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01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37
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针头易封堵、针头数量受限制、均匀性差以及供料系统复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上下相对的循环运动的两个平面;设置在所述发射装置下方的溶液槽,使发射装置位于下方的平面浸润在所述溶液槽内;第二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接收传递装置,所述接收传递装置位于所述发射装置上方和位于上方的平面相对设置;连接在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高压电源;以及和所述接收传递装置配合的收集装置,将获得的纺丝产品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连续性好,解决了针头易封堵、针头数量受限制、均匀性差以及供料系统复杂的问题。

A needleless electrospin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静电纺丝
,具体涉及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造纳米纤维的一种简单可行方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静电纺丝法制纳米纤维的研究,其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制备成本低,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较小,直径一般在几十纳米至1μm之间,最小直径可达1nm,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这些优异的特性使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过渡防护、能源、催化、传感材料、吸声材料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静电纺丝已成为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因而备受关注。静电纺丝法应用广泛,从人工合成高分子到天然高分子,凡是可溶可熔高分子均可使用静电纺丝的方法进行加工,例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纤维素、胶原蛋白、DNA复合体等,并可以在纺丝过程中加入抗生物质、纳米粒子等功能材料,制备出各种功能性纤维。众所周知,传统的针式静电纺丝,产量低是制约产业化的最大技术瓶颈。为此,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人员在静电纺丝产业化领域的相关研究来看,目前比较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上的发射装置(2),所述发射装置(2)包括上下相对的循环运动的两个平面;设置在所述发射装置(2)下方的溶液槽(3),使发射装置(2)位于下方的平面浸润在所述溶液槽(3)内;第二机架(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4)上的接收传递装置(5),所述接收传递装置(5)位于所述发射装置(2)上方和位于上方的平面相对设置;连接在发射装置(2)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高压电源(6);以及和所述接收传递装置(5)配合的收集装置(7),将获得的纺丝产品收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上的发射装置(2),所述发射装置(2)包括上下相对的循环运动的两个平面;设置在所述发射装置(2)下方的溶液槽(3),使发射装置(2)位于下方的平面浸润在所述溶液槽(3)内;第二机架(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4)上的接收传递装置(5),所述接收传递装置(5)位于所述发射装置(2)上方和位于上方的平面相对设置;连接在发射装置(2)和接收装置之间的高压电源(6);以及和所述接收传递装置(5)配合的收集装置(7),将获得的纺丝产品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电极轴(201),所述电极轴(20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所述第一机架(1)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极轴(201)上的电极轮(202),每个所述电极轴(2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电极轮(202);连接在两个电极轴(201)位于同一侧的电极轮(202)之间的电极链(203);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电极链(203)之间的多个电极丝(204),所述电极丝(204)和所述电极轴(201)平行设置;以及第一电机(205),所述第一电机(205)和任意一个电极轴(201)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轮(202)为链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刘景圣李云琦赵城彬金晓春史乾坤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