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85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模块蓄水池,包括基坑和埋在基坑中的蓄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槽、设置在蓄水槽上的排污井和提升井、以及堆放在蓄水槽内的蓄水模块。蓄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与雨水前期处理设备连通的配水管,提升井内设置有与雨水后期处理设备连通的取水管。蓄水槽内设置有反冲洗管,排污井内设置有将反冲洗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外部排污系统的排污管。蓄水模块的下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素土夯实层、素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底板、砂垫层、防渗层和透水层。蓄水模块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为防渗层、透水层和砂渗透层。该模块蓄水池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收集、储存雨水,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A Modular Storag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dular water storage tank, which comprises a foundation pit and a water storage unit buried in the foundation pit,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ater storage unit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tank, a sewage well and a lifting well arranged o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a water storage module stacked i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One side of the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pre-treatment equipment, and the lifting w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tak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post-treatment equipment. A backwash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a sewage pipe which discharges the backwash treated sewage into the external sewage discharge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sewage well.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water storage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compacted plain soil layer, plain concrete cushion 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bottom plate, sand cushion layer, impervious layer and permeable layer from bottom to top. The upper surface of water storage module is impervious layer, permeable layer and sand permeable layer from bottom to top. The module reservoir can collect and store rainwater to the greatest extent, realize rainwater recycling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蓄水池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蓄水池。
技术介绍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但是夏季降雨量大,大量的雨水没有加以利用而直接排放,不仅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路面排水不畅设置引发水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目前蓄水池多为混凝土蓄水池,这种水池属于一次性工程,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混凝土抗裂性较差,容易产生渗漏,后期修复比较困难。另外,这种混凝土蓄水池贮水率有限,而且占用较大空间,产生不均匀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蓄水池,已解决目前的混凝土蓄水池存在无法再利用、抗裂性较差、渗漏、后期修复比较困难、贮水率有限、占用较大空间和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蓄水池,包括基坑和埋在基坑中的蓄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槽、设置在蓄水槽上的排污井和提升井、以及堆放在蓄水槽内的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与雨水前期处理设备连通的配水管,所述提升井内设置有与雨水后期处理设备连通的取水管;所述蓄水槽内设置有反冲洗管,所述排污井内设置有将反冲洗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蓄水池,包括基坑和埋在基坑中的蓄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槽(1)、设置在蓄水槽(1)上的排污井(2)和提升井(3)、以及堆放在蓄水槽(1)内的蓄水模块(4);所述蓄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与雨水前期处理设备连通的配水管(5),所述提升井(3)内设置有与雨水后期处理设备连通的取水管(8);所述蓄水槽(1)内设置有反冲洗管(6),所述排污井(2)内设置有将反冲洗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外部排污系统的排污管(7);所述蓄水模块(4)的下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素土夯实层(17)、素混凝土垫层(9)、钢筋混凝土底板(10)、砂垫层(11)、防渗层(12)和透水层(13);所述蓄水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蓄水池,包括基坑和埋在基坑中的蓄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槽(1)、设置在蓄水槽(1)上的排污井(2)和提升井(3)、以及堆放在蓄水槽(1)内的蓄水模块(4);所述蓄水槽(1)的一侧设置有与雨水前期处理设备连通的配水管(5),所述提升井(3)内设置有与雨水后期处理设备连通的取水管(8);所述蓄水槽(1)内设置有反冲洗管(6),所述排污井(2)内设置有将反冲洗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外部排污系统的排污管(7);所述蓄水模块(4)的下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素土夯实层(17)、素混凝土垫层(9)、钢筋混凝土底板(10)、砂垫层(11)、防渗层(12)和透水层(13);所述蓄水模块(4)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为防渗层(12)、透水层(13)和砂渗透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5)的下侧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级配垫层(14)和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富杨发兵陈浩付洲田新国孙彬孙浩闵智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