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23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外壳为圆柱形结构,外壳的上侧位置分布有螺纹,连接触点位于限位套环的中间位置,外壳的前侧端面上装配有控制开关,外壳的下侧位置安装有限位框,限位框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螺孔,逆变器、蓄电池以及电铃位于外壳的内部,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通过添加限位框以及固定块来实现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固定,配合限位框内壁中的防滑纹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固定的稳定性,其中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限位套环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太阳能光伏板损坏后进行更换,大大的降低了传统设备更换太阳能光伏板所需的成本。

A rechargeable b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
本专利技术创造是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属于自行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而车铃是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通过车铃发出声音提示,避免与行人或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目前,车铃主要由外壳和撞针两部分组成,只具备声音警示功能,但是传统的设备存在发出声响费时费力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外壳、控制开关、限位框、固定块、逆变器、蓄电池、电铃、限位套环以及连接触点,所述外壳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壳的上侧位置分布有螺纹,所述螺纹与限位套环装配在一起,所述限位套环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限位套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位于限位套环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的前侧端面上装配有控制开关,所述外壳的下侧位置安装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逆变器、蓄电池以及电铃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铃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铃位于外壳内部的底部位置,所述外壳底部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贯穿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控制开关位于蓄电池与电铃之间的连接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触点与连接线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线与逆变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中分布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是横截面呈正三角形的棱柱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壁位置分布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电铃安装在外壳内部开设贯穿孔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通过添加限位框以及固定块来实现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固定,配合限位框内壁中的防滑纹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创造固定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进而通过电铃发出声响,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自行车车铃通过手动拨动费时费力的问题,其中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限位套环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太阳能光伏板损坏后进行更换,大大的降低了传统设备更换太阳能光伏板所需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中限位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中太阳能光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光伏板、2-外壳、3-控制开关、4-限位框、5-固定块、6-逆变器、7-蓄电池、8-电铃、9-限位套环、10-连接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创造。请参阅图1-图3,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外壳2、控制开关3、限位框4、固定块5、逆变器6、蓄电池7、电铃8、限位套环9以及连接触点10,外壳2为圆柱形结构,外壳2的上侧位置分布有螺纹,螺纹与限位套环9装配在一起,限位套环9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触点10,连接触点10位于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外壳2的前侧端面上装配有控制开关3,外壳2的下侧位置安装有限位框4,限位框4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块5,通过添加限位框4以及固定块5来实现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固定,配合限位框4内壁中的防滑纹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创造固定的稳定性,固定块5上开设有固定螺孔,逆变器6、蓄电池7以及电铃8位于外壳2的内部,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逆变器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通过太阳能光伏板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进而通过电铃8发出声响,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自行车车铃通过手动拨动费时费力的问题,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电铃8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电铃8位于外壳2内部的底部位置,外壳2底部位置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贯穿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控制开关3位于蓄电池7与电铃8之间的连接线上,太阳能光伏板1通过限位套环9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太阳能光伏板1损坏后进行更换,大大的降低了传统设备更换太阳能光伏板1所需的成本。连接触点10与连接线连接在一起,连接线与逆变器6连接在一起,限位框4的内壁中分布有防滑纹,防滑纹是横截面呈正三角形的棱柱结构,外壳2的侧壁位置分布有防滑纹,电铃8安装在外壳2内部开设贯穿孔的位置。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专利技术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首先将限位套环9固定在自行车的车体上,然后通过螺栓固定,接下来将限位套环9固定在外壳2的上侧位置,即可进行使用,其中太阳能光伏板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进而通过电铃8发出声响,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自行车车铃通过手动拨动费时费力的问题,其中太阳能光伏板1通过限位套环9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在太阳能光伏板1损坏后进行更换,大大的降低了传统设备更换太阳能光伏板1所需的成本,另外限位框4以及固定块5来实现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固定,配合限位框4内壁中的防滑纹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创造固定的稳定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外壳(2)、控制开关(3)、限位框(4)、固定块(5)、逆变器(6)、蓄电池(7)、电铃(8)、限位套环(9)以及连接触点(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壳(2)的上侧位置分布有螺纹,所述螺纹与限位套环(9)装配在一起,所述限位套环(9)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所述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触点(10),所述连接触点(10)位于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2)的前侧端面上装配有控制开关(3),所述外壳(2)的下侧位置安装有限位框(4),所述限位框(4)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逆变器(6)、蓄电池(7)以及电铃(8)位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逆变器(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电铃(8)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电铃(8)位于外壳(2)内部的底部位置,所述外壳(2)底部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贯穿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控制开关(3)位于蓄电池(7)与电铃(8)之间的连接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式车铃铛,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外壳(2)、控制开关(3)、限位框(4)、固定块(5)、逆变器(6)、蓄电池(7)、电铃(8)、限位套环(9)以及连接触点(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外壳(2)的上侧位置分布有螺纹,所述螺纹与限位套环(9)装配在一起,所述限位套环(9)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所述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触点(10),所述连接触点(10)位于限位套环(9)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2)的前侧端面上装配有控制开关(3),所述外壳(2)的下侧位置安装有限位框(4),所述限位框(4)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逆变器(6)、蓄电池(7)以及电铃(8)位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的输出端与逆变器(6)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逆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代琛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