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99544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涉及生物科学和药物载体技术领域,该纳米颗粒包括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理化特性优良,生物相容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应用,该纳米颗粒应用于制备药剂,该药剂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和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还包括DMPE‑DTPA‑Gd磷脂衍生物。该纳米颗粒可用于制备药剂,该药剂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MRI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

A nanoparticle targeting multilevel lymph nodes in the whole body,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科学和药物载体
,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淋巴脉管系统,包括淋巴结和各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其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系统具有很强的通透性和运输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主要负责抗原物质的收集以及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包括促进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但是,在发生肿瘤转移时,由于上述特性使得淋巴结成为转移的肿瘤细胞最易聚集的组织之一。对不同时期带有转移灶的淋巴结进行可视化分析,不但是肿瘤分期,还是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不受成像深度限制等优势已经广泛用于肿瘤的检测,但是检测灵敏度较低。荧光成像由于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检测转移灶点或者前哨淋巴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的,但是穿透深度受限,单一荧光成像在肿瘤及转移灶点的检测中仍然具有很多的局限性。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也是一种常用的成像技术,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成像灵敏度,但是空间分辨率较低。根据目前的报道,粒径20-60nm左右最有利于纳米颗粒在淋巴脉管系统中迁移。然而,目前无论是在人体临床应用还是动物模型实验中,均缺乏皮下注射能够同时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腿弯淋巴结、尾根淋巴结、腰椎淋巴结、肾上腺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胸导管等)的纳米载体。同时,尚未发现能够可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造影剂的多模态纳米颗粒。因此,亟需一种有效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载体,且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提高淋巴系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MRI(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但单一模式MRI成像所产生的暗部造影有时无法跟机体的正常暗部进行区分。临床中有时需要用到荧光、CT和MRI三模态造影成像,甚至荧光、CT、PET和MRI四模态造影成像。因此,还需要一种有效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载体,且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PET造影剂、MRI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磷脂为DMPC、MHPC、DMPE、DSPE-PEG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学探针为水溶性光学探针或脂溶性光学探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溶性光学探针为ICG。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α螺旋多肽序列为FAEKFKEAVKDYFAKFWD或含有FAEKFKEAVKDYFAKFWD序列的多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理化特性优良,粒径均一,分散性好,无聚集现象;所用的原料为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这些原材料已各自用于临床或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纳米颗粒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和CT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用于合成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和CT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所述磷脂和碘油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A2,将步骤A1的混合液置于圆底烧瓶中,真空抽取混合液中的有机溶剂并干燥;A3,将步骤A2处理后的圆底烧瓶置于40℃至60℃水中水浴除去残留的有机溶剂;A4,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双蒸水并充入N2密封后进行涡旋处理制得水化后的纳米颗粒;A5,对水化后的纳米颗粒进行超声处理;A6,将超声处理后的纳米颗粒与溶解好的α-螺旋多肽及光学探针溶液混匀密封;A7,使用FPLC、透析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对步骤A6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纯化处理以获得最终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应用,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纳米颗粒应用于制备药剂,所述药剂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和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该纳米颗粒制备的药剂可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和PET造影剂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具有长距离、深层次的多级淋巴结靶向造影能力,适用于可视化检测机体浅表及深部的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另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PET造影剂、MRI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的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所述纳米颗粒还包括DMPE-DTPA-Gd磷脂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纳米颗粒不仅可携载CT造影剂、荧光物质和PET造影剂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还可携带MRI造影剂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具有更多样化的多级淋巴结靶向造影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另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应用,能够同时运载荧光物质、CT造影剂、PET造影剂、MRI造影剂中两种或多种的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实现对全身多级淋巴结的多模态造影成像分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纳米颗粒应用于制备药剂,所述药剂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MRI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该纳米颗粒制备的药剂,除可携载CT造影剂和荧光物质靶向多级淋巴结外,还可携带MRI造影剂靶向多级淋巴结。因此,该纳米颗粒可用于制备药剂,该药剂携带CT造影剂、荧光物质、MRI造影剂和PET造影剂中的两种或多种靶向多级淋巴结,具有更多样化的多级淋巴结靶向造影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应用中纳米颗粒的电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应用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检测纳米颗粒对多级淋巴结的靶向造影作用的CT成像和荧光成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原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双模态造影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用于CT/荧光、CT/MRI/荧光、CT/PET/荧光、CT/PET//MRI/荧光的多模态成像造影的纳米颗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磷脂、碘油、光学探针和α-螺旋多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DMPC、MHPC、DMPE、DSPE-PEG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针为水溶性光学探针或脂溶性光学探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光学探针为ICG。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α螺旋多肽序列为FAEKFKEAVKDYFAKFWD或含有FAEKFKEAVKDYFAKFWD序列的多肽。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靶向全身多级淋巴结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1,将所述磷脂和碘油溶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A2,将步骤A1的混合液置于圆底烧瓶中,真空抽取混合液中的有机溶剂并干燥;A3,将步骤A2处理后的圆底烧瓶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清铭张智红许国强钱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