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标线装置及标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50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标线装置及标线方法,包括机架、车轮、推手、料桶、料框、送料管、撒珠器、控制料桶启闭的控制机构,料框底部开设一下料口,撒珠器包括料箱、位于料箱内将料箱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板、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下料管、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下料管、同时控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启闭的启闭机构,第一下料管相对第二下料管更靠近料框。本方案中第一腔室内放入玻璃微珠,第二腔室内放入陶瓷微珠,涂料位于料桶内。标线使用时,打开料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握住推手推动前进,从而使得在标线后先铺设一层玻璃微珠,再铺设一层陶瓷微珠,保证最上层为陶瓷微珠,陶瓷微珠在下雨时反光性较好。

Road mark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ad marking device and a mark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wheel, pusher, barrel, material frame, feeding pipe, bead spreader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barrel.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opening opening. The bead spreader comprises a feeding box, a partition board for separating the feeding box into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in the feeding box, a first feed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and a feed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feeding pipes is controll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feeding pipe is closer to the material frame than the second feeding pipe. In this scheme, glass beads are placed in the first chamber, ceramic beads are plac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paint is located in the barrel. When marking, open the barrel,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eeding pipes, hold the pusher and push forward, so that a layer of glass beads is laid first, and then a layer of ceramic beads is laid, ensuring that the top layer is ceramic beads, and the reflectivity of ceramic beads is better when 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标线装置及标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特别涉及道路标线装置及标线方法。
技术介绍
划线机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停车场、广场和体育馆的跑到施工中,它在平整的地面划出标志线,划线机以其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在城市规划、公路建设、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大程度的节省了施工的工期和经济投入。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道路里程不断延伸,道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道路配套和附属设施不断完善提高。路面标线作为重要的道路附属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玻璃微珠的使用分为内混玻璃微珠和面撒玻璃微珠。面撒玻璃微珠能够使新施划的标线具有优良的反光性能,内混玻璃微珠能够使标线在不断地磨损过程中能够持续反光。内混通常采用不镀膜玻璃微珠,面撒通常采用镀膜玻璃微珠。一般的划线机如公告号为CN203569469U的专利内容一样,包括机架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导热油融化桶,加热后的原料流至热熔料斗,热熔料斗上还设置有操作杆与控制手柄连接控制其开闭;机架上还设置有撒珠器,撒珠器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其分离闭合。导热油融化桶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杆,顶部还设置有温度计,导热油融化桶一侧设置有料门,由把手控制提升和关闭。机架上连接推手,机架底部设置有2-4个行走轮子。由于玻璃微珠的特性,标志线在下雨过程中其反光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标线装置,提升道路下雨时的反光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标线装置,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下方的车轮、固定在机架上方的推手、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桶、位于料桶一侧的料框、与料桶连通的送料管、与料框同侧位于料框后方的撒珠器、控制料桶启闭的控制机构,所述料框底部开设一长条形的下料口,所述撒珠器包括料箱、位于料箱内将料箱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板、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下料管、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下料管、同时控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启闭的启闭机构,所述第一下料管相对第二下料管更靠近料框。本方案中第一腔室内放入玻璃微珠,第二腔室内放入陶瓷微珠,涂料位于料桶内。标线使用时,打开料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握住推手推动前进,从而使得在标线后先铺设一层玻璃微珠,再铺设一层陶瓷微珠,保证最上层为陶瓷微珠,陶瓷微珠在下雨时反光性较好。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上方固定一包围下料口的围框,所述围框的长边上开设一溢流口。涂料自料桶进入料框内,当涂料高度高于溢流口后,涂料从溢流口进入并从下料口流出,由于涂料是通过溢流的方式流出,因此当料桶关闭没有涂料补充至料框内时,涂料停止溢流。进一步的,所述料框底面自溢流口处向上倾斜的向外延伸形成一导流面,导流面的低处低于溢流口高度。导流面的设置便于涂料进入溢流口。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开设一水平设置的滑槽,所述料箱和料框固定连接且一端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机架上设置驱动料箱和料框平移的水平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承料板,所述承料板的上端面位于第一下料管的出料口下方,所述承料板靠近机架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所述承料板自与机架连接处倾斜向上设置。当涂料铺设至预定长度后,玻璃微珠和陶瓷微珠还未至预定长度,此时机架停止运动,推动推动料箱和料框,使得第一下料管在经过初始下料口(料框相对机架未移动时)位置后进入承料板上方,当第二下料管运动至初始下料口下方时,同时关闭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第一下料管在承料板上方移动时其玻璃微珠顺着承料板滑移至靠近机架处,其两侧有挡板防止玻璃微珠外流。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与料箱、料框固定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固定插入机架的转轴一,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推手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三,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转轴二和转轴三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转轴三上固定有摇柄。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带动料箱和料框移动,其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使得摇柄设置在推手处,方便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与第二下料管和下料口的距离相同。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方便控制料箱和料框移动的距离,只需转动摇柄,转动至第一限位块抵接第二限位块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位于料桶和送料管处的启闭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推手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启闭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启闭板位于送料管内且送料管限制启闭板水平平移。通过转动第一连杆,带动启闭板上下运动控制料桶启闭。进一步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料箱内的滑板,所述滑板上具有与第一下料管连通的第一料孔以及与第二下料管连通的第二料孔,所述第一下料管、第二下料管、下料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滑板上固定有限位板一,所述料箱上通过连接板固定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一位于料箱和限位板二之间,所述限位板一抵接料箱时,滑板封闭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所述限位板一抵接限位板二时,第一下料管和第一料孔连通,第二料孔和第二下料管连通。通过滑动滑板,控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启闭,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的设置便于控制料箱和料框的行程。进一步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内的电磁阀、安装在推手上的控制按钮、安装在机架上的蓄电池,电磁阀、控制按钮和蓄电池三者电连接。通过电控的方式控制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启闭。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标线方法,采用道路标线装置进行标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标线适应性更广,能适应雨天夜晚反光;通过滑动料箱和料框,便于后续玻璃微珠和陶瓷微珠的铺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实施例的仰视结构图;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6为料箱与滑板的剖视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2的C部放大图;图8为实施例机架与料桶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料桶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车轮;12、推手;13、滑槽;2、料桶;21、料盖;211、进料口;22、插接槽;23、插接块;24、搅拌轴;241、定位板一;242、定位板二;25、搅拌叶;26、手柄;27、定位块;28、封板;3、料框;31、下料口;32、围框;33、溢流口;34、导流面;35、送料管;36、启闭板;37、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41、安装板;42、第一封闭板;43、第二封闭板;44、双向螺杆;45、导向杆;5、料箱;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53、隔板;54、第一下料管;55、第二下料管;56、第一进料斗;57、第二进料斗;61、滑板;611、第一料孔;612、第二料孔;62、控制板;63、限位板一;64、连接板;65、限位板二;71、齿条;72、齿轮;73、转轴一;74、转轴二;75、转轴三;76、第一皮带;77、第二皮带;78、摇柄;81、第一限位块;82、第二限位块;91、承料板;92、挡板;101、控制按钮;102、蓄电池;103、安装块;104、导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标线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下方的车轮(11)、固定在机架(1)上方的推手(12)、固定在机架(1)上的料桶(2)、位于料桶(2)一侧的料框(3)、与料桶(2)连通的送料管(35)、与料框(3)同侧位于料框(3)后方的撒珠器、控制料桶(2)启闭的控制机构,所述料框(3)底部开设一长条形的下料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撒珠器包括料箱(5)、位于料箱(5)内将料箱(5)分隔成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的隔板(53)、与第一腔室(51)连通的第一下料管(54)、与第二腔室(52)连通的第二下料管(55)、同时控制第一下料管(54)和第二下料管(55)启闭的启闭机构,所述第一下料管(54)相对第二下料管(55)更靠近料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标线装置,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下方的车轮(11)、固定在机架(1)上方的推手(12)、固定在机架(1)上的料桶(2)、位于料桶(2)一侧的料框(3)、与料桶(2)连通的送料管(35)、与料框(3)同侧位于料框(3)后方的撒珠器、控制料桶(2)启闭的控制机构,所述料框(3)底部开设一长条形的下料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撒珠器包括料箱(5)、位于料箱(5)内将料箱(5)分隔成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的隔板(53)、与第一腔室(51)连通的第一下料管(54)、与第二腔室(52)连通的第二下料管(55)、同时控制第一下料管(54)和第二下料管(55)启闭的启闭机构,所述第一下料管(54)相对第二下料管(55)更靠近料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口(31)上方固定一包围下料口(31)的围框(32),所述围框(32)的长边上开设一溢流口(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料框(3)底面自溢流口(33)处向上倾斜的向外延伸形成一导流面(34),导流面(34)的低处低于溢流口(33)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开设一水平设置的滑槽(13),所述料箱(5)和料框(3)固定连接且一端设置在滑槽(13)内,所述机架(1)上设置驱动料箱(5)和料框(3)平移的水平驱动组件;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承料板(91),所述承料板(91)的上端面位于第一下料管(54)的出料口下方,所述承料板(91)靠近机架(1)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92),所述承料板(91)自与机架(1)连接处倾斜向上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与料箱(5)、料框(3)固定的齿条(71)、与齿条(71)啮合的齿轮(72)、与齿轮(72)固定插入机架(1)的转轴一(73),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二(74),所述推手(1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三(75),所述转轴一(73)和转轴二(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顺赵锐汤景汪波程晋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择正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