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显示屏技术

技术编号:209914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显示屏,光学膜采用了核孔膜,利用核孔膜的微孔来增加散射增大视角,提高图像显示的清晰度。并且特别的是,由于采用核孔膜,在光源亮度太高或者背景光与屏幕中心亮度相差较大时,屏幕不会产生炫光,不会刺眼,极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广视角膜的制备方法不同,避免采用打磨或喷砂方式,以及避免采用酸腐蚀玻璃表面造成的光学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相对于传统在玻璃表面喷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高工艺和高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Optical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scree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screen. The optical film adopts a nuclear pore film, and uses the micropore of the nuclear pore film to increase the scattering angle and improve the clarity of the image display. In particular, because of the use of nuclear pore film, when the brightness of the light source is too high or the bright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ckground light and the center of the screen is large, the screen will not produce dazzling light, will not dazzle, greatly improve the comfort of use, and has great commercial value. Furthermo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optical fil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wide-angle-of-view film, avoiding grinding or sandblasting, and avoiding the problems of poor optical quality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acid corrosion of glass surface.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 cost of spraying silica nanoparticles on glass surfac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higher. Simpl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薄膜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及其应用、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显示屏。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器,一般从正面观看比较清晰,然而,从侧面观看,画面亮度。饱和度和清晰度都降低。这就是显示器的视角较小的原因。此外,当光源亮度太高或者背景光与屏幕中心亮度相差较大时,会产生炫光,比如夜晚在不开灯看电视或手机时,就会产生炫光,导致看不清表面内容,感觉很刺眼,这地视力有很大影响。广视角膜可以提高显示器画面的可视角度,使得色彩更加颜色饱和。同时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画面清晰度。然而,长时间观看仍然会导致刺眼的问题出现。此外,传统广视角膜的制备有三种:第一种,采用打磨或喷砂。通过机械方法使得膜表面凹凸不平,这种方法造成膜光学品质得不到保证。二是酸腐蚀,利用氢氟酸腐蚀玻璃表面,使其表面凹凸不平。但是氢氟酸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并且制备工艺条件要求苛刻。第三种是在玻璃表面喷涂一层凹凸不同的薄膜。比如,在玻璃表面喷涂二氧化硅的纳米颗粒。但是这种方法对喷涂制备工艺的要求很高,使得制造成本增加,仍然不适合商业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光学膜,其能够扩大视角,还能够作为屏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其至少包括一层核孔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广视角膜还包括第一树脂材料层;第一树脂材料层与核孔膜堆叠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广视角膜还包括第三树脂材料层;核孔膜夹设在第一树脂材料层和第二树脂材料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树脂材料层表面还具有硬化涂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树脂材料层与核孔膜相背离的表面还具有粘性胶体层,粘性胶体层表面具有离型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电子设备中具有发光器件,显示屏具有内屏和外屏,外屏暴露在空气中,内屏接收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所述内屏表面覆盖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中的核孔膜背离所述内屏表面暴露设置,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最先直接地照射到所述核孔膜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光学膜作为广视角膜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的应用,其中,剥离所述离型膜,通过粘性胶体层将所述光学膜贴合在所述显示屏的内屏表面,将所述光学膜中的核孔膜背离所述内屏表面暴露设置,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最先直接地照射到所述核孔膜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光学膜作为屏保的应用,其包括,将离型膜去除,通过粘性胶体层将所述光学膜贴合在所需保护的屏幕表面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采用重离子辐照一原始薄膜,在原始薄膜上形成潜径迹;步骤02:蚀刻潜径迹,形成微孔,从而形成核孔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2之后还包括:步骤03:在核孔膜的一表面涂覆第一固态胶体层;此时,第一固态胶体层不产生粘合;步骤04:在第一固态胶体层上涂覆第一树脂材料层;步骤05:对完成步骤04的结构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固态胶体层变为熔融状态的第一胶体层;步骤06:冷却完成步骤05的结构,熔融状态的第一胶体层发生固化,将第一树脂材料层粘合在核孔膜的一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06之后,还包括:步骤061:在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层背离所述核孔膜的一面形成粘性胶体层;步骤062:在所述粘性胶体层表面粘合上形成离型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6之后还包括:步骤07:在核孔膜的另一表面涂覆第二固态胶体层;此时,第二固态胶体层不产生粘合;步骤08:在第二固态胶体层上涂覆第二树脂材料层;步骤09:对完成步骤08的结构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固态胶体层变为熔融状态的第二胶体层;步骤10:冷却完成步骤09的结构,熔融状态的第二胶体层发生固化,将第二树脂材料层粘合在核孔膜的另一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之后还包括:步骤11:在所述第二树脂材料层表面形成一硬化涂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之后,还包括:步骤1101:在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层背离所述核孔膜的一面形成粘性胶体层;步骤1102:在所述粘性胶体层表面粘合上形成离型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态胶体层的材料为热熔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态胶体层的材料为热熔胶。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采用了核孔膜,利用核孔膜的微孔来增加散射增大视角,提高图像显示的清晰度。并且特别的是,由于采用核孔膜,在光源亮度太高或者背景光与屏幕中心亮度相差较大时,屏幕不会产生炫光,不会刺眼,极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广视角膜的制备方法不同,避免采用打磨或喷砂方式,以及避免采用酸腐蚀玻璃表面造成的光学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同时,相对于传统在玻璃表面喷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高工艺和高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的广视角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广视角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的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中的屏幕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屏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下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且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达到辅助说明本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可以作为广视角膜而得到广泛应用。以下以广视角膜来称本实施例一种的光学膜,但这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中,广视角膜至少包括一层核孔膜01和树脂材料层02。树脂材料层02与核孔膜01堆叠设置。此外,为了使用方便,还可以在树脂材料层02与核孔膜01相背离的表面设置粘性胶体层03,在粘性胶体层03表面形成有离型膜00。在使用时,只要将离型膜00剥离,通过粘性胶体层03将树脂材料层02粘合在显示屏的内屏即可。这里,对广视角膜所应用的显示屏做一简要描述。其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电子设备中具有发光器件,显示屏具有内屏和外屏,外屏暴露在空气中,内屏接收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内屏表面覆盖有本实施例一的广视角膜;广视角膜中的核孔膜01背离内屏表面暴露设置,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最先直接地照射到核孔膜01上。具体的,剥离离型膜00,通过粘性胶体层03将光学膜贴合在显示屏的内屏表面。图1中的箭头表示发光器件发出光束进入核孔膜的方向。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一种的广视角膜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采用重离子辐照一原始薄膜,在原始薄膜上形成潜径迹;步骤S02:蚀刻潜径迹,形成微孔,从而形成核孔膜。然后,步骤S02之后还可以继续包括:步骤S03:在核孔膜的一表面涂覆固态胶体层;此时,固态胶体层不产生粘合;步骤S04:在固态胶体层上涂覆树脂材料层;步骤S05:对完成步骤S04的结构进行加热,固态胶体层变为熔融状态的胶体层;步骤S06:冷却完成步骤S05的结构,熔融状态的胶体层发生固化,将树脂材料层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核孔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核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视角膜还包括第一树脂材料层;第一树脂材料层与核孔膜堆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视角膜还包括第三树脂材料层;核孔膜夹设在第一树脂材料层和第二树脂材料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树脂材料层表面还具有硬化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树脂材料层与核孔膜相背离的表面还具有粘性胶体层,粘性胶体层表面具有离型膜。6.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电子设备中具有发光器件,显示屏具有内屏和外屏,外屏暴露在空气中,内屏接收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表面覆盖有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中的核孔膜背离所述内屏表面暴露设置,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最先直接地照射到所述核孔膜上。7.一种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或2时的所述光学膜作为广视角膜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剥离所述离型膜,通过粘性胶体层将所述光学膜贴合在所述显示屏的内屏表面,将所述光学膜中的核孔膜背离所述内屏表面暴露设置,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束最先直接地照射到所述核孔膜上。8.一种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3或4时的所述光学膜作为屏保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离型膜去除,通过粘性胶体层将所述光学膜贴合在所需保护的屏幕表面上。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采用重离子辐照一原始薄膜,在原始薄膜上形成潜径迹;步骤02:蚀刻潜径迹,形成微孔,从而形成核孔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02之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吕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谷奇核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