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杆提升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87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抱杆提升架,该抱杆提升架分为多节、通过位于最下方的底座承载,每节均具有主材,每节主材上均设有开口侧,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节的开口侧设有翻门,其他节的开口侧安装有封门;第一节下端的一侧与底座铰接,另一侧在扳立后与底座相连,翻门的一端与第一节相连,内侧在第一节扳立后抱杆提升时与第一节连接;从第二节开始的各节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节连接,每节的主材内均安装有挂有滑轮的提升吊耳,滑轮上缠绕有提升绳,提升绳的一端连接有吊钩,另一端由绞磨牵引;在第一节上方的任意一节的主材上安装有用于翻立翻门的翻立转向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洁,效率高,节省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地形复杂山区抱杆组立的诸多问题。

A kind of pole-holding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lding pole lifting frame, which is divided into multiple sections and is loaded through the bottom base, each section has a main material, each section has an opening side, the opening side of the lowest section has a turning door, and the opening side of the other sections has a sealing door;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section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other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fter being pulled up. One end of the turning do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inn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ction when the holding rod is lifted after the first section is pulled up;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each section from the second section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sections respectively, and the lifting lugs with pulleys are installed in the main material of each section, and the lifting rope is wound around the pulley, one end of the lifting rope is connected with a hook, and the other end is pulled by a winch; any part above the first section is pulled by a winch. The main material of the section is equipped with an overturning steering pulley for overturning doo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labor saving, and effectively solves many problems of holding poles in complex terrain mountainous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杆提升架
本技术属于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抱杆提升架。
技术介绍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铁塔多数采用900mm×900mm、长45米的抱杆进行组立,由于该抱杆较笨重,重达5吨,本身组立就是难题。目前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A字抱杆和滑轮组进行扳立;二是使用汽车吊组立。但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绝大多数位于山区,一些地形汽车吊无法接近,A字抱杆无法整体扳立,使用正装方式存在安全危险。由于特高压铁塔跟开较大,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只能采取倒装或部分扳立与倒装结合的方式。目前,抱杆的提升没有专门的设备,主要是利用吊车或其他吊具来组立,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不便于停放其他大型设备,只能靠人力组立抱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组立抱杆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杆提升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抱杆提升架分为多节、通过位于最下方的底座承载,每节均具有作为框架的主材,每节的所述主材上均设有开口侧,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节的开口侧设有翻门,其他节的开口侧安装有封门;所述第一节下端的一侧与底座铰接,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翻门的一端与第一节相连,内侧在所述第一节扳立后抱杆提升时与该第一节连接,待放入的抱杆安装在所述翻门上,通过该翻门的翻立放入已扳立的提升架中;从第二节开始的各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节连接,每节的主材内均安装有挂有滑轮的提升吊耳,所述滑轮上缠绕有提升绳,该提升绳的一端连接有吊钩,另一端由绞磨牵引,所述绞磨通过提升绳及吊钩向上提升已装入的抱杆;在第一节上方的任意一节的主材上安装有用于翻立所述翻门的翻立转向滑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U型板、扳立转轴支撑耳、底座转向滑轮、第一节固定吊耳及U型板封口,该U型板封口安装在U型板的开口端,所述U型板上分别安装有扳立转轴支撑耳、底座转向滑轮及第一节固定吊耳,所述第一节下端的一侧与该扳立转轴支撑耳铰接,所述扳立转轴支撑耳在第一节扳立过程中作为旋转的支撑点,所述第一节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该第一节固定吊耳固接;所述提升绳的另一端由底座转向滑轮绕过与绞磨相连;所述U型板的四角分别设有拉线吊耳,每个拉线吊耳均通过打底座拉线固定底座;所述翻门包括翻门转轴、抱杆托架、轴承、扳立吊耳、翻转吊耳及机体框架,该机体框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节转动连接的翻门转轴,另一端分别设有扳立吊耳及翻转吊耳;所述抱杆托架安装在机体框架朝向提升架的一侧,该抱杆托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轴承;所述抱杆托架为相互平行的两根,之间的间距大于待放入的抱杆宽度,两根抱杆托架均由角钢制成,直角边相对,每根所述抱杆托架竖直方向的直角边上均开有多个孔,该竖直方向的直角边外表面上,对应每个孔的位置均焊接有加强板,所述轴承的悬臂轴由该孔及加强板穿过;所述抱杆提升架的各节主材的端面均为“U”型,该“U”型的开口即为所述开口侧,所述“U”型的三面上均设有辅材;所述主材及辅材均由角钢焊接而成,该辅材为倾斜设置,位于奇数的各节辅材的倾斜方向与位于偶数的各节辅材的倾斜方向相反;除第一节以外的各节所述主材的“U”型开口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翻门或封门的螺栓连接板;各节所述主材顶端的“U”型四角外侧均设有提升架拉线吊耳;所述抱杆提升架的各节主材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各节抱杆及作为提升轨道的V型轮;所述吊钩的上端开有与提升绳一端连接的耳孔,下端内表面沿宽度方向均布有多个抓钩;所述第一节的上端设有与第二节连接的第一节顶部连接板,下端的一侧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底座铰接的扳立焊接板,下端的另一侧主材为带孔角钢、用于在扳立后与所述底座固接,在所述带孔角钢的外侧设有用于与翻门铰接的翻门转轴支撑耳。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在组立过程中只需要牵引绞磨配合牵引或提升即可,不需要其他任何辅助设备,操作简洁,效率高,节省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地形复杂山区抱杆组立的诸多问题。2.本技术操作简洁,效率高,节省劳动力。3.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地形复杂山区抱杆组立的诸多问题。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翻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中第二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B为本技术中第二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节封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三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三节封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吊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扳立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抱杆提升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抱杆翻立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节及以上部分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为底座,101为U型板,102为拉线吊耳,103为扳立转轴支撑耳,104为底座转向滑轮,105为第一节固定吊耳,106为U型板封口;2为抱杆标准节,201为扳立焊接板,202为带孔角钢,203为翻门转轴支撑耳,204为螺栓连接板,205为主材,206为辅材,207为第一节顶部连接板,208为V型轮;3为翻门,301为翻门转轴,302为抱杆托架,303为加强板,304为轴承,305为扳立吊耳,306为翻转吊耳,307为机体框架;4为抱杆;5为第二节,501为翻立转向滑轮,502为第二节底部连接板,503为提升吊耳,504为第二节顶部连接板,505为提升架拉线吊耳;6为第二节封门,601为竖置角钢,602为横置角钢,603为斜置角钢;7为第三节,8为第三节封门;9为吊钩,901为耳孔,902为抓钩;10为第四节,11为底座拉线,12为扳立拉线,13为提升绳,14为翻立绳,15为拖绳,16为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抱杆提升架分为多节、通过位于最下方的底座1承载,每节均具有作为框架的主材205,每节的主材205上均设有开口侧,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节2的开口侧设有翻门3,其他节的开口侧安装有封门。第一节2下端的一侧与底座1铰接,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底座1相连,翻门3的一端与第一节相连,内侧在第一节扳立后抱杆提升时与该第一节2连接,待放入的抱杆安装在翻门3上,通过该翻门3的翻立放入已扳立的提升架中。从第二节开始的各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节连接,每节的主材205内均安装有挂有滑轮的提升吊耳503,滑轮上缠绕有提升绳13,该提升绳13的一端连接有吊钩9,另一端由绞磨牵引,绞磨通过提升绳13及吊钩9向上提升已装入的抱杆。在第一节上方的任意一节的主材205上安装有用于翻立翻门3的翻立转向滑轮501。本技术的抱杆提升架的各节主材205的端面均为“U”型,该“U”型的开口即为开口侧,“U”型的三面上均设有辅材206。主材205及辅材206均由角钢焊接而成,该辅材206为倾斜设置,位于奇数的各节辅材206的倾斜方向与位于偶数的各节辅材206的倾斜方向相反。除第一节2以外的各节主材205的“U”型开口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翻门3或封门的螺栓连接板204。各节主材205顶端的“U”型四角外侧均设有提升架拉线吊耳505。本技术的抱杆提升架的各节主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杆提升架,其特征在于:该抱杆提升架分为多节、通过位于最下方的底座(1)承载,每节均具有作为框架的主材(205),每节的所述主材(205)上均设有开口侧,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节(2)的开口侧设有翻门(3),其他节的开口侧安装有封门;所述第一节(2)下端的一侧与底座(1)铰接,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所述底座(1)相连,所述翻门(3)的一端与第一节相连,内侧在所述第一节扳立后抱杆提升时与该第一节(2)连接,待放入的抱杆安装在所述翻门(3)上,通过该翻门(3)的翻立放入已扳立的提升架中;从第二节开始的各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节连接,每节的主材(205)内均安装有挂有滑轮的提升吊耳(503),所述滑轮上缠绕有提升绳(13),该提升绳(13)的一端连接有吊钩(9),另一端由绞磨牵引,所述绞磨通过提升绳(13)及吊钩(9)向上提升已装入的抱杆;在第一节上方的任意一节的主材(205)上安装有用于翻立所述翻门(3)的翻立转向滑轮(5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杆提升架,其特征在于:该抱杆提升架分为多节、通过位于最下方的底座(1)承载,每节均具有作为框架的主材(205),每节的所述主材(205)上均设有开口侧,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节(2)的开口侧设有翻门(3),其他节的开口侧安装有封门;所述第一节(2)下端的一侧与底座(1)铰接,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所述底座(1)相连,所述翻门(3)的一端与第一节相连,内侧在所述第一节扳立后抱杆提升时与该第一节(2)连接,待放入的抱杆安装在所述翻门(3)上,通过该翻门(3)的翻立放入已扳立的提升架中;从第二节开始的各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邻节连接,每节的主材(205)内均安装有挂有滑轮的提升吊耳(503),所述滑轮上缠绕有提升绳(13),该提升绳(13)的一端连接有吊钩(9),另一端由绞磨牵引,所述绞磨通过提升绳(13)及吊钩(9)向上提升已装入的抱杆;在第一节上方的任意一节的主材(205)上安装有用于翻立所述翻门(3)的翻立转向滑轮(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U型板(101)、扳立转轴支撑耳(103)、底座转向滑轮(104)、第一节固定吊耳(105)及U型板封口(106),该U型板封口(106)安装在U型板(101)的开口端,所述U型板(101)上分别安装有扳立转轴支撑耳(103)、底座转向滑轮(104)及第一节固定吊耳(105),所述第一节(2)下端的一侧与该扳立转轴支撑耳(103)铰接,所述扳立转轴支撑耳(103)在第一节(2)扳立过程中作为旋转的支撑点,所述第一节(2)下端的另一侧在扳立后与该第一节固定吊耳(105)固接;所述提升绳(13)的另一端由底座转向滑轮(104)绕过与绞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杆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01)的四角分别设有拉线吊耳(102),每个拉线吊耳(102)均通过打底座拉线(11)固定底座(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门(3)包括翻门转轴(301)、抱杆托架(302)、轴承(304)、扳立吊耳(305)、翻转吊耳(306)及机体框架(307),该机体框架(307)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刘艳梅张海廷刘涛刘利平许志勇白坤王德友金鑫李春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