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04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用于解决无法知道学生对在线教育的积极性和合理的计算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匹配值的问题,包括学生智能终端、教师智能终端、匹配模块、服务器、分析模块和注意模块;该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通过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和提问次数QZj计算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公式CAj=PZj*z1+QZj*z2获取得到参与度CAj;根据参与度CAj可以判断学生对在线上课的积极性;通过计算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提问次数QZj和学生课后习题分数MFj,利用公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线教育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拥有量也迅速扩大,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硬件设备基础,同时实时语音通讯技术、云计算、云存储等基础网络平台技术的发展成熟,也为跨地域的实时互动在线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使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平台能够落地。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包含以下环节:课前预习、听课、课后作业、测评、评估报告、改进课件,环环相扣,持续改进。但由于在线教育先天的距离劣势,需要构建强互动的教学体验才能弥补线上学习的教与学分离的不足,充分发挥线上学习跨地域、时间自由的随时随地学习的优势。现有的在线教育存在许多不足,无法知道学生对在线教育的积极性和合理的计算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匹配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如何计算学生的在线上课参与度的问题,以便于判断学生的积极性;(2)如何计算学生在线上课的教师注意值,以便于上课过程中教师注意该学生;(3)如何计算学生与教师的匹配值,以便于学生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包括学生智能终端、教师智能终端、匹配模块、服务器、分析模块和注意模块;所述学生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上课在线图像信息、学生在线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所述在线课堂参与度包括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及提问次数;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包括显示模块、习题输入模块、回答问题模块和提问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教师教课内容;习题输入模块用于学生输入课后习题答案内容;回答问题模块用于统计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回答问题模块包括回答按钮、压力检测单元和计时单元,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按压回答按钮的压力;计时单元用于记录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回答问题模块具体统计过程如下:a:设定按压回答按钮记为Pi,(i=1……n),按压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记为Ti,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回答按钮上有压力,此时的压力标记为PA,此时的时刻记为初始时间t1i,当压力PA=0时,此时的时刻记为结束时间t2i;则Ti=t2i-t1i;b:当Ti>h1;则Pi=1;Ti<h1时,则Pi=0;其中h1为设定值,取1.5秒;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所述提问模块用于统计学生提问的次数,提问模块包括提问按钮、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提问按钮用于学生提问时按压并产生提问请求指令,提问按钮将提问请求指令发送至发送单元;发送单元将提问请求指令发送到教师智能终端,接收单元用于教师智能终端对提问请求指令的结果;对提问请求指令的结果包括同意指令和不同意指令;提问模块具体统计如下:A:设定按压提问按钮为Qi,(i=1……n);B:当接收单元接收教师智能终端同意指令,则Qi记为1;接收单元接收教师智能终端不同意指令,则Qi记为0;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提问次数QZj;D:通过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和提问次数QZj计算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公式CAj=PZj*z1+QZj*z2获取得到参与度CAj;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将采集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学生智能终端发送的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并进行存储,将服务器内存储的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标记为学生信息数据库;所述教师智能终端包括教师信息采集模块、教师互动采集模块、第二显示模块和作业输入模块;教师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在线上课图像信息;教师互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互动值;教师互动采集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单元和统计单元;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教师关键词;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教师关键词的次数,具体采集教师互动值步骤如下:步骤一:设定教师关键词为“做游戏”、“提问”、“确认”和“取消”;设定识别关键词“做游戏”记为Di,设定识别关键词“提问”记为Fi,设定识别关键词“确认”记为Ei,设定识别关键词“取消”记为Gi;Di与E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di;Di与G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gi;Fi与E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fi;Fi与G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fi;步骤二: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之后再识别到关键词“确认”且tdi<h2,则Di取值为1;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后识别关键词“确认”且tdi>h2,则Di取值为0;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之后再识别到“取消”,则Di=0;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之后超出h2时间无识别关键词“确认”和“取消”,则Di=0;步骤三:当识别关键词“提问”之后再识别到关键词“确认”且tFi<h2,则Fi取值为1;当识别关键词“提问”后识别关键词“确认”且tfi>h2,则Fi取值为0;当识别关键词“提问”之后再识别到“取消”,则Fi=0;当识别关键词“提问”之后超出h2时间无识别关键词“确认”和“取消”,则Fi=0;h2为固定预设值,h2值取10秒;步骤四:利用公式获取得到教师互动值Li;其中J1、J2为固定预设值;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学生上课在线图像信息及学生课后习题答案的结果;所述作业输入模块用于教师输入课后习题及对应答案;所述教师智能终端将教师在线上课图像信息、教师互动值及教师输入课后习题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教师智能终端发送的教师在线上课图像信息、教师互动值及教师输入课后习题并进行存储,服务器将存储的教师智能终端发送的教师在线上课图像信息、教师互动值和教师输入课后习题及对应答案标记为教师信息数据库;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提取学生信息数据库内的课后习题答案内容及教师信息数据库的课后习题及对应答案并进行分析;分析计算步骤如下:S1:学生的课后习题答案内容为Ki(i=1……n);教师输入课后习题的答案为Mi(i=1……n);课后习题的数量Mi对应的分值记为mi,(i=1……n);S2:Ki与Mi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当K1=M1,表示该学生课后习题答案正确,则K1取值为“1”;当K1≠M1,表示该学生课后习题答案错误,则K1取值为“0”;S3: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课后习题分数MFj;MFj表示第j个学生的分数;所述分析模块将分析计算的学生分数发送至注意模块;注意模块接收分析模块发送的分析计算的学生分数并将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SS1:获取第j个同学的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和提问次数QZj;SS2:利用公式获取得到教师注意值ZHj;其中,u1、u2、u3为固定预设值;教师注意值ZHj越大,表明越需要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注意该学生并进行提问。优先的,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包括评分单元;所述评分单元用于评价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值;所述评分单元将学生发送的教学满意值发送至匹配模块,匹配模块接收到评分单元发送的教学满意值并对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步骤一:设定老师记为LAi;该老师的教学满意值记为步骤二: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匹配值PPj;其中,l1、l2、l3和l4为预设比例系数;匹配值PPj越大;表明该j个学生与老师LAi越匹配;所述匹配模块将计算的匹配值发送至学生智能终端的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接收匹配模块发送的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学生智能终端、教师智能终端、匹配模块、服务器、分析模块和注意模块;所述学生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上课在线图像信息、学生在线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所述在线课堂参与度包括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及提问次数;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包括显示模块、习题输入模块、回答问题模块和提问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教师教课内容;习题输入模块用于学生输入课后习题答案内容;回答问题模块用于统计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回答问题模块包括回答按钮、压力检测单元和计时单元,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按压回答按钮的压力;计时单元用于记录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回答问题模块具体统计过程如下:a:设定按压回答按钮记为Pi,(i=1……n),按压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记为Ti,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回答按钮上有压力,此时的压力标记为PA,此时的时刻记为初始时间t1i,当压力PA=0时,此时的时刻记为结束时间t2i;则Ti=t2i‑t1i;b:当Ti>h1;则Pi=1;Ti<h1时,则Pi=0;其中h1为设定值,取1.5秒;c:利用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在线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学生智能终端、教师智能终端、匹配模块、服务器、分析模块和注意模块;所述学生智能终端用于采集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上课在线图像信息、学生在线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所述在线课堂参与度包括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及提问次数;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包括显示模块、习题输入模块、回答问题模块和提问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教师教课内容;习题输入模块用于学生输入课后习题答案内容;回答问题模块用于统计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回答问题模块包括回答按钮、压力检测单元和计时单元,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按压回答按钮的压力;计时单元用于记录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回答问题模块具体统计过程如下:a:设定按压回答按钮记为Pi,(i=1……n),按压回答按钮的按压时间记为Ti,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回答按钮上有压力,此时的压力标记为PA,此时的时刻记为初始时间t1i,当压力PA=0时,此时的时刻记为结束时间t2i;则Ti=t2i-t1i;b:当Ti>h1;则Pi=1;Ti<h1时,则Pi=0;其中h1为设定值,取1.5秒;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所述提问模块用于统计学生提问的次数,提问模块包括提问按钮、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提问按钮用于学生提问时按压并产生提问请求指令,提问按钮将提问请求指令发送至发送单元;发送单元将提问请求指令发送到教师智能终端,接收单元用于教师智能终端对提问请求指令的结果;对提问请求指令的结果包括同意指令和不同意指令;提问模块具体统计如下:A:设定按压提问按钮为Qi,(i=1……n);B:当接收单元接收教师智能终端同意指令,则Qi记为1;接收单元接收教师智能终端不同意指令,则Qi记为0;C:利用公式获取得到提问次数QZj;D:通过主动回答问题次数PZj和提问次数QZj计算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公式CAj=PZj*z1+QZj*z2获取得到参与度CAj;所述学生智能终端将采集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学生智能终端发送的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并进行存储,将服务器内存储的远程在线学习的学生信息标记为学生信息数据库;所述教师智能终端包括教师信息采集模块、教师互动采集模块、第二显示模块和作业输入模块;教师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在线上课图像信息;教师互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互动值;教师互动采集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单元和统计单元;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教师关键词;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教师关键词的次数,具体采集教师互动值步骤如下:步骤一:设定教师关键词为“做游戏”、“提问”、“确认”和“取消”;设定识别关键词“做游戏”记为Di,设定识别关键词“提问”记为Fi,设定识别关键词“确认”记为Ei,设定识别关键词“取消”记为Gi;Di与E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di;Di与G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gi;Fi与E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fi;Fi与Gi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fi;步骤二: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之后再识别到关键词“确认”且tdi<h2,则Di取值为1;当识别关键词“做游戏”后识别关键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迈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