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77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涉及雨水收集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雨水收集池清理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蓄水池内设置有与蓄水池的内圆周侧壁相抵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通孔内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安装环槽卡嵌配合的环形卡板;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节约水资源、方便清理蓄水池的目的。

A Rainwater Coll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water collect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nwater collecting equipment,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ce in cleaning existing rainwater collecting pools.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an installation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torage pool,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tial side wall of the storage pool.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r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inserted with a fixing rod, and the fix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clamp plate matched with the fixing ring groove clamp,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rush.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purposes of saving water resources and cleaning water storage pools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也是制约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一个较为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的1/4。水资源短缺加上水污染严重构成了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而我国夏季南涝北旱,在南方大量雨水顺着污水沟排走,也就是大量水资源被白白浪费。雨水收集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有公开号为CN1063683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它包括一个蓄水池,在蓄水池的底部铺设有若干条波纹管,在蓄水池的其中一侧边位置处设置一个坑井,波纹管连接至坑井内,在坑井内设置有潜水泵,在蓄水池的底部铺设一层珍珠岩,珍珠岩覆盖波纹管;在珍珠岩上方的蓄水池的侧壁上均铺设一层聚乙烯土工膜,在温室大棚的天沟的下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蓄水池内。但是,上述雨水回收系统长期使用后,雨水中的杂质会沉积在蓄水池的底部,甚至滋生微生物,使得收集在蓄水池内的雨水水质越来越差,对上述蓄水池进行清理时,需要人力通过刷子进行刷洗,费时费力,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具有方便清理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圆台型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阀,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通孔内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安装环槽卡嵌配合的环形卡板;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毛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固定杆使环形卡板在安装换槽内转动,毛刷即可随着固定杆转动,即可使沉积在蓄水池底壁上的泥沙悬浮起来,进而方便清理蓄水池。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低于出水管,所述污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面低于出水管之后,转动固定杆使毛刷与蓄水池内壁摩擦,使沉积在蓄水池底壁上的泥沙与水混合,再打开第二水阀使污水通过污水管流出,即可实现方便清理蓄水池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圆柱型,所述安装板的圆周侧壁与蓄水池的内圆周侧壁相抵,所述安装板的顶壁上穿设有若干个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泥沙大多沉积在蓄水池底部,并逐渐形成块状,安装板即可作为过滤层将堆积的泥沙限制在安装板与蓄水池的底壁之间,从而提高了安装板上方水的质量。进一步地,所述污水管位于安装板与蓄水池底壁之间,所述出水管位于安装板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上方的雨水经过泥沙沉积后,与安装板下方的雨水比较起来水质更高。在出水管排水时,安装板即可有减少翻腾至安装板上方的泥沙,从而有效提高了出水管出水的质量。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板,所述安装板的底壁与限位环板的顶壁相抵接,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板与限位环板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安装板的拆卸,从而对毛刷无法清理的杂物进行人工清理,进一步提高了雨水收集装置的水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环形卡板的圆周侧壁与滚珠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安装环槽与环形卡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安装环槽与环形卡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轻易地转动固定杆,使得操作更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远离蓄水池底壁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增大了人对固定杆施加作用力的力臂,从而使得对固定杆的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与毛刷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毛刷可将毛刷从固定杆上取下,即可对毛刷进行更换,避免毛刷在长时间摩擦后刷毛脱落,影响对蓄水池的刷洗,从而保障了毛刷对蓄水池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毛刷与蓄水池的侧壁和底壁均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与侧壁和底壁均贴合,从而扩大了毛刷对蓄水池的清洁范围,进而提高了对蓄水池的清洁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蓄水池和出水管,从而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2、通过设置安装板、固定杆和毛刷,从而达到了方便清洁蓄水池的效果;3、通过设置污水管,排出毛刷清理蓄水池后的污水,从而达到了方便清理蓄水池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部分爆炸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蓄水池;2、出水管;21、第一水阀;3、安装板;31、通孔;32、安装环槽;33、穿孔;34、滚珠;4、固定杆;41、环形卡板;42、毛刷;43、转动手柄;5、污水管;51、第二水阀;6、限位环板;61、螺栓;7、花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设置在屋顶上、呈倒圆台型的蓄水池1,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雨水的出水管2,出水管2靠近蓄水池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阀21,出水管2的另一端伸入地面上的花坛7。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还设置有污水管5,污水管5的高度低于出水管2,污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水阀51。下雨之后,蓄水池1中收集了部分雨水,雨水中的泥沙沉积在蓄水池1底部。蓄水池1内的水面高于出水管2时,打开第一水阀21,即可对花坛7中的植物进行灌溉。当水面低于出水管2时,清理蓄水池1底部使泥沙与剩余的雨水充分混合,然后打开第二水阀51使污水排出,从而实现节水和清洁的效果。参照图2,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沿蓄水池1的周向设置有限位环板6,蓄水池1内设置有呈圆柱型的安装板3,安装板3的圆周侧壁与蓄水池1的侧壁相抵,安装板3的底壁与限位环板6的顶壁相抵。安装板3上穿设有将安装板3固定在限位环板6上的螺栓61。安装板3的顶面上穿设有若干个穿孔33,污水管5位于安装板3下方,出水管2位于安装板3上方。雨水落入蓄水池1中后,泥沙沉积在蓄水池1底部并且逐渐成块。安装板3上的穿孔33对沉积在蓄水池1底部的泥沙起到了过滤作用,防止在打开第一水阀21后,较大的泥块随水流通过出水管2,从而保障了经过出水管2的雨水水质。参照图2和图3,安装板3的顶壁中部贯穿安装板3的厚度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的内侧壁上沿通孔31的周向设置有安装环槽32。安装板3上设置有竖直穿过通孔31的固定杆4,固定杆4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板41,环形卡板41与安装环槽32卡嵌配合。安装环槽32内设置有若干个滚珠34,环形卡板41的圆周侧壁与滚珠34接触。参照图2,固定杆4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手柄43,固定杆4的底部设置有毛刷42。毛刷42的底壁与蓄水池1的底壁相贴合,毛刷42两端翘起与蓄水池1的侧壁相贴合。毛刷42的中部设置有带螺纹的安装管,与固定杆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可定期更换毛刷42。通过转动手柄43转动固定杆4,在环形卡板41与安装环槽32的限位作用下,固定杆4与安装板3保持固定的连接关系,从而保持毛刷42与蓄水池1底壁的接触。毛刷42随固定杆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圆台型的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水阀(2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内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环槽(32),所述通孔(31)内插设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上设置有与安装环槽(32)卡嵌配合的环形卡板(41);所述固定杆(4)底部设置有毛刷(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呈圆台型的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水阀(2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内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环槽(32),所述通孔(31)内插设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上设置有与安装环槽(32)卡嵌配合的环形卡板(41);所述固定杆(4)底部设置有毛刷(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污水管(5),所述污水管(5)低于出水管(2),所述污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水阀(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为圆柱型,所述安装板(3)的圆周侧壁与蓄水池(1)的内圆周侧壁相抵,所述安装板(3)的顶壁上穿设有若干个穿孔(33)。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有凤毛震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