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1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镶嵌有仪表盘,所述框架的内侧壁贴近仪表盘的四周焊接有内钢槽,所述内钢槽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筒,所述仪表盘通过连接螺栓与螺纹筒螺纹连接。该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通过螺纹筒、内钢槽和卡线管的配合,使用连接螺栓将仪表盘固定于框架内侧壁焊接的内钢槽内的螺纹筒上,使连接螺栓连接后更加稳定,将连接仪表盘的接线时按压弧形扣板使其进入至卡线管内,将接线根据分类分别放入至第二卡线腔和第一卡线腔内,使接线放置整齐有序,使仪表盘的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Instrument Panel and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a dashboard and a frame, including a frame.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ame is inlaid with a dashboar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is welded with an inner steel groove around the dashboard,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ner steel groove is welded with a threaded cylinder. The dash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eaded cylinder threaded by connecting bolts. The dashboard and the frame connection structure fix the dashboard on the screw barrel in the inner steel groove weld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rame by connecting bolt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crew barrel, the inner steel groove and the clamping pipe, so as to make the connecting bolt more stable after connecting. When connecting the dashboard, press the arc-shaped button plate to make it enter the clamping pipe, and place the wiring into the second clamping cavity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first card wiring cavity, so that the wiring is placed orderly, so that the use of the dashboard is more i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驾驶设备已步入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为满足用户,世界各大生产厂商相继开发出大量用于提高驾/乘舒适性的电子控制产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已经可以实现,它将计算机技术扩展到各种设备上,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成为现代信息化、电子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显示信息的仪表盘为各种设备部件的重要部件,现有的仪表盘只使用简单的螺栓固定在框架上,仪表盘的接线放置无序,检修时极易在取下仪表盘时接线断裂,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镶嵌有仪表盘,所述框架的内侧壁贴近仪表盘的四周焊接有内钢槽,所述内钢槽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筒,所述仪表盘通过连接螺栓与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筋板,所述筋板的内侧镶嵌焊接有卡线管,所述卡线管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卡线管的内腔底端焊接有条形空腔板,所述条形空腔板的内腔顶部贯穿连接有条形板,所述条形空腔板和条形板将卡线管分隔成第二卡线腔和第一卡线腔,所述条形板的底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条形空腔板的内腔底端相连,所述条形板的顶端固接有弧形扣板。优选的,所述仪表盘与框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外侧壁内角处开设有开角槽,所述密封垫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凸起。优选的,所述弧形扣板与开槽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内钢槽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纹筒相贯通。优选的,所述内钢槽的截面为L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通过螺纹筒、内钢槽和卡线管的配合,使用连接螺栓将仪表盘固定于框架内侧壁焊接的内钢槽内的螺纹筒上,通过内钢槽和螺纹筒加强连接螺栓与框架连接后的稳定效果,使连接螺栓连接后更加稳定,进而加强对仪表盘的固定效果,将连接仪表盘的接线时按压弧形扣板使其进入至卡线管内,将接线根据分类分别放入至第二卡线腔和第一卡线腔内,失去按压力后,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和弧形扣板复位封堵开槽,实现对接线的束线,使接线放置整齐有序,使仪表盘的使用效果更加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框架与仪表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线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仪表盘,3、筋板,4、卡线管,5、连接螺栓,6、密封垫圈,7、螺纹筒,8、内钢槽,9、通孔,10、第一卡线腔,11、条形板,12、弧形扣板,13、开槽,14、第二卡线腔,15、条形空腔板,16、压缩弹簧,17、凸起,18、开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侧镶嵌有仪表盘2,仪表盘2与框架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6,密封垫圈6的外侧壁内角处开设有开角槽18,密封垫圈6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凸起17,通过加设密封垫圈6增强仪表盘2与框架1之间的间隙,增强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其材质可对仪表盘2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框架1的内侧壁贴近仪表盘2的四周焊接有内钢槽8,内钢槽8的截面为L型,内钢槽8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筒7,仪表盘2通过连接螺栓5与螺纹筒7螺纹连接,内钢槽8的底端开设有通孔9,通孔9与螺纹筒7相贯通,仪表盘2镶嵌于框架1内后,使用连接螺栓5将仪表盘2固定于框架1内侧壁焊接的内钢槽8内的螺纹筒7上,通过内钢槽8和螺纹筒7加强连接螺栓5与框架1连接后的稳定效果,使连接螺栓5连接后更加稳定,进而加强对仪表盘2的固定效果;框架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筋板3,筋板3的内侧镶嵌焊接有卡线管4,卡线管4为仪表盘2的接线的束线管,卡线管4的顶部开设有开槽13,卡线管4的内腔底端焊接有条形空腔板15,条形空腔板15的内腔顶部贯穿连接有条形板11,条形空腔板15和条形板11将卡线管4分隔成第二卡线腔14和第一卡线腔10,条形板11的底端通过压缩弹簧16与条形空腔板15的内腔底端相连,压缩弹簧16的弹性系数为20N/CM,条形板11的顶端固接有弧形扣板12,弧形扣板12与开槽13为间隙配合,将连接仪表盘2的接线时按压弧形扣板12使其进入至卡线管4内,将接线根据分类分别放入至第二卡线腔14和第一卡线腔10内,失去按压力后,通过压缩弹簧16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11和弧形扣板12复位封堵开槽13,实现对接线的束线。工作原理为:使用连接螺栓5将仪表盘2固定于框架1内侧壁焊接的内钢槽8内的螺纹筒7上,通过内钢槽8和螺纹筒7加强连接螺栓5与框架1连接后的稳定效果,使连接螺栓5连接后更加稳定,将连接仪表盘2的接线时按压弧形扣板12使其进入至卡线管4内,将接线根据分类分别放入至第二卡线腔14和第一卡线腔10内,失去按压力后,通过压缩弹簧16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11和弧形扣板12复位封堵开槽13,实现对接线的束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侧镶嵌有仪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贴近仪表盘(2)的四周焊接有内钢槽(8),所述内钢槽(8)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筒(7),所述仪表盘(2)通过连接螺栓(5)与螺纹筒(7)螺纹连接;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筋板(3),所述筋板(3)的内侧镶嵌焊接有卡线管(4),所述卡线管(4)的顶部开设有开槽(13),所述卡线管(4)的内腔底端焊接有条形空腔板(15),所述条形空腔板(15)的内腔顶部贯穿连接有条形板(11),所述条形空腔板(15)和条形板(11)将卡线管(4)分隔成第二卡线腔(14)和第一卡线腔(10),所述条形板(11)的底端通过压缩弹簧(16)与条形空腔板(15)的内腔底端相连,所述条形板(11)的顶端固接有弧形扣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盘与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侧镶嵌有仪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贴近仪表盘(2)的四周焊接有内钢槽(8),所述内钢槽(8)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筒(7),所述仪表盘(2)通过连接螺栓(5)与螺纹筒(7)螺纹连接;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筋板(3),所述筋板(3)的内侧镶嵌焊接有卡线管(4),所述卡线管(4)的顶部开设有开槽(13),所述卡线管(4)的内腔底端焊接有条形空腔板(15),所述条形空腔板(15)的内腔顶部贯穿连接有条形板(11),所述条形空腔板(15)和条形板(11)将卡线管(4)分隔成第二卡线腔(14)和第一卡线腔(10),所述条形板(11)的底端通过压缩弹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代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翼锋航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