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4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4
一种用于轮式车辆的悬架,该悬架包括板簧,板簧相对于车辆纵向延伸并且具有从板簧向下突出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凸耳在板簧的长度上彼此隔开,以限定位于它们之间的凹口。轴在板簧下方垂直地通过,以使轴的一部分设置在凹口中并夹在凸耳之间。凸耳可以与板簧一体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簧悬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轮式车辆的簧载质量的板簧悬架,并且涉及其中板簧具有从其延伸的凸耳以在凸耳之间夹持轴的悬架。
技术介绍
在现代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中,使用不同类型的弹簧以将主(簧载)车辆结构连接到车辆的车轮。除了螺旋弹簧之外,还使用板簧以及其他,最常见的是在刚性轴的情况下。这种板簧沿着车辆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总体具有例如以抛物线的方式向上凹的形状。除了由弹簧钢制成的板簧之外,有时也使用由例如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簧。可以使用单个弹簧或甚至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弹簧的弹簧总成。至少一个弹簧通常在中心区域通过夹持装置(例如通过弹簧夹)连接到待弹簧支撑的轴上。这种夹持装置使悬架的结构复杂化,由此装配和维护变得更加复杂和昂贵。此外,由于为此必须使用总体相对较重的金属部件,夹持装置的使用导致质量和/或重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注意夹持装置是簧下质量的一部分,其应该保持为尽可能低。此外,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板簧的情况下静态夹持力会导致损坏和/或蠕变。EP3006237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轮悬架的板簧,其具有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纵长弹簧体。弹簧体的中心区域具有凹部,例如狭槽。在组装状态下,带有凸起的盖部分接合在凹部中。可选地,由橡胶制成的另一中间部件可布置在盖部件和板簧之间。板簧经由盖部分例如通过弹簧夹夹持到轴上。EP0162189A1公开了一种悬架,其中板簧被夹在轴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的是,板簧在面向轴的一侧上具有一排横向肋,所述肋对应于构造在轴上的横向槽。通过横向槽和横向肋的配合,产生刚性连接。可选地,横向槽可以构造在单独制造的中间板上,该中间板通过螺栓与轴接合。US4,643,406A公开了一种具有板簧的悬架,该板簧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且被夹在轴上。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区域中的板簧具有钢板,钢板一方面粘结到板簧,另一方面粘结到橡胶垫。橡胶垫相应地接合在金属鞋的凹部中,金属鞋布置在板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金属鞋连接到轴上,而上金属鞋通过弹簧夹夹在下金属鞋上。在US4,801,129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板簧的夹持装置,其中板状的第一夹持元件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到轴上。板簧通过插入第一橡胶元件而抵靠该第一夹持元件定位。第二橡胶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邻接板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在板簧和橡胶元件上方拱起并且刚性接合在第一夹持元件中。通过在板簧的纵向方向上变化的轮廓,在板簧和橡胶元件之间以及在橡胶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之间提供刚性连接。US4,684,110A和US4,630,804A公开了类似的结构。US6,991,223B2公开了一种悬架,其中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板簧夹在两个夹持元件之间,这两个夹持元件相应地产生与轴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夹持元件布置在板簧在水平面内朝向一端逐渐变细并且在竖直平面内变宽的区域中。结果,产生一种楔形效应,所述楔形效应经由刚性连接防止板簧相对于轴纵向移动。US9,470,980B2公开了一种用于马达轴的板簧装置。这种装置具有板簧,尤其是横向板簧,其在端部具有用于附接到其他轴部件的接收器。接收器可以由例如金属构成,并且粘结到板簧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板簧和接收器的相应连接表面之间存在刚性连接。关于所公开的现有技术,轴与板簧的附接提供了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这尤其涉及质量和/或重量、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避免对板簧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应当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单独公开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以任何技术上有利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且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该描述尤其另外结合附图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并且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公开了用于车辆的悬架。车辆可以是机动车辆,例如货车或乘用机动车辆。然而,例如拖车的应用也是可行的。悬架总体适合用作尤其使用刚性轴的后悬架。悬架包括具有板部分的板簧,其中板簧将轴连接到车辆结构。板簧沿车辆纵轴(X轴线)延伸。“沿X轴线”的描述被限定为意味着,至少在无载荷状态下,板簧可以并非真正平行于X轴线。相反地,板簧总体例如以抛物线弹簧的方式(如车辆领域中众所周知的)稍微弯曲。此外,板簧的前端和后端不必设置在相对于车辆Z轴线相同的高度处。对车辆的X轴线(纵轴线)、Y轴线(横轴线)和Z轴线(竖直轴线)的所有引用在这种情况下和下文中与按预期安装的悬架的状态相关。总的来说,板簧用于与车辆结构相关的轴的弹性悬架。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结构”是关于车身、底盘和可选地相应车辆的副车架的总称,即通常形成簧载质量的部件。板部分是板簧的一部分,其中弹簧作用大体上基于其弹性或弹力偏转。最常见的是,用于车辆悬架应用的板部分具有大体平坦的横截面,其在Y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Z方向上的尺寸。通常,板部分至少在板簧的大部分长度上沿着X轴线延伸。通常,板部分一体地构造。关于板簧与车辆结构的附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提供了不同的可行方案。因此,板簧例如在其一端(通常在前端)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结构,并且在相对的端部(通常在后端)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连接臂。该连接臂(也可以表示为钩环)相应地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枢轴销平行于Y轴线延伸。这种结构大体上对应于Hotchkis悬架。然而,本专利技术明确不限于这种结构。以已知的方式,可以在板簧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支承孔,例如能够将橡胶-金属衬套压入其中的孔。相应的支承孔和/或布置在其中的衬套对应于轴螺栓的位置,由此提供可枢转和/或可旋转的连接。支承孔可以与板部分一体地构造,但它们也可以单独地制造并且通过刚性连接、非刚性连接和/或材料连接而连接到板部分。如本文所公开的,板簧包括凸耳,凸耳在总体沿车辆竖直轴线(Z轴线)的方向上从板簧突出,并且轴被接收在凸耳之间,并且在X轴线方向上刚性地定位或保持。因此,凸耳也可以表示为板部分上的突起。这些凸耳在X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以使轴能够刚性地接收在它们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设置至少两个凸耳,一个凸耳布置在轴的沿X轴线的前方,一个凸耳布置在轴的后方。也可以说通过两个凸耳沿X轴线夹持轴。通过这种刚性连接,在板簧和轴之间吸收在X轴线方向上作用的力,并且相对运动至少被最小化并且通常被阻止。术语“凸耳”在本文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仅表示相对于板簧在X方向上保持轴的功能。为了通过与轴的刚性连接实现其相对于板簧的定位安全性,凸耳自然地固定到板部分上。因此,在所公开的悬架中,至少在X轴线的方向上,不需要在轴和板簧之间为了吸收纵向方向上的力的附加的机械连接,主要在车辆的加速和减速/制动期间施加所述纵向力。因此,可以省去如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那样的用于将板簧夹持到轴上的附加部件或装置,或者任何附加的夹持部件/装置将受到幅度明显更小的力。因此,总体上省去了夹持装置,从而减小了悬架的重量。即使需要夹持装置,也可以将其构造得更轻,同时减少材料消耗。此外,通过消除夹持装置,减少了装配期间的工作量。这相应地有助于降低成本。凸耳还可以在装配期间用作定位辅助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板簧可以布置在轴下方。然而,优选地,板簧至少间接地定位在轴上,其中凸耳向下延伸。优选地,板簧定位成与轴直接接触,但是可选地,也可以在它们之间插入至少一个另外的元件。与板簧位于轴下方的布置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用于吸收当板簧由簧载车辆结构的重量加载时在轴和板簧之间产生的拉力的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在凸耳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包括:板簧,所述板簧相对于所述车辆纵向延伸并具有从所述板簧向下突出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凸耳在所述板簧的长度上彼此隔开以限定位于所述凸耳之间的凹口;以及轴,所述轴在所述板簧下方垂直通过,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凹口内并且夹在所述凸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DE 102017218795.6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包括:板簧,所述板簧相对于所述车辆纵向延伸并具有从所述板簧向下突出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凸耳在所述板簧的长度上彼此隔开以限定位于所述凸耳之间的凹口;以及轴,所述轴在所述板簧下方垂直通过,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凹口内并且夹在所述凸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其中设置在所述凸耳之间的所述板簧的中间部分被接收在向下延伸的凹部中,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轴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凹部具有沿着车辆竖直轴线向下减小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沿着所述车辆竖直轴线向下减小的宽度,以匹配所述凹部的所述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其中当所述车辆处于操作载荷时,所述轴无间隙地夹在所述凸耳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凸耳与所述板簧一体制造。7.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包括:板簧,所述板簧具有板部分和从所述板部分竖直突出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凸耳沿所述板簧彼此隔开以限定位于所述凸耳之间的空间;以及轴,所述轴垂直于所述板簧延伸,所述轴的一部分装配到所述空间内并夹在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其中所述板簧定位在所述轴上方,并且其中所述凸耳向下延伸以将所述轴夹在所述凸耳之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夫·辛茨恩保罗·赞德伯尔根托马斯·格哈德斯雷纳·苏施莱克丹尼尔·美因茨弗雷德里克·彼得·沃尔夫蒙海姆阿尔贝托·吉雷利·康索拉罗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