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02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组成包括后、中、前牵伸区的三牵伸结构,对四列罗拉采用由两个电机、两个齿轮组组成的传动控制系统,通过对选择的其中包括前下罗拉的两列罗拉采用两个电机直接带动传动,剩下的两列罗拉通过两个齿轮组与由电机带动的两列罗拉之间进行传动连接,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两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剩余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的可调,或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剩余的两个牵伸区的总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此两个牵伸区的具体牵伸分配的可调,实现纺纱过程中牵伸系统的优化设计,继而提高细纱机的原料适纺性、改善成纱综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环锭纺纱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号码: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号码: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连续的牵伸区,因此牵伸倍数提高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给出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通过对四列罗拉采用由两个电机、两个齿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包括牵伸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伸系统采用后罗拉对、中后罗拉对、中前罗拉对、前罗拉对共四个罗拉对,组成包括后牵伸区、中牵伸区、前牵伸区的三牵伸结构,对四个罗拉对的四列罗拉采用由两个电机、两个齿轮组组成的传动控制系统,通过对选择的其中包括前罗拉对前下罗拉的两列罗拉采用两个电机直接带动传动,剩下的两列罗拉通过两个齿轮组与由电机带动的两列罗拉之间进行传动连接,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两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剩余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的可调,或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剩余的两个牵伸区的总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此两个牵伸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包括牵伸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伸系统采用后罗拉对、中后罗拉对、中前罗拉对、前罗拉对共四个罗拉对,组成包括后牵伸区、中牵伸区、前牵伸区的三牵伸结构,对四个罗拉对的四列罗拉采用由两个电机、两个齿轮组组成的传动控制系统,通过对选择的其中包括前罗拉对前下罗拉的两列罗拉采用两个电机直接带动传动,剩下的两列罗拉通过两个齿轮组与由电机带动的两列罗拉之间进行传动连接,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两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剩余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的可调,或实现在三牵伸区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牵伸区牵伸倍数固定、剩余的两个牵伸区的总牵伸倍数固定的情况下的此两个牵伸区的具体牵伸分配的可调,即实现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单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双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或总牵伸倍数固定的双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罗拉对分别包括结构相同的下罗拉和结构相同的上胶辊,下罗拉包括罗拉轴,纺纱装置前车台面所有锭位的所述四个罗拉对的罗拉轴分别一体化固定连接,纺纱装置后车台面的所有锭位的所述四个罗拉对的罗拉轴分别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每个锭位上的四个罗拉对的罗拉轴的外部圆周上均固定紧套有罗拉套,相邻的两个锭位的罗拉套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上胶辊包括胶辊轴,纺纱装置前车台面一个锭位和右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纺纱装置后车台面一个锭位和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上的所述四个罗拉对的胶辊轴分别一体化连接,在每个锭位上的胶辊轴的外部圆周上通过轴承紧套有胶辊套,胶辊套可绕着胶辊轴自由转动,且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上的胶辊套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胶辊轴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嵌入抓内实现所述四个罗拉对的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所述的四个罗拉对中,后罗拉对和中后罗拉对之间组成后牵伸区,中后罗拉对和中前罗拉对之间组成中牵伸区,中前罗拉对和前罗拉对之间组成前牵伸区;所述的传动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电机、两个齿轮组,两个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两个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传动控制系统与牵伸系统组合实现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单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双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总牵伸倍数固定的双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所述的四个罗拉对的下罗拉中的其中两列罗拉为电机直接传动罗拉,两列的电机直接传动罗拉分别采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直接带动转动,电机直接传动罗拉中的其中一列罗拉为前下罗拉,四个罗拉对的下罗拉中除了两列的电机直接传动罗拉外剩余的两列罗拉为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两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分别采用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被动带动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中后罗拉对包括中后下罗拉和中后上胶辊,中前罗拉对包括中前下罗拉和中前上胶辊,前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后下罗拉、中后下罗拉、中前下罗拉、前下罗拉的结构相同,后下罗拉、中后下罗拉、中前下罗拉、前下罗拉包括罗拉轴,在每个锭位的后下罗拉、中后下罗拉、中前下罗拉、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外部圆周上固定紧套有罗拉套;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的结构相同,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包括胶辊轴,在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的胶辊轴的外部圆周上紧套有胶辊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罗拉套和罗拉轴的材质相同且均为铁质或钢质,罗拉套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的胶辊轴为铁质材质构成的实心圆柱形结构,所述胶辊套为橡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辊轴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嵌入抓内,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的胶辊套之间的胶辊轴依次从后往前的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后嵌入抓、中后嵌入抓、中前嵌入抓、前嵌入抓内,从而实现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加压组件的后部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且加压组件可沿着固定轴进行转动,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实现后上胶辊、中后上胶辊、中前上胶辊、前上胶辊的在一定压力下的下压。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单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剩余的两个牵伸区的牵伸倍数保持固定,包括后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中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前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对于后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和前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其中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采用第一齿轮组与相近的一列的电机直接传动罗拉传动连接,剩余的另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采用第二齿轮组与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传动连接,对于中牵伸区牵伸倍数可调传动控制,其中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采用第一齿轮组与相近的一列的电机直接传动罗拉传动连接,剩余的另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采用第二齿轮组与剩余的另一列的电机直接传动罗拉传动连接。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牵伸倍数变化的双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双牵伸区的总牵伸倍数保持固定,剩余的一个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调,包括第一后、中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第一中、前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对于第一后、中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和第一中、前牵伸区牵伸分配可调传动控制,其中两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为后下罗拉,两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采用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后下罗拉采用第二齿轮组与除了前下罗拉的一列的齿轮组间接传动罗拉传动连接。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罗拉双电机传动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宋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