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004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包括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其次,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然后,进行第二次顶升,吊装预制槽形梁将其安装在中墩盖梁上,并将预制槽形梁上翼缘与工字梁下翼缘焊接相连;同时,在中墩盖梁上植入纵向筋和竖向筋,在工字梁的钢腹板内侧焊接栓钉;最后浇筑混凝土,拆除临时支架,完成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钢板组合连续梁的承载力和抗扭转畸变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钢板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难题,达到对既有钢板组合连续梁系统加固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混组合梁桥的加固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钢板组合梁因自重轻、跨越能力大、经济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现代桥梁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和车辆载重不断增加,部分既有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功能不断退化,其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需要对现有桥梁进行提载加固;另一方面,由于钢板连续梁组合梁的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不可避免地处于受拉状态,极易引起混凝土开裂,造成桥面板内钢筋锈蚀和桥面破损,降低了桥梁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干线公路上不满足承载力的钢板组合连续梁进行加固,对负弯矩桥面板进行维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目的在于解决既有钢板组合梁承载力不足和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并在临时支架上安装千斤顶;第二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并在临时支架上安装千斤顶;第二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第三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二次顶升,吊装预制槽形梁将其安装在中墩盖梁上,并将预制槽形梁上翼缘与工字梁下翼缘焊接相连;同时,在中墩盖梁上植入纵向筋和竖向筋,在工字梁的钢腹板内侧焊接栓钉;第四步,浇筑中墩墩顶混凝土,再浇筑预制槽形梁底板混凝土,最后浇筑负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第五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卸载千斤顶,拆除临时支架,完成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板组合连续梁的系统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组合梁弯矩零点附近搭设临时支架,并在临时支架上安装千斤顶;第二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一次顶升,拆除中墩盖梁上的支座系统,并凿除中墩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破损混凝土;第三步,用千斤顶对组合梁进行第二次顶升,吊装预制槽形梁将其安装在中墩盖梁上,并将预制槽形梁上翼缘与工字梁下翼缘焊接相连;同时,在中墩盖梁上植入纵向筋和竖向筋,在工字梁的钢腹板内侧焊接栓钉;第四步,浇筑中墩墩顶混凝土,再浇筑预制槽形梁底板混凝土,最后浇筑负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第五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卸载千斤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芳谢小山王为林杜玲霞袁媛闫玉萍陈彦恒随灿孙洪硕卢再光刘阳孙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