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099375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用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2~9.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9.5重量份的棕榈油和0.5~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 10分钟;然后将搅拌罐中的温度升高至100℃~300℃,持续加热4~6小时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具有封闭害虫气门使其窒息死亡,及溶解害虫体壁,导致其脱水死亡的效果;同时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作用,有较好的润湿性、粘着性、扩展性和渗透性,适合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农用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行政法规的规范和执行,高毒农药已完全退出农药市场。随着国家实行农药标签二维码,农药生产厂家已完全不添加第三成分农药。随着环保治理、蔬菜水果有机零残留的要求,高效、环保、有机、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产品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新化合物的开发滞缓,病虫害的抗性越来越强,农民防治病虫害的成本越来越高,虫害不好防治已经成为目前植保领域里十分突出的问题。急需一种环保、有机、无毒、无残留、物理杀虫与永无抗性的防治技术。与此同时,还需要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用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现有农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杀灭害虫如白粉虱、红蜘蛛、蚜虫、梨木虱,同时又能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用药成本的农用增效助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2~9.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3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9.5重量份的棕榈油和0.5~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10分钟;然后将搅拌罐中的温度升高至100~300℃,持续加热4~6小时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上述将搅拌罐中的温度升高至15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在杀灭害虫中应用。所述害虫包括白粉虱、红蜘蛛、蚜虫或/和梨木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上述应用包括将所述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喷洒施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具有封闭害虫气门使其窒息死亡,及溶解害虫体壁,导致其脱水死亡的效果;同时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作用,有较好的润湿性、粘着性、扩展性和渗透性,适合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也可以作为飞防或超低溶量喷雾的专用增效助剂使用,另外,还具有不伤天敌、不伤作物、无毒无残留、环保安全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8重量份的棕榈油、0.5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80℃,持续加热5小时即可。实施例2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9重量份的棕榈油和1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50℃,持续加热5小时即可。实施例3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9.5重量份的棕榈油和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将温度升高至200℃,持续加热6小时即可。实施例4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该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由2重量份的棕榈油和0.5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00℃,持续加热4小时即可。实施例5本实施例用于说明不同重量份的棕榈油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功效不同将重量份配比分别为棕榈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5、7:3和9:1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功效进行对比试验,具体内容如下:试验时间:2018年6月20日下午5点试验地点:广西河池市河池镇红沙村沃柑基地试验对象:柑桔红蜘蛛天气情况:气温31度、多云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不同重量份配比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片叶子上有20头红蜘蛛(成螨和若螨)回访效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重量份配比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杀虫效果比较上述结果显示,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棕榈油的含量越高,杀虫效果越好。实施例6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在用于杀灭红蜘蛛的应用试验时间:2018年8月2日下午5点试验地点:广西富川县立新农场2队脐橙基地试验对象:柑桔红蜘蛛天气情况:气温35度、多云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片叶子上有25头红蜘蛛(成螨和若螨)回访效果:30分钟:死亡率65%24小时:死亡率80%48小时:死亡率98%。实施例7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在用于杀灭白粉虱的应用试验时间:2018年8月18日下午4点试验地点:广东省增城区三江镇桥头村蔬菜基地试验对象:茄子白粉虱天气情况:气温28度,晴天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片叶子白粉虱210头回访效果:5分钟:死亡率95%24小时:死亡率98%。实施例8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在用于杀灭豇豆蓟马的应用试验时间:2018年9月13日上午9点试验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崖城老朗村试验对象:豇豆/蓟马天气情况:气温36度,晴天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1)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朵花苞有蓟马12只回访效果:24小时:死亡率95%;(2)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1.8%甲维盐30ml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朵花苞有蓟马15只回访效果:24小时:死亡率99%。实施例9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在用于杀灭豆角红蜘蛛、蓟马的应用试验时间:2018年12月25日下午4点试验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崖城西元村试验对象:豆角/红蜘蛛、蓟马天气情况:气温28度,晴天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1)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甲维杀虫单50ml一壶水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叶有红蜘蛛7只、蓟马9只回访效果:24小时:死亡率96%;(2)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15ml兑水15公斤(稀释1000倍)+5%甲维盐50ml进行喷雾虫口基数:平均每叶有红蜘蛛7只、蓟马9只回访效果:24小时:死亡率99%。实施例10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将实施例2制备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经表面张力测定仪测定,表面张力为30达因/厘米,喷雾到果树、蔬菜、大田作物上,能有效粘附于叶片上,具有较好的润湿性、粘着性和扩展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2~9.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2~9.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棕榈油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棕榈油农用增效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2~9.5重量份的棕榈油和0.5~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同时加入到搅拌罐中,搅拌10分钟;然后将搅拌罐中的温度升高至100℃~300℃,持续加热5~6小时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棕榈油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美町植物营养免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