的顶部,且液压泵200通过吸油管210与油箱100相连通。液压泵200能够将油箱100内的油泵出,然后输送到液压执行元件20。液压执行元件20可以为液压缸等液压执行元件。蓄能器300设置于油箱100的侧壁上,且蓄能器300与液压泵200的输出端相连接,蓄能器300能够通过第一油管310与液压执行元件20相连接。蓄能器300是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蓄能器300通常分为弹簧式和充气,为了避免气体对液压油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选用弹簧式蓄能器。蓄能器300上设有电磁溢流阀320,电磁溢流阀320用于控制蓄能器300。具体地,电磁溢流阀320通电开启时,蓄能器300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补供给系统。当电磁溢流阀320失电关闭时,蓄能器300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列管式冷却器400通过第二油管410与液压执行元件20相连接,且列管式冷却器400通过回油管420与油箱100相连通。液压执行元件20回流的液压油,首先通过列管式冷却器400冷却后,再回流到油箱100中,可以避免油箱100的温度过高导致停机。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列管式冷却器400包括冷却器主体410、进水管420、出水管430、进油管440及出油管450。进水管420和出水管430设置于冷却器主体410一端的端面上,进水管420与冷却水箱相连通,出水管430连接地沟,以排放冷却水。进油管440与第二油管410相连接,出油管450与回油管420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器主体410包括管体411、左端盖412、右端盖413、冷却管414及折流板415。左端盖412和右端盖413分别设置于管体411的两端,左端盖412和右端盖413分别密封管体411的两端以形成密闭腔。进水管420和出水管430间隔设置于左端盖412上。左端盖412内设有隔板412a,隔板412a将左端盖412的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412b和第二腔体412c,第一腔体412b与进水管420相连通,第二腔体412c与出水管430相连通。折流板415设置于管体411内,冷却管414设置于折流板415上。冷却管414弯曲呈U型,冷却管414的进水口与第一腔体412b相连通,冷却管414的出水口与第二腔体412c相连通。冷却管414弯曲呈U型,可以增加冷却水在列管式冷却器400内流动的行程,进而增加冷却水与液压油的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具体地,折流板41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冷却管414的两端穿设于固定孔内,从而将多个冷却管414均匀设置于折流板415上。折流板415为沿管体41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设置于所述油箱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蓄能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及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列管式冷却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设置于所述油箱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泵通过吸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蓄能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且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所述蓄能器能够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及列管式冷却器,能够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列管式冷却器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过滤器,所述回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管上,且所述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进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相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回油管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包水口液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