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31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它包括基材以及固着在基材单表面的近紫外截止扩散层构成,近紫外截止扩散层是由光子晶体粒子或微球和具有反射型功能的高分子涂层涂布固着在基材表面上,利用高分子结构组装,控制不同的聚合物单体组合、引发剂用量及引发条件的,形成分子密度梯度差,进而实现高分子聚合物内部高低折射率差,实现高低折射率匹配,达到400‑450nm波段的部分反射,实现近紫外截止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价格便宜,工艺简单,只需在基材表面涂布一层高分子涂层,有利于实现产业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屏幕或照明用的近紫外截止,亦可用于提高色域、光源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屏幕或照明用的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
技术介绍
扩散膜的作用是匀化光源,修正光源。其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以及新型照明光源中,如电视、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MP4播放器、GPS导航仪及各种日常及工业用照明光源等。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睛健康。其中,波长400-450nm之间的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近紫外截止扩散层是由光子晶体粒子或小球和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涂层涂布固着在基材表面上,利用高分子结构组装,控制不同的聚合物单体组合、引发剂用量及引发条件的,形成分子密度梯度差,进而实现高分子聚合物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材以及固着在基材单表面的近紫外截止扩散层,所述近紫外截止扩散层中含有光学扩散剂和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材以及固着在基材单表面的近紫外截止扩散层,所述近紫外截止扩散层中含有光学扩散剂和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为聚酯薄膜、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薄膜、聚丙烯酸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树脂和聚氯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基材的厚度在20-2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扩散剂光子晶体粒子或微球,可以是氧化锌、三氧化二铝、硫酸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密胺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平均粒径在100nm-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涂层包括:氢键的给体或受体,非手性可聚合单体、手性可聚合单体和溶剂,通过聚合成为交联聚合物网络;非手性可聚合单体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1~50%wt之间;手性可聚合单体的组分质量百分比在1~70%wt之间;溶剂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1~80%wt之间;进一步,加入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0~10%wt之间的引发剂,加快聚合速度;加入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0.0001~5%wt之间的润湿流平剂,改善高分子与基材的结合能力及成膜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键的给体或者受体,含有氨基、亚胺基、硝基、羟基、羧基、吡啶基、哌啶基、异烟酸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基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可聚合单体的手性基元为手性异戊醇、手性仲辛醇、手性苯基乙二醇、6-氯-4-甲基-1-己醇、6-溴-4-甲基-1-己醇、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生吴文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