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03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阀孔中转动设置阀轴,阀轴置于阀体内腔中的轴上设置阀板,阀板两端的密封结构与阀体内腔的阀座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环、密封环垫片,其中第一密封环设置于阀座上形成的槽体中,第一密封环外端伸出槽体外端,密封环垫片固定于阀板上靠近第一密封环一侧表面,阀板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锁紧螺母,密封调整螺栓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连接,密封调整螺栓的螺栓端部顶紧于密封环垫片上。该蝶阀密封可靠,有效降低泄漏量。

Low Leakage Low Load Butterfl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alves, and relates to a low leakage and low load butterfly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 rotating setting valve shaft in the valve hole of the valve body, a valve plate arranged on the axis of the valve shaft placed in the valve body cavity, a sealing structure at both ends of the valve plate and a seating dynamic sealing coordination of the valve body cavity; the seal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sealing ring and a sealing ring gasket, in which the first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seat. In the groove body formed above,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sealing ring extends out the outer end of the groove, the sealing ring gasket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valve plate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sealing ring, and the locking nut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valve plate. The sealing adjustment bo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nut thread, and the bolt end of the sealing adjustment bolt is tightened on the sealing ring gasket. The butterfly valve is reliable in sealing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泄露低负载蝶阀
本技术属于阀
,涉及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
技术介绍
低负载蝶阀按其结构分为开放型和后座型二种,开放型为无阀座结构,因此泄漏量较大,后座型是在开放型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阀座,阀板与阀座属硬密封结构,其泄漏量较开放型结构有所改善,因阀体阀板采用钢板焊接结构,精度控制较差,故泄漏量还是较大,对能源损耗以及环境污染还是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该蝶阀密封可靠,有效降低泄漏量。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的阀孔中转动设置阀轴,阀轴置于阀体内腔中的轴上设置阀板,阀板两端的密封结构与阀体内腔的阀座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环、密封环垫片,其中第一密封环设置于阀座上形成的槽体中,第一密封环外端伸出槽体外端,密封环垫片固定于阀板上靠近第一密封环一侧表面,阀板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锁紧螺母,密封调整螺栓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连接,密封调整螺栓的螺栓端部顶紧于密封环垫片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对应于轴孔处设置有调料座,阀轴贯穿填料座设置,阀轴上靠近填料座处设置两道第二密封环,阀轴表面与填料座内孔之间形成环形方向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板端部靠近阀座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凹面、第二凹面,密封环垫片紧固连接于第一凹面上,密封环垫片与第二凹面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上的槽体为燕尾槽,第一密封环的宽度较大一端贴合与燕尾槽的底面,第一密封环的宽度较小一端伸出燕尾槽。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低泄露低负载蝶阀主要适用于对低压介质的流量、压力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重量轻等特点,通常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站和轻工等行业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阀体阀板采用钢板焊接结构,阀部分按其结构为特殊后座型结构,提高阀门的泄露等级,具有构造简单,结构轻巧,适用于低压状态的空气或其它气体的流量、压力控制,也适用于高温状态气体。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低负载阀门开放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低负载阀门后座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M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填料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N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6中,包括阀座1、阀板2、第一凹面2-1、第二凹面2-2、密封调整螺栓3、锁紧螺母4、密封环垫片5、第一密封环6、第二密封环7、阀轴8、环形方向间隙9、填料座10、阀体11等。如图1~6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包括阀体11,阀体11的阀孔中转动设置阀轴8,阀轴8置于阀体11内腔中的轴上设置阀板2,阀板2两端的密封结构与阀体11内腔的阀座1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环6、密封环垫片5,其中第一密封环6设置于阀座1上形成的槽体中,第一密封环6外端伸出槽体外端,密封环垫片5固定于阀板2上靠近第一密封环6一侧表面,阀板2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锁紧螺母4,密封调整螺栓3与锁紧螺母4螺纹配合连接,密封调整螺栓3的螺栓端部顶紧于密封环垫片5上。阀体11上对应于轴孔处设置有调料座10,阀轴8贯穿填料座10设置,阀轴8上靠近填料座10处设置两道第二密封环7,阀轴8表面与填料座10内孔之间形成环形方向间隙9。阀板2端部靠近阀座1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凹面2-1、第二凹面2-2,密封环垫片5紧固连接于第一凹面2-1上,密封环垫片5与第二凹面2-2之间具有间隙。阀座1上的槽体为燕尾槽,第一密封环6的宽度较大一端贴合与燕尾槽的底面,第一密封环6的宽度较小一端伸出燕尾槽。本技术产品针对传统蝶阀采用硬密封结构、无密封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实现本技术产品的软密封结构,产品在工作时,可以有效降低泄漏量,产品的口径为DN100~DN2200,公称压力等级:ANSI150#,工作温度范围为5℃~540℃,泄漏量等级达到ANSIClass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1),阀体(11)的阀孔中转动设置阀轴(8),阀轴(8)置于阀体(11)内腔中的轴上设置阀板(2),阀板(2)两端的密封结构与阀体(11)内腔的阀座(1)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环(6)、密封环垫片(5),其中第一密封环(6)设置于阀座(1)上形成的槽体中,第一密封环(6)外端伸出槽体外端,密封环垫片(5)固定于阀板(2)上靠近第一密封环(6)一侧表面,阀板(2)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锁紧螺母(4),密封调整螺栓(3)与锁紧螺母(4)螺纹配合连接,密封调整螺栓(3)的螺栓端部顶紧于密封环垫片(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1),阀体(11)的阀孔中转动设置阀轴(8),阀轴(8)置于阀体(11)内腔中的轴上设置阀板(2),阀板(2)两端的密封结构与阀体(11)内腔的阀座(1)动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环(6)、密封环垫片(5),其中第一密封环(6)设置于阀座(1)上形成的槽体中,第一密封环(6)外端伸出槽体外端,密封环垫片(5)固定于阀板(2)上靠近第一密封环(6)一侧表面,阀板(2)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锁紧螺母(4),密封调整螺栓(3)与锁紧螺母(4)螺纹配合连接,密封调整螺栓(3)的螺栓端部顶紧于密封环垫片(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泄露低负载蝶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邢建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卓尔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