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08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岩层探测,二、地下水探测,三、隧道开挖,四、顶部防护,五、整体支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隧道内壁的碎石先由防护网进行封闭防护,再由工字钢和拱形钢结构进行固定,在利用钢架进行固定的时候就能够对隧道内壁的围岩进行全面的封闭,因此,此后再进行喷射混凝土步骤时就不会出现碎石从混凝土中掉落的情况,既方便进行隧道施工,又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矿山法进行暗挖施工时,围岩支护一般分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二次衬砌一般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二次衬砌施作之前,刚开挖之后,立即进行的支护形式称之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为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立即施作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一般有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加锚杆、喷射混凝土锚杆与钢架联合支护等形式。但是,传统的初期支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传统的初期支护一般只需要在隧道开挖后进行喷射混凝土,或者利用锚杆和钢架对一些已经松动的较大的岩石进行一个简单的支护,但是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围岩性质比较稳定的情况使用,在一些高地震带破碎区进行初期支护的时候,由于该地区处于地震带,隧道围岩中碎石较多,如果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容易在喷射的混凝土还未凝固时碎石已经掉落;如果采用锚杆和钢架进行支护,这时候由于围堰中碎石过多,也无法进行全面的支护,因此现有的初期支护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岩层探测:在待开挖的隧道周围岩石中进行钻孔取样探测,并对岩石内部岩层进行具体分析;S200、地下水探测:利用地下水探测仪对岩层中的地下水的存在情况进行探测,并对探测到的地下水源的面积、流向、空间位置进行详细探测;S300、隧道开挖:经步骤S100和步骤S200的探测和分析后,选择在岩石性质较好且没有地下水的区域对隧道进行开挖,隧道开挖方法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者七步台阶法;S400、顶部防护:步骤S300中采用的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者七步台阶法均要从隧道顶部开始开挖,在将隧道顶部开挖完成后,要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岩层探测:在待开挖的隧道周围岩石中进行钻孔取样探测,并对岩石内部岩层进行具体分析;S200、地下水探测:利用地下水探测仪对岩层中的地下水的存在情况进行探测,并对探测到的地下水源的面积、流向、空间位置进行详细探测;S300、隧道开挖:经步骤S100和步骤S200的探测和分析后,选择在岩石性质较好且没有地下水的区域对隧道进行开挖,隧道开挖方法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者七步台阶法;S400、顶部防护:步骤S300中采用的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者七步台阶法均要从隧道顶部开始开挖,在将隧道顶部开挖完成后,要进行顶部支护,具体施工步骤如下:S401、在隧道顶部内壁铺设防护网;S402、在隧道顶部内壁的围岩上打上锚固孔;S403、沿着隧道行进方向互相平行等距铺设工字钢;S404、利用锚杆将工字钢固定在锚固孔内部;S500、整体支护: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或者七步台阶法将整个隧道断面都挖开后,再进行整体支护,具体施工步骤如下:S501、在隧道侧面内壁的围岩上打上锚固孔;S502、在隧道侧面内壁铺设防护网;S503、沿着隧道行进方向互相平行等距铺设工字钢;S504、利用锚杆将工字钢固定在锚固孔内部;S505、采用拱形钢结构对隧道所有内壁的工字钢进行支撑;S506、对隧道所有内壁进行喷涂混凝土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进行钻孔取样探测时,取样钻孔开设的间距为2-5米,且取样钻孔在待开挖的隧道上方以间距为2-5米呈网格排列;钻孔取样的区域覆盖所开挖的隧道所处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进行钻孔取样探测时,需将从钻探孔中取出的岩石依次取下,并将岩石放置在容器中排列整齐,使取出的岩石样品完整连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震带破碎区隧道施工中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进行地下水探测时,若发现在隧道开挖区域内存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强郝国强徐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