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44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由重量比为10%‑20%的天丝纤维、25%‑55%的竹纤维以及25%‑65%的驼绒纤维混纺为8‑30tex的纱线。其纺纱过程依次包括纤维准备、开清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该混纺纱线由三种纤维混纺而成,通过合理安排每种纤维的重量比例来来突出每种纤维所具有的特性,集三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既保持纱线的基本功能,又能使纱线具有环保、保暖、抗菌的特性。该混纺纱线可用于针织毛衫、驼绒制品等高档纺织品的制作。

Environment-friendly Antibacterial Yarn and Its Spinn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ti-bacterial yarn and its spinning process. Its yarn is 8 30 tex blended with 10%20% Tencel fiber by weight ratio, 25%55% bamboo fiber and 25%65% camel velvet fiber. The spinning process includes fiber preparation, cleaning, carding, drawing, roving, spinning and winding. The blended yarn is made of three kinds of fibers. By reasonably arranging the weight ratio of each kind of fib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kind of fibers are highligh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fibers are integrated. The blended yarn not only keeps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yarn,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rmth preserva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he blended yarn can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high-grade textiles such as knitted sweaters and camel hai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地说,是将天丝纤维、竹纤维和驼绒纤维的纺纱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已经成为材料领域二十一世纪的研究热点。在生产服装面料的纱线中加入特殊功能性纤维,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又不降低面料的其他性能,这就使得制成的服装不但满足日常使用要求,而且在废弃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本专利将天丝纤维、竹纤维和驼绒纤维三种纤维进行合理搭配,使三种纤维相互交融,在兼顾服装舒适性、保暖性的同时使其可自然降解以及具有抗菌性能,有助于绿色环保和健康穿着。本专利所开发的混纺纱属于环境友好保暖型抗菌纱线,该混纺纱线可用于针织毛衫、驼绒制品等高档纺织品的制作。天丝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它是一种新兴的天然、绿色、环保纤维。竹纤维可与棉、毛、麻、绢及化学纤维进行混纺,用于机织或针织,生产各种规格的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它具有中空结构,表面的许多微孔有很好的吸湿性和排湿性。由于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称为“竹琨”的独特物质,因此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螨、防臭、防虫功能。驼绒与其他多数动物细毛相比不含羌毛,能和羊毛或其他精纺原料混纺,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保热性能,光泽度较高,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保暖性比同等重量的美利奴羊毛还要高30%,耐磨度是美利奴羊毛的4倍,韧性高于羊毛,而且在混纺后也不会起球,不含油脂、油和羊毛脂,且无异味,质地柔软,挤压之后能恢复原状,不滞水,能很好地抵抗太阳辐射,洗后绝不缩水,质地轻盈,极其柔软,原料稀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动物细毛的需求。同时驼绒制品为毛衫制品中的高档品种,其表面绒毛稠密、细腻,手感柔软、滑糯,弹性和保暖性较好,在手感和风格上有羊绒衫的感觉,并且价格适中,与国内消费者的生活水平相适应,因此,近年来受到了普遍欢迎。但是目前国内许多驼绒衫的生产企业,其产品虽然含绒量较高,但手感风格较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该纱线绿色环保,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和保暖性能,且纺成纱线后不会改变产品其它物理机械性能。所专利技术的混纺纱线可用于针织毛衫、驼绒制品等高档纺织品的制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所述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天丝纤维、25%-55%的竹纤维以及25%-65%的驼绒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设计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的纺纱工艺,该混纺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由于驼绒纤维容易起静电,因此在纺纱过程中要采取预防静电措施,在准备工艺中,将竹纤维、驼绒纤维和天丝纤维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比例混匀后在纤维中喷洒乳化液,一方面改善驼绒纤维的柔韧性,从而避免在纺纱中过多损伤;另一方面,降低摩擦,减少静电的产生。开清工艺:针对三种纤维含杂质都比较少的共同特性,加强混合效果避免色差,尽量减少单机数量,在工艺上适当减少打击点,采用较低的打手速度和适中的棉卷定量。梳棉工序:在工艺配置上各分梳元件间的隔距一定要调整适当,偏大掌握,以避免挤车现象的发生。因为一旦挤车,竹纤维便会结成丝束状或块状;适当降低分梳元件的速度,提高锡林,刺辊的线速比,从而保证纤维得到缓和分梳,保证羊绒纤维和天丝纤维的顺利转移,防止纤维充塞梳理区,提高棉网清晰度。并条工艺:为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和熟条质量,使用顺牵伸,头道并条的后牵伸倍数适当加大;采用防静电装置,减少静电现象的产生。粗纱工艺:为了减少意外牵伸,在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尽量加大粗纱的捻系数,同时控制好粗纱的张力,罗拉隔距适当加大,钳口隔距适当缩小,以提高粗纱的条干均匀度。细纱工艺:为控制成纱质量,在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基础上,优选了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之间的匹配,选用了低硬度高弹性皮辊,钢丝圈比纺棉时稍重,以控制气圈,减少纱线毛羽。络筒工艺:在络筒时,张力一定要偏小掌握,密度要偏低掌握,否则的话,筒子将难以拔下。另外,纱线通道一定要保持清洁,合理设定电清参数。其中,在开清工艺中,棉卷定量设置370-450g/m,梳针打手速度设置为470-540r/min。其中,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5-25g/5m。其中,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5-2.7之间。其中,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的各分梳元件间的隔距是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18-0.28mm之间,将纺纱机中锡林辊与盖板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20-0.28mm之间,将纺纱机中刺辊与给棉板之间的隔距控制在0.28-0.47mm之间。其中,在所述并条工艺中,将所述的头道并条的后牵伸倍数设置为1.3-1.7。其中,在所述并条工艺中,所述大隔距设置为13×18mm。其中,在所述粗纱工艺中,将所述捻系数控制在75-85之间,罗拉隔距设置为18×35mm。其中,在所述细纱工序中,将所述纱线的捻系数控制在380-400之间,后区牵伸1.1-1.5倍,前罗拉速度180-220r/min。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环保抗菌型混纺纱线由竹纤维、驼绒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通过合理安排三种纤维的重量比例来突出每种纤维所具有的特性,集三种纤维的优点于一体,既保持纱线的基本性能,又保证纱线的可降解、保暖和抗菌功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保抗菌型纱线中三种纤维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驼绒纤维具有保暖性能,竹纤维具有抗菌保健性能,该混纺纱在体现可降解、保暖和抗菌特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服用健康性和舒适性,可用于针织毛衫、驼绒制品等高档纺织品的制作。在对本专利技术产品采用多次实验后得出最合理的纤维用量,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本专利技术产品取得最佳的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原料:竹重量比例为30%,驼绒纤维重量比例为50%,天丝纤维重量比例为20%。纱线号数:14.6tex;工艺流程:纤维准备-开清工艺-梳棉工艺-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纱工艺-络筒工艺。(1)纤维准备由于驼绒纤维容易起静电,因此在纺纱过程中要采取预防静电措施,在准备工艺中,将竹纤维、驼绒纤维和天丝纤维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比例混匀后在纤维中喷洒乳化液。(2)开清工艺棉卷定量设置为408g/m,梳针打手速度设置为550r/min。(3)梳理工艺梳理工艺参数为:在纺纱机中设置锡林辊到盖板5点隔距0.25、0.23、0.20、0.20、0.23,锡林辊与刺辊之间的隔距设置为0.19mm,刺辊与给棉板之间的隔距设置为0.22mm,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2.5,生条定量18.1g/5m;(4)并条工艺采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天丝纤维、25%‑55%的竹纤维和25%‑65%的驼绒纤维;所述纺纱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开清工艺;梳棉工序;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纱工艺;络筒工艺;将上述纤维通过纺纱工艺纺成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天丝纤维、25%-55%的竹纤维和25%-65%的驼绒纤维;所述纺纱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开清工艺;梳棉工序;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纱工艺;络筒工艺;将上述纤维通过纺纱工艺纺成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开清工艺中,棉卷定量设置为370-450g/m,梳针打手速度设置为470-540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5-25g/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低速度是降低纺纱机中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所述的高刺比是将锡林辊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值控制在2.5-2.7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型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杰沈燕新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