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75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叶片、风轮毂、风轮机轴;风轮设置在本体的前部,且风轮与本体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风轮机轴设置在风轮的前部中间,且风轮机轴与风轮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风轮机轴的外部设置有风轮毂及轮座,且风轮机轴与风轮毂及轮座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螺母设置在风轮机轴的前部外端,且螺母与风轮机轴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叶片设置在风轮毂的前部,且叶片与风轮毂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风轮毂的内部中间开设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抗风性能高,小型的又能够实现快捷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A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blades, wind hub and wind turbine shaft; wind wheel is set in the front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wind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rough interference mode; wind turbine shaft is set in the front and middle of the wind wheel, and the wind turbin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 wheel through movable mode; the outer part of the wind turbin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wheel hub and a wheel seat, and the wind turbin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nd wheel hub. The nuts are arranged at the front and outer ends of the wind turbine shaft, and the nuts and the wind turbine shaft are connected by rotation; the blades are arranged at the front of the wind wheel hub, and the blades and the wind wheel hub are connected by solid phase through bolts; the interior of the wind wheel hub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invention has wind resistance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bining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nd small size can also realize quick installation, solve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technology, and make it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养殖大棚户因为距离供电区域较远,又受制于天气状况的影响,阴雨天太阳能板不能及时供电,导致用户电力供给较为紧张,同时,又存在大棚种植户一般在较为偏远的位置,大型风力发电装置安装较为困难,且存在装置抗风性能低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抗风性能高,小型的又能够实现快捷安装的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现有的养殖大棚户因为距离供电区域较远,又受制于天气状况的影响,阴雨天太阳能板不能及时供电,导致用户电力供给较为紧张,同时,又存在大棚种植户一般在较为偏远的位置,大型风力发电装置安装较为困难,且存在装置抗风性能低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养殖大棚户因为距离供电区域较远,又受制于天气状况的影响,阴雨天太阳能板不能及时供电,导致用户电力供给较为紧张,同时,又存在大棚种植户一般在较为偏远的位置,大型风力发电装置安装较为困难,且存在装置抗风性能低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整流罩、螺母、叶片、风轮毂、轮座、风轮机轴、风轮、本体、连接座、法兰座、橡胶垫、第二法兰座、加强块、立柱、加强筋、底盘、内螺纹孔、通孔、螺纹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风轮设置在本体的前部,且风轮与本体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设置在风轮的前部中间,且风轮机轴与风轮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的外部设置有风轮毂及轮座,且风轮机轴与风轮毂及轮座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母设置在风轮机轴的前部外端,且螺母与风轮机轴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风轮毂的前部,且叶片与风轮毂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风轮毂的内部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风轮毂的内部外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整流罩安装在风轮毂的前部,且整流罩与风轮毂通过内置螺丝紧固相连接;所述整流罩的内部外围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轮座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本体的底部前端设置有连接座,且本体与连接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法兰座的内部上端,且连接座与法兰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法兰座设置在橡胶垫及第二法兰座的上部,且法兰座与橡胶垫及第二法兰座通过内置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座设置在立柱的内部顶端,且第二法兰座与立柱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强块设置在第二法兰座的下部立柱的上部外端,且加强块与第二法兰座及立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的外部中间设置有加强筋,且立柱与加强筋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盘,且立柱与底盘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所述风轮机轴侧视呈横向T形状结构设置,且风轮机轴的外部内端开设有四处与风轮毂及轮座相配合的半圆形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所述风轮毂及轮座侧视均为圆形状的拆卸式结构设置,且风轮毂的前部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三组锥形倒角状的叶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所述本体侧视呈鱼背鳍状结构设置,且本体为符合风学设置的铝合金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所述立柱前视呈圆形状的中空式结构设置,且立柱的外部中间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梯形状的加强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所述法兰座及橡胶垫均为圆形状的拆卸式结构设置,且法兰座的内部中间开设有一处与连接座相连接的内螺纹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风轮机轴侧视呈横向T形状结构设置,且风轮机轴的外部内端开设有四处与风轮毂及轮座相配合的半圆形凹槽,风轮机轴通过与风轮毂及轮座的配合,使叶片在旋转时保持一个平稳的运行轨迹,使其具有抗风性能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风轮毂及轮座侧视均为圆形状的拆卸式结构设置,且风轮毂的前部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三组锥形倒角状的叶片,风轮毂及轮座的拆卸式结构,能够实现快捷安装的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通过本体侧视呈鱼背鳍状结构设置,且本体为符合风学设置的铝合金结构,本体的铝合金结构能够实现抗氧化,耐腐蚀,且本体所具有的小型化设置,便于任何使用位置的快捷安装。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风力能源发电装置的改进,具有抗风性能高,小型的又能够实现快捷安装的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本体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整流罩1、螺母2、叶片3、风轮毂4、轮座5、风轮机轴6、风轮7、本体8、连接座9、法兰座10、橡胶垫11、第二法兰座12、加强块13、立柱14、加强筋15、底盘16、内螺纹孔101、通孔401、螺纹孔402、第二通孔5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整流罩1、螺母2、叶片3、风轮毂4、轮座5、风轮机轴6、风轮7、本体8、连接座9、法兰座10、橡胶垫11、第二法兰座12、加强块13、立柱14、加强筋15、底盘16、内螺纹孔101、通孔401、螺纹孔402和第二通孔501;风轮7设置在本体8的前部,且风轮7与本体8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风轮机轴6设置在风轮7的前部中间,且风轮机轴6与风轮7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风轮机轴6的外部设置有风轮毂4及轮座5,且风轮机轴6与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整流罩(1)、螺母(2)、叶片(3)、风轮毂(4)、轮座(5)、风轮机轴(6)、风轮(7)、本体(8)、连接座(9)、法兰座(10)、橡胶垫(11)、第二法兰座(12)、加强块(13)、立柱(14)、加强筋(15)、底盘(16)、内螺纹孔(101)、通孔(401)、螺纹孔(402)和第二通孔(50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7)设置在本体(8)的前部,且风轮(7)与本体(8)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6)设置在风轮(7)的前部中间,且风轮机轴(6)与风轮(7)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6)的外部设置有风轮毂(4)及轮座(5),且风轮机轴(6)与风轮毂(4)及轮座(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母(2)设置在风轮机轴(6)的前部外端,且螺母(2)与风轮机轴(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3)设置在风轮毂(4)的前部,且叶片(3)与风轮毂(4)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风轮毂(4)的内部中间开设有通孔(401);所述风轮毂(4)的内部外端开设有螺纹孔(402);所述整流罩(1)安装在风轮毂(4)的前部,且整流罩(1)与风轮毂(4)通过内置螺丝紧固相连接;所述整流罩(1)的内部外围开设有内螺纹孔(101);所述轮座(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501);所述本体(8)的底部前端设置有连接座(9),且本体(8)与连接座(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座(9)设置在法兰座(10)的内部上端,且连接座(9)与法兰座(10)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法兰座(10)设置在橡胶垫(11)及第二法兰座(12)的上部,且法兰座(10)与橡胶垫(11)及第二法兰座(12)通过内置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座(12)设置在立柱(14)的内部顶端,且第二法兰座(12)与立柱(14)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强块(13)设置在第二法兰座(12)的下部立柱(14)的上部外端,且加强块(13)与第二法兰座(12)及立柱(1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14)的外部中间设置有加强筋(15),且立柱(14)与加强筋(1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14)的底部设置有底盘(16),且立柱(14)与底盘(1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整流罩(1)、螺母(2)、叶片(3)、风轮毂(4)、轮座(5)、风轮机轴(6)、风轮(7)、本体(8)、连接座(9)、法兰座(10)、橡胶垫(11)、第二法兰座(12)、加强块(13)、立柱(14)、加强筋(15)、底盘(16)、内螺纹孔(101)、通孔(401)、螺纹孔(402)和第二通孔(50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7)设置在本体(8)的前部,且风轮(7)与本体(8)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6)设置在风轮(7)的前部中间,且风轮机轴(6)与风轮(7)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风轮机轴(6)的外部设置有风轮毂(4)及轮座(5),且风轮机轴(6)与风轮毂(4)及轮座(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母(2)设置在风轮机轴(6)的前部外端,且螺母(2)与风轮机轴(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3)设置在风轮毂(4)的前部,且叶片(3)与风轮毂(4)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风轮毂(4)的内部中间开设有通孔(401);所述风轮毂(4)的内部外端开设有螺纹孔(402);所述整流罩(1)安装在风轮毂(4)的前部,且整流罩(1)与风轮毂(4)通过内置螺丝紧固相连接;所述整流罩(1)的内部外围开设有内螺纹孔(101);所述轮座(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通孔(501);所述本体(8)的底部前端设置有连接座(9),且本体(8)与连接座(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座(9)设置在法兰座(10)的内部上端,且连接座(9)与法兰座(10)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法兰座(10)设置在橡胶垫(11)及第二法兰座(12)的上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和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