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群芬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5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的漏液板、设置在缸体底部和漏液板之间的升降杆组件;升降杆组件包括四根加厚中空管、四根丝杆和四个配合丝杆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加厚中空管底部,丝杆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位于缸体同一侧面的两个变向齿轮箱通过一同步传动杆连接,同步传动杆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同步传动杆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手摇柄,可拆卸手摇柄穿出缸体,位于缸体的外部。顺时针摇动手摇柄,漏液板上升,取出需用仪器;逆时针摇动手摇柄,漏液板下降,将余下仪器重新浸泡在碱液中。可以非常方便安全的从碱缸中取出需用的仪器,避免了传统碱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翻找仪器的问题。

A Kind of Alkali Cylinder for Easy Removal of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lkali cylind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aking out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a cylinder body, a leak plate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a lifting rod assembly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leak plate; the lifting rod assembly comprises four thickened hollow tubes, four screw rods and four screw nuts matching the screw rod, the screw nu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ickened hollow tube, and a variable direction gear box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crew rod. Two variable direction gearboxes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ylinder block are connected by a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rod. The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two parallel rods. One end of the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emovable hand handle, which pierces through the cylinder block and is located outside the cylinder block. Shake the handle clockwise, the leak plate rises, take out the required instruments; shake the handle counter-clockwise, the leak plate drops, and re-immerse the remaining instruments in the alkali solution. It is very convenient and safe to remove the required instruments from the alkali cylinder, avoid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alkali cylinder needs to spend a lot of time looking for the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
本技术属于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
技术介绍
碱缸是一种用来盛放浓碱(如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与醇类溶剂(如乙醇)的混合溶液的容器,用来浸泡实验室用各种耐碱的仪器,从而达到对实验室仪器清洗的目的。传统的碱缸大都是一个耐碱箱子,需要清洗或消毒的耐碱仪器杂乱无章的置于碱缸中,对于急需要使用的耐碱仪器而言,需要在碱缸中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寻找,增加了寻找难度。尤其当碱缸内的浓碱以及醇类溶剂过多,又进一步增加了小型耐碱仪器的寻找难度。在翻找仪器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不小心造成碱液飞溅,如果溅到手上或脸上,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另外,因需花费较长时间寻找所用仪器而在敞开的碱缸旁对实验人员是有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可以非常方便安全的从碱缸中取出需用的仪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的漏液板、设置在缸体底部和漏液板之间的升降杆组件;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四根加厚中空管、四根丝杆和四个配合丝杆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加厚中空管底部,所述加厚中空管的长度与丝杆的长度相匹配,所述丝杆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位于所述缸体同一侧面的两个变向齿轮箱通过一同步传动杆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杆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同步传动杆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手摇柄,所述可拆卸手摇柄穿出缸体,位于所述缸体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变向齿轮箱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一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若干螺孔,所述缸体底部对应开设若干螺孔,所述连接底座与缸体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漏液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所述漏液孔的孔径是0.5-1.5cm。进一步的,所述变向齿轮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一对相互啮合的变向弧齿轮,两个变向弧齿轮分别为固定在同步传动杆上的第一弧齿轮和固定在丝杆上的第二弧齿轮。进一步的,所述同步传动杆为传动六角杆,所述传动六角杆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变向齿轮箱中第一弧齿轮的凹槽,所述可拆卸手摇柄上设有配合第一弧齿轮凹槽的外六角螺杆。进一步的,所述加厚中空管为加厚中空方管、加厚中空圆管或加厚中空三角形管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顶部开口上方的顶盖。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侧面底部设有排废液阀。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刹车机构。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在碱缸内增设漏液板,以及连接在漏液板和缸体底部之间的升降杆组件,采用变向齿轮箱把手摇柄上产生的动力变向后传递给丝杆转动作为升降动力,进而带动漏液板连同放置于漏液板上的实验仪器上下运动。顺时针摇动手摇柄,漏液板上升,取出需用仪器;逆时针摇动手摇柄,漏液板下降,将余下仪器重新浸泡在碱液中。可以非常方便安全的从碱缸中取出需用的仪器,避免了传统碱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翻找仪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碱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变向齿轮箱的结构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缸体,2、漏液板,21、漏液孔,3、升降杆组件,31、加厚中空管,32、丝杆,33、丝杆螺母,34、变向齿轮箱,341、箱体,342、第一弧齿轮,343、第二弧齿轮,35、同步传动杆,36、可拆卸手摇柄、361、外六角螺杆,37、连接杆,38、连接底座,4、顶盖,41、把手,5、排废液阀,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的漏液板2、设置在缸体1底部和漏液板2之间的升降杆组件3。升降杆组件3包括四根加厚中空管31、四根丝杆32和四个配合丝杆32的丝杆螺母33,丝杆螺母33固定在加厚中空管31底部,加厚中空管31的长度与丝杆32的长度相匹配,丝杆32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34,位于缸体1同一侧面的两个变向齿轮箱34通过一同步传动杆35连接,同步传动杆35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同步传动杆35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手摇柄36,可拆卸手摇柄36穿出缸体1,位于缸体1的外部。变向齿轮箱34底部设有连接杆37,连接杆37底部设有一连接底座38,连接底座38上设有若干螺孔,缸体1底部对应开设若干螺孔,连接底38座与缸体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漏液板2与加厚中空管31的顶部焊接。漏液板2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21,漏液孔21的孔径是0.5-1.5cm。实验仪器放置在漏液板2上,为了防止仪器从漏液板2上掉落,漏液板2与缸体1的侧面之间距离小于0.5cm。如图2所示,变向齿轮箱34包括箱体341、设置在箱体341内的一对相互啮合的变向弧齿轮,两个变向弧齿轮分别为固定在同步传动杆35上的第一弧齿轮342和固定在丝杆32上的第二弧齿轮343。同步传动杆35为传动六角杆,传动六角杆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变向齿轮箱34中第一弧齿轮342的凹槽,可拆卸手摇柄36上设有配合第一弧齿轮342凹槽的外六角螺杆361。加厚中空管31为加厚中空方管、加厚中空圆管或加厚中空三角形管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碱缸取出实验仪器的具体过程是:实验人员同时顺时针摇动升降机构的两个可拆卸手摇柄36,传动六角杆上的第一弧齿轮342传递动力给第二弧齿轮343,将可拆卸手摇柄36传递给传动六角杆的动力变向后传递给丝杆32转动,丝杆32转动时,由于丝杆螺母33固定在加厚中空管32底部,从而加厚中空管32会上升,此时加厚中空管32带动漏液板2上升,与此同时,碱液从漏液孔21中下漏,当漏液板2上放置的实验仪器露出碱液的液面时,实验人员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将需用仪器取出。实验人员逆时针转动时,同理,加厚中空管32会下降,此时加厚中空管32带动漏液板32下降,将剩余仪器继续浸泡在碱液中。缸体1顶部开口上方的顶盖4,浸泡仪器时,将顶盖4盖在缸体1上,以防碱缸内碱液挥发,不利于实验人员的健康。顶盖4上设有把手41,把手41上设有橡胶套,当需要取出仪器时,通过把手41可方便拿掉顶盖4。顶盖4上还可设有一透明观察窗(未在图中画出),当需要取出仪器时,摇动手摇柄,通过观察窗观察漏液板上的实验仪器是否露出液面,若仪器露出液面,此时实验人员再打开顶盖4取出仪器。盖上顶盖4,摇动手摇柄,通过观察窗观察剩余仪器是否完全浸泡到碱液中。整个过程,只有在取出仪器的时候才打开顶盖4,可避免溶剂挥发对实验人员健康带来的危害。缸体1侧面底部设有排废液阀5。使用碱液一段时间后,可打开排废液阀5,将碱液转移到废液回收桶中,再次关闭排废液阀5,向缸体1内倒入新碱液,可方便的实现碱液更换。缸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6,万向轮6带有刹车机构。通过在碱缸底部四角设置万向轮6,能够方便随时移动碱缸,同时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刹车机构可将万向轮6位置锁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的漏液板(2)、设置在缸体(1)底部和漏液板(2)之间的升降杆组件(3);所述升降杆组件(3)包括四根加厚中空管(31)、四根丝杆(32)和四个配合丝杆(32)的丝杆螺母(33),所述丝杆螺母(33)固定在加厚中空管(31)底部,所述加厚中空管(31)的长度与丝杆(32)的长度相匹配,所述丝杆(32)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34),位于所述缸体(1)同一侧面的两个变向齿轮箱(34)通过一同步传动杆(35)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杆(35)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同步传动杆(35)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手摇柄(36),所述可拆卸手摇柄(36)穿出缸体(1),位于所述缸体(1)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的漏液板(2)、设置在缸体(1)底部和漏液板(2)之间的升降杆组件(3);所述升降杆组件(3)包括四根加厚中空管(31)、四根丝杆(32)和四个配合丝杆(32)的丝杆螺母(33),所述丝杆螺母(33)固定在加厚中空管(31)底部,所述加厚中空管(31)的长度与丝杆(32)的长度相匹配,所述丝杆(32)底部设有变向齿轮箱(34),位于所述缸体(1)同一侧面的两个变向齿轮箱(34)通过一同步传动杆(35)连接,所述同步传动杆(35)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同步传动杆(35)的一端设有一可拆卸手摇柄(36),所述可拆卸手摇柄(36)穿出缸体(1),位于所述缸体(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齿轮箱(34)底部设有连接杆(37),所述连接杆(37)底部设有一连接底座(38),所述连接底座(38)上设有若干螺孔,所述缸体(1)底部对应开设若干螺孔,所述连接底座(38)与缸体(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出实验仪器的碱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板(2)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21),所述漏液孔(21)的孔径是0.5-1.5cm。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芬
申请(专利权)人:赵群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