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压力表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机车现有的电阻型压力仪表在检修的时候需要对其提供两路相关联的电阻值,这两路电阻的阻值之和为255Ω。目前对这种电阻型压力仪表的试验方法是利用标准电阻型压力传感器及配套压力源对压力仪表进行校验,通过改变压力源的压力使得压力传感器输出阻值发生变化,观察压力仪表的示值,进而对压力仪表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操作不灵活,检测耗时长,还需要定期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对,器材成本及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操作便捷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包括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外接电压进行转换并输出两组不同电压,其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其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通讯客户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外接电压进行转换并输出两组不同电压,其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其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通讯客户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通讯客户端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换成控制电信号后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被测试件电连接,用于根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外接电压进行转换并输出两组不同电压,其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其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通讯客户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通讯客户端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转换成控制电信号后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被测试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信号输出两路相关联的电阻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转换支路和第二转换支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外接电源,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27、二极管D28、二极管D29、自恢复保险F1、电解电容器C12、电解电容器C13、电感L1以及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所述二极管D27的正极外接电源,其负极与自恢复保险F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自恢复保险F1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8的正极、所述电解电容器C12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的VIN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8的负极以及所述电解电容器C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的ON/OFF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的OUT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29的正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器C13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的FEEDBACK引脚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器C13的负极以及所述二极管D29的负极接地,所述FEEDBACK引脚与所述输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电容器C8、电容器C9、电容器C10以及电容器C11,所述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的Vin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4的GND引脚、电容器C10的一端以及电容器C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器C10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容器C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的GND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器C8以及电容器C9的一个公共端与所述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的Vout引脚连接,另一公共端与所述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的GND引脚电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正向低压降稳压器U3的Vout引脚与所述通讯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接收器U2、电容器C3、电容器C4、电容器C5、电容器C6、电容器C7以及通讯连接接口J2,所述接收器U2的RORCEOFF引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接收器U2的EN引脚接地,其C1+引脚以及C1-引脚分别与电容器C3的两端电连接,C2+以及C2-引脚分别与电容器C6的两端电连接,V-引脚与电容器C7电连接后接地,FORCEON引脚与GND引脚以及电容器C4的一端电连接,电容器C4的另一端与Vcc引脚以及RORCEOFF引脚电连接,DOUT引脚与通讯连接接口J2的232DOUT引脚电连接,RIN引脚与所述通讯连接接口J2的232RIN引脚电连接,TTLROUT引脚、232VALID引脚以及TTLDIN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通讯连接接口J2与通讯客户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U1、程序下载接口J1、电容器C1、电容器C2以及电阻R1,所述微控制器U1的TTLROUT引脚与所述接收器U2的TTLROUT引脚电连接,232VALID引脚与所述接收器U2的232VALID引脚电连接,TTLDIN引脚与所述接收器U2的TTLDIN引脚电连接,DVCC引脚以及AVCC引脚均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电连接;VACC引脚与电阻R1以及电容器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RST7NMI引脚电连接,RST7NMI引脚与程序下载接口J1的RST/NMI引脚电连接,TCK引脚与所述程序下载接口J1的TCK引脚电连接,TMS引脚与所述程序下载接口J1的TMS引脚电连接,TDI引脚与所述程序下载接口J1的TDI引脚电连接,TDO引脚与所述程序下载接口J1的TDO引脚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PII1至PII13以及PI1至PI13引脚均与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程序下载接口J1的GND引脚接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两路支路,每路支路均包括多个串联的输出阵列,所述两路支路的输出端与被测试件连接,所述根据所述控制电信号输出两路相关联的电阻信号对应的电阻值之和满足预设条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与所述第二输出支路串联,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输出阵列、第二输出阵列、第三输出阵列以及第四输出阵列,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五输出阵列、第六输出阵列、第七输出阵列以及第八输出阵列;或者,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输出阵列、第二输出阵列以及第三输出阵列;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五输出阵列、第六输出阵列以及第七输出阵列,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公共输出阵列,所述第三输出阵列以及所述第七输出阵列均与所述公共输出阵列连接,所述公共输出阵列包括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阵列、所述第二输出阵列、所述第三输出阵列以及所述第四输出阵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电压输入端均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二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输出阵列、所述第六输出阵列、所述第七输出阵列以及所述第八输出阵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电压输入端均与所述供电模块第二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公共输出阵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被测试件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阻型机车压力仪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输出阵列包括继电器K11、继电器K12、继电器K13、继电器K14、继电器驱动器Dr1、继电器驱动器Dr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所述继电器K11的线圈引脚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以及继电器驱动器Dr1的第6引脚电连接,其常开点引脚分别与电阻R11的两端电连接,继电器K12的线圈引脚分别与5V电源以及继电器驱动器Dr1的第3引脚电连接,其常开点引脚分别与电阻R12的两端电连接,继电器驱动器Dr1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引脚电连接,继电器驱动器Dr1的第1引脚和第4引脚电连接后接地;继电器K13的线圈引脚分别与5V电源以及继电器驱动器Dr2的第6引脚电连接,其常开点引脚分别与电阻R13的两端电连接,继电器K14的线圈引脚分别与5V电源以及继电器驱动器Dr2的第3引脚电连接,其常开点引脚分别与电阻R14的两端电连接,继电器驱动器Dr2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引脚电连接,继电器驱动器Dr2的第1引脚和第4引脚均与所述继电器驱动器Dr1的第4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11、所述电阻R12、所述电阻R13以及所述电阻R14依次顺序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阵列包括继电器驱动器Dr3、继电器驱动器Dr4、继电器K21、继电器K22、继电器K23、继电器K24、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以及电阻R24,所述继电器K21的线圈引脚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宝明,武贵亮,朱玺,吴龙美,钟鸣,庞翔,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