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47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42
本公开内容的热处理装置(1)是将在加热室(2)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W)浸渍在贮存于油槽(30a)的冷却油(Y)中并冷却的热处理装置,其具备:气体喷射部(30b),向冷却油(Y)喷射气体;油循环部(30d),从油槽(30a)回收冷却液(Y)并使其返回至油槽(30a),其中,油循环部(30d)具备冷却部(30j),对冷却油(Y)进行冷却。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heat treatment device (1)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a heat treatment device (1) which immerses the treated matter (W) heated in the heating chamber (2) in the cooling oil (Y) stored in the oil tank (30a) and cools it. The heat treatment device includes: the gas injection part (30b), which injects gas into the cooling oil (Y); the oil circulation part (30d), which recovers the coolant (Y) from the oil tank (30a) and returns it to the oil tank (30a), in which the oil circulation part (30d) has cooling. But part (30j), cooling oil (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处理装置
本公开内容涉及热处理装置。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255000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进行淬火等热处理的热处理装置中,为了防止油(冷却油)的局部温度上升,在用于冷却被处理物的油槽中设置有使油循环的循环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轴零件的热处理装置。专利文献1的热处理装置具备用于对加热后的轴零件进行冷却的淬火处理的油槽。贮存在油槽中的油具有粘性,从而油的温度不易变得均匀。因此,通过使收容在油槽中的搅拌器在油槽内旋转,贮存在油槽中的油循环,从而使油的温度均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2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若将加热后的被处理物浸渍于冷却油,则由于被处理物处于高温,所以在被处理物的表面气化的冷却油会形成气体膜。由于该气体膜的热传导率低,因此若被处理物的整体被气体膜覆盖,则气体膜会阻碍被处理物的冷却。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热处理装置未考虑到形成在被处理物的表面的气体膜,从而有可能无法按照计划对被处理物进行冷却。本公开内容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热处理装置中,通过除去被处理物的表面的气体膜来提高被处理物的冷却效率。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本公开内容的一方案的热处理装置是将在加热室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浸渍在贮存于油槽的冷却油中从而进行冷却的热处理装置,具备:气体喷射部,对所述冷却油喷射气体;油循环部,从所述油槽回收所述冷却油并使其返回至所述油槽,所述油循环部具备冷却部,对所述冷却油进行冷却。专利技术效果气体喷射部对贮存在油槽中的油喷射气体,由此在油中产生气泡。该气泡附着在形成于被处理物的表面的气体膜上,并伴随着气体膜向冷却油的油面上浮。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在热处理装置中,除去被处理物的表面的气体膜,由此能够提高被处理物的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内容的第1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的侧剖视图。图2是本公开内容的第1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的油冷室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图3是本公开内容的第2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的油冷室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本公开内容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热处理装置的油冷室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本公开内容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热处理装置的油冷室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示出油面压力与被处理物的冷却所花费的时间的相关性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热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能够识别的大小,对各部件的比例尺进行适当地变更。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的整体的侧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是进行使钢的被处理物W发生马氏体相变的淬火处理的装置。热处理装置1具备加热室2与油冷室3(冷却室),油冷室3与加热室2相邻地设置。加热室2的形状被设定为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在加热室2的内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隔热室20、埋设于隔热室20的壁面的发热体21以及配置于隔热室20的内部的载置台22。另外,在加热室2的处于油冷室3一侧的壁体设置有将加热室2与油冷室3之间的空间隔开的离合式密闭门23。若离合式密闭门23关闭,则加热室2内保持为气密状态。在油冷室3的内部设置有油冷却装置30、升降台31与开闭板32。油冷却装置30配置在油冷室3的下部,利用冷却油Y对被处理物W进行油冷却。升降台31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沿上下方向移送被处理物W。在关闭开闭板32的情况下,开闭板32将设置有油冷却装置30的油冷室3的下部的空间与油冷室3的上部的空间隔开。在油冷室3的上部的侧壁设置有油冷室用门33,用于将载置在托盘T上的被处理物W从油冷室3搬出。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的油冷室3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如图2所示,油冷却装置30具备:油槽30a,贮存有冷却油Y;气体喷射装置30b(气体喷射部),向冷却油Y喷射气体。此外,油冷却装置30具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实施贮存于油槽30a的冷却油Y的温度的控制以及被处理物W的浸渍时间的控制。该控制装置调整油槽30a中的被处理物W的浸渍时间等。该控制装置还从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中获得油槽30a内的冷却油Y的温度,从而对气体喷射装置30b、热交换器30j以及发热源30k进行控制,以使冷却油Y的温度处于预先确定的温度范围。在油槽30a中贮存有冷却油Y。油槽30a具有能够收容作为冷却对象的被处理物W的容量。通过在油槽30a中将被处理物W浸渍于冷却油Y从而冷却被处理物W。气体喷射装置30b具备:油循环装置30d(油循环部)、压缩机30e(压送部)、吸入管道30f、排出管道30g以及喷射喷嘴30h。油循环装置30d具备冷却油泵30i、热交换器30j(冷却部)、发热源30k(加热部)。油循环装置30d利用冷却油泵30i从油槽30a的上部回收冷却油Y,并经由热交换器30j以及/或者发热源30k使冷却油Y从设置于油槽30a的底面的喷出口回到油槽30a的下部。油循环装置30d通过使从油槽30a的上部回收的冷却油Y向油槽30a的下部返回而循环,从而辅助在油槽30a内产生冷却油Y的强制对流的效果。热交换器30j是水冷式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0j设置在冷却油泵30i的下游,利用热交换对冷却油Y进行冷却。发热源30k设置在冷却油泵30i的下游,与热交换器30j并联地连接,从而对冷却油Y进行加热。作为发热源30k,例如能够列举加热器或者热交换器。此外,利用分别设于热交换器30j以及发热源30k的上游侧的阀30m、30n对在热交换器30j以及发热源30k中流动的冷却油Y的流量进行调整。压缩机30e与吸入管道30f以及排出管道30g连接,对从吸入管道30f流入的气体进行加压并向排出管道30g输送。吸入管道30f在油槽30a中连接在比冷却油Y的油面更靠近上侧的位置,从而回收贮存在油槽30a的冷却油Y的上方的气体。排出管道30g在油槽30a的底部配置有多个,由压缩机30e送入的气体流入排出管道30g。在排出管道30g的周面且配置于油槽30a时为上侧的区域形成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在喷出管道30g的延长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在多个开口的每一个上安装有喷射喷嘴30h。喷射喷嘴30h二维(同一平面上)地设置在油槽30a的底部。输送装置4配置在油冷室3的内部,使载置在托盘T上的被处理物W沿水平方向移动。输送装置4具有用于沿水平方向输送被处理物W的输送路径40。由此,输送装置4能够使被处理物W沿着输送路径40从油冷室用门33通过油冷室3的上部从而移动至加热室2。对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使载置于托盘T的被处理物W通过油冷室用门33而载置在设置于油冷室3的升降台31上。若将被处理物W载置于升降台31上,则油冷室用门33关闭,利用减压装置将油冷室3以及加热室2的内部抽真空。另外,也可以预先将加热室2抽真空。然后,使升降台31下降,直到升降台31的上表面与设置在加热室2的隔热室20内的载置台22的上表面高度相同。之后,通过输送装置4的驱动将被处理物W连同托盘T一起被输送至加热室2内。接着,关闭离合式密闭门23,由发热体21对被处理物W进行加热处理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装置,将在加热室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浸渍在贮存于油槽的冷却油中从而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具备:气体喷射部,对所述冷却油喷射气体;油循环部,从所述油槽回收所述冷却油并使其返回至所述油槽,所述油循环部具备冷却部,对所述冷却油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8 JP 2016-2550001.一种热处理装置,将在加热室中加热后的被处理物浸渍在贮存于油槽的冷却油中从而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具备:气体喷射部,对所述冷却油喷射气体;油循环部,从所述油槽回收所述冷却油并使其返回至所述油槽,所述油循环部具备冷却部,对所述冷却油进行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射部将所述气体加压至比大气压高的压力并喷射至所述冷却油。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射部的喷出口与所述油循环部的喷出口设置在所述油槽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循环部具备多个喷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俣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IHI机械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