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8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8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主要包括外壳以及撞针,外壳为圆柱形壳体结构,顶面安装指南针,外壁缠绕安装灯带;底面纵向安装卡环,在卡环下端水平安装筒状固定架,在固定架内部安插固定手电筒;固定架,包括基座以及夹持头,夹持头可活动地组设于基座上;夹持头包括弹性件、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夹;指南针,包括盒体、盒盖和底座,在盒体的顶边轴连接盒盖,并在盒体与盒盖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扣;在盒体的内部固接指南针;在盒体的底端固接底座,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在其侧边设有拉门;在盒盖的表面固接带有开口的透明塑料薄膜。

An Intelligent Bicycle Ring with Ligh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自行车
,尤其是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智能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而车铃是智能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通过车铃发出声音提示,避免与行人或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目前,车铃主要由外壳和撞针两部分组成,只具备声音警示功能,无法满足人们的其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声音和视觉两种警示方式并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外壳以及撞针,外壳为圆柱形壳体结构,顶面安装指南针,外壁缠绕安装灯带;底面纵向安装卡环,在卡环下端水平安装筒状固定架,在固定架内部安插固定手电筒;手电筒,包括手电筒主体、光罩体以及吸附结构,所述手电筒主体的一端设有灯座体,所述灯座体通过螺纹结构或套设结构与所述光罩体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光罩体为柔光罩或信号罩;固定架,包括基座以及夹持头,夹持头可活动地组设于基座上;夹持头包括弹性件、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夹;被拉扯的弹性件可施加弹性力至第二固定夹,而所述弹性力使第二固定夹朝向第一固定夹移动,并使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夹持手持装置;卡环,包括卡环上部和卡环下部,两者均呈截面为半圆形的片状体,两者通过联接机构固连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状,在卡环上部的外表面固定着一个分支接管,分支接管的内孔穿过卡环上部,且在分支接管的内端处设有一个密封圈;指南针,包括盒体、盒盖和底座,在盒体的顶边轴连接盒盖,并在盒体与盒盖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扣;在盒体的内部固接指南针;在盒体的底端固接底座,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在其侧边设有拉门;在盒盖的表面固接带有开口的透明塑料薄膜。使用时,使用者把卡环套在车把上,保持外壳处在车把顶部便可,此时可拨动撞针来敲击外壳发出响铃,发挥车铃的正常功能。夜间骑车时,使用者可闭合灯带的开关,通过灯带发光进行视觉警示,提醒周围行人和汽车司机注意,避免发生撞车事故。另外,夜晚还可把手电筒插入固定架内,通过手电筒进行照明,提高夜行骑车安全性。迷路时,可根据外壳顶部的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帮助使用者及时找到正确方向。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功能全面、应用广泛、结构合理、安全便利,具备照明功能,并可提供视觉警示作用,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中,主要包括外壳1以及撞针2,外壳为圆柱形壳体结构,顶面安装指南针3,外壁缠绕安装灯带4;底面纵向安装卡环5,在卡环下端水平安装筒状固定架6,在固定架内部安插固定手电筒7;手电筒7,包括手电筒主体、光罩体以及吸附结构,所述手电筒主体的一端设有灯座体,所述灯座体通过螺纹结构或套设结构与所述光罩体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光罩体为柔光罩或信号罩;固定架6,包括基座以及夹持头,夹持头可活动地组设于基座上;夹持头包括弹性件、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夹;被拉扯的弹性件可施加弹性力至第二固定夹,而所述弹性力使第二固定夹朝向第一固定夹移动,并使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夹持手持装置;卡环5,包括卡环上部和卡环下部,两者均呈截面为半圆形的片状体,两者通过联接机构固连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状,在卡环上部的外表面固定着一个分支接管,分支接管的内孔穿过卡环上部,且在分支接管的内端处设有一个密封圈;指南针3,包括盒体、盒盖和底座,在盒体的顶边轴连接盒盖,并在盒体与盒盖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扣;在盒体的内部固接指南针;在盒体的底端固接底座,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在其侧边设有拉门;在盒盖的表面固接带有开口的透明塑料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主要包括外壳(1)以及撞针(2),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圆柱形壳体结构,顶面安装指南针(3),外壁缠绕安装灯带(4);底面纵向安装卡环(5),在卡环(5)下端水平安装筒状固定架(6),在固定架(6)内部安插固定手电筒(7);手电筒(7),包括手电筒主体、光罩体以及吸附结构,所述手电筒主体的一端设有灯座体,所述灯座体通过螺纹结构或套设结构与所述光罩体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光罩体为柔光罩或信号罩;固定架(6),包括基座以及夹持头,夹持头可活动地组设于基座上;夹持头包括弹性件、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固定夹;被拉扯的弹性件可施加弹性力至第二固定夹,而所述弹性力使第二固定夹朝向第一固定夹移动,并使第一固定夹与第二固定夹夹持手持装置;卡环(5),包括卡环上部和卡环下部,两者均呈截面为半圆形的片状体,两者通过联接机构固连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状,在卡环上部的外表面固定着一个分支接管,分支接管的内孔穿过卡环上部,且在分支接管的内端处设有一个密封圈;指南针(3),包括盒体、盒盖和底座,在盒体的顶边轴连接盒盖,并在盒体与盒盖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扣;在盒体的内部固接指南针;在盒体的底端固接底座,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在其侧边设有拉门;在盒盖的表面固接带有开口的透明塑料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智能自行车车铃,主要包括外壳(1)以及撞针(2),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圆柱形壳体结构,顶面安装指南针(3),外壁缠绕安装灯带(4);底面纵向安装卡环(5),在卡环(5)下端水平安装筒状固定架(6),在固定架(6)内部安插固定手电筒(7);手电筒(7),包括手电筒主体、光罩体以及吸附结构,所述手电筒主体的一端设有灯座体,所述灯座体通过螺纹结构或套设结构与所述光罩体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光罩体为柔光罩或信号罩;固定架(6),包括基座以及夹持头,夹持头可活动地组设于基座上;夹持头包括弹性件、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昌琴瑶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