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27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3份、蒲公英3~5份、厚朴3~5份、栀子4~7份、黄根3~7份、菊花杆3~6份、黄连1~3份、冬凌草1~3份、润湿剂3~8份、粘结剂3~8份、崩解剂4~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0~15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1~10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合理搭配,优化配方,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农药可溶粒剂的助剂产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创新性采用植物源表面活性剂品种作为润湿剂,并加入了粘结剂和崩解剂,使得溶解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剂
,尤其涉及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
技术介绍
农药可溶粒剂不仅具有水分散粒剂的所有性能,而且具有入水后快速崩解和溶解的优异特点,是目前一种新兴起的安全环保的固体制剂,随着农药制剂技术不断发展,更多的可溶性粉剂和难溶于水的农药品种可以制成可溶粒剂,从而提高了农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和药效。助剂是是仅次于有效成分之外的农药可溶粒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润湿、崩解、分散和粘结等多重功效。随着农药可溶粒剂的快速发展,其专用助剂也需要向着高效低毒,环保安全等方面发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3份、蒲公英3~5份、厚朴3~5份、栀子4~7份、黄根3~7份、菊花杆3~6份、黄连1~3份、冬凌草1~3份、润湿剂3~8份、粘结剂3~8份、崩解剂4~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0~15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1~10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5~2.5份、蒲公英3.5~4.5份、厚朴3.5~4份、栀子4.5~6份、黄根3.5~6份、菊花杆3.5~6份、黄连1.5~3份、冬凌草1.5~3份、润湿剂3.5~6份、粘结剂3.5~8份、崩解剂4.5~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1~14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3~8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2份、蒲公英4份、厚朴4份、栀子5.5份、黄根5份、菊花杆4.5份、黄连2份、冬凌草2份、润湿剂5.5份、粘结剂5.5份、崩解剂5.5份、消泡剂4份、填料13份、2-乙烯基吡啶0.9份、去离子水5份,链转移剂0.6份、引发剂0.6份。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铵。优选的,所述链转移剂为甲酸钠或者巯基乙酸。优选的,助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将穿心莲、蒲公英、厚朴、栀子、黄根、菊花杆、黄连、冬凌草放入砂锅中,煎煮3次,第一次30-50min,第二次50-60min,第三次1-2h,合并3次煎煮的滤液,并浓缩干燥,得到抗菌物A;S2,将润湿剂、粘结剂、崩解剂、消泡剂、填料、2-乙烯基吡啶、去离子水,链转移剂和引发剂放入混合器中,在温度为35-40℃下,转速为500-600r/min,混合搅拌15-20min,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和抗菌物A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为0.90~0.93Mpa,脱水时间为1~2h;然后用氮气置换2~4次,出料,得到成品。优选的,所述S3中,将混合物B和抗菌物A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为0.92Mpa,脱水时间为1.5h;然后用氮气置换3次,出料,得到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创新性采用植物源表面活性剂品种作为润湿剂,并加入了粘结剂和崩解剂,使得溶解效率更高。(2)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合理搭配,优化配方,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农药可溶粒剂的助剂产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3)实现可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制剂产品质量稳定,便于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份、蒲公英3份、厚朴3份、栀子4份、黄根3份、菊花杆3份、黄连1份、冬凌草1~3份、润湿剂3份、粘结剂3份、崩解剂4份、消泡剂3份、填料10份、2-乙烯基吡啶0.8份、去离子水1份,链转移剂0.10份、引发剂0.10份。助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将穿心莲、蒲公英、厚朴、栀子、黄根、菊花杆、黄连、冬凌草放入砂锅中,煎煮3次,第一次30min,第二次50min,第三次1h,合并3次煎煮的滤液,并浓缩干燥,得到抗菌物A;S2,将润湿剂、粘结剂、崩解剂、消泡剂、填料、2-乙烯基吡啶、去离子水,链转移剂和引发剂放入混合器中,在温度为35℃下,转速为500r/min,混合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和抗菌物A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为0.90Mpa,脱水时间为1h;然后用氮气置换2次,出料,得到成品。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2份、蒲公英4份、厚朴4份、栀子5.5份、黄根5份、菊花杆4.5份、黄连2份、冬凌草2份、润湿剂5.5份、粘结剂5.5份、崩解剂5.5份、消泡剂4份、填料13份、2-乙烯基吡啶0.9份、去离子水5份,链转移剂0.6份、引发剂0.6份。助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将穿心莲、蒲公英、厚朴、栀子、黄根、菊花杆、黄连、冬凌草放入砂锅中,煎煮3次,第一次40min,第二次55min,第三次1.5h,合并3次煎煮的滤液,并浓缩干燥,得到抗菌物A;S2,将润湿剂、粘结剂、崩解剂、消泡剂、填料、2-乙烯基吡啶、去离子水,链转移剂和引发剂放入混合器中,在温度为37℃下,转速为550r/min,混合搅拌17min,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和抗菌物A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为0.92Mpa,脱水时间为1.5h;然后用氮气置换3次,出料,得到成品。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3份、蒲公英5份、厚朴5份、栀子7份、黄根7份、菊花杆6份、黄连3份、冬凌草3份、润湿剂8份、粘结剂8份、崩解剂7份、消泡剂5份、填料15份、2-乙烯基吡啶1份、去离子水10份,链转移剂1.5份、引发剂1.50份。助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将穿心莲、蒲公英、厚朴、栀子、黄根、菊花杆、黄连、冬凌草放入砂锅中,煎煮3次,第一次50min,第二次60min,第三次2h,合并3次煎煮的滤液,并浓缩干燥,得到抗菌物A;S2,将润湿剂、粘结剂、崩解剂、消泡剂、填料、2-乙烯基吡啶、去离子水,链转移剂和引发剂放入混合器中,在温度为40℃下,转速为600r/min,混合搅拌20min,得到混合物B;S3,将混合物B和抗菌物A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为0.93Mpa,脱水时间为2h;然后用氮气置换4次,出料,得到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创新性采用植物源表面活性剂品种作为润湿剂,并加入了粘结剂和崩解剂,使得溶解效率更高。(2)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合理搭配,优化配方,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农药可溶粒剂的助剂产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3)实现可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制剂产品质量稳定,便于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3份、蒲公英3~5份、厚朴3~5份、栀子4~7份、黄根3~7份、菊花杆3~6份、黄连1~3份、冬凌草1~3份、润湿剂3~8份、粘结剂3~8份、崩解剂4~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0~15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1~10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3份、蒲公英3~5份、厚朴3~5份、栀子4~7份、黄根3~7份、菊花杆3~6份、黄连1~3份、冬凌草1~3份、润湿剂3~8份、粘结剂3~8份、崩解剂4~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0~15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1~10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1.5~2.5份、蒲公英3.5~4.5份、厚朴3.5~4份、栀子4.5~6份、黄根3.5~6份、菊花杆3.5~6份、黄连1.5~3份、冬凌草1.5~3份、润湿剂3.5~6份、粘结剂3.5~8份、崩解剂4.5~7份、消泡剂3~5份、填料11~14份、2-乙烯基吡啶0.8~1份、去离子水3~8份,链转移剂0.10~1.5份、引发剂0.10~1.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可溶粒剂专用高效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心莲2份、蒲公英4份、厚朴4份、栀子5.5份、黄根5份、菊花杆4.5份、黄连2份、冬凌草2份、润湿剂5.5份、粘结剂5.5份、崩解剂5.5份、消泡剂4份、填料13份、2-乙烯基吡啶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理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翼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