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4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A)通式(1)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烯丙基氧基羰基的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B)通式(2)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和(C)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超过0重量%且为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不足100重量%的量包含化合物(B)。

Polymeric compositions and mouldings for optical materials

Polymeric composition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include (A) allyl carbon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two allyloxycarbonyls expressed in general formula (1), (B) acryl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two (methyl) acryloyl groups and (C) photochromic compounds expressed in general formula (2). Among the total 100 wt% of compounds (A) and (B), they are more than 0 wt% and 30 wt%. Compounds (A) are contained in quantities less than 100% by weight, and compounds (B) are contained in quantities more than 70% by weight and less than 100% by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技术介绍
塑料透镜与无机透镜相比,轻质且不易破裂,因而已在眼镜透镜、照相机透镜等光学元件中快速普及。近年来,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塑料透镜的开发已有进展。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利用铸塑成型聚合法使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和特定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及二乙烯基苯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从而可提供折射率高、光致变色特性优异的眼镜用光致变色透镜。该文献中还记载了聚合性组合物中可包含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利用铸塑成型聚合法使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二(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和1种或2种以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从而可提供不仅具有光响应性快的光致变色性、而且具有低比重、耐冲击性等各种物性的光致变色光学材料。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规定的范围包含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及/或其低聚物、具有规定的半衰期温度的2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可提供显示良好的光致变色作用、机械物性或光学物性优异的光致变色眼镜透镜。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含有包含多元醇(烯丙基碳酸酯)约55~约90重量%、在末端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的脂肪族聚氨酯约10~约40重量%、及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丙烯酸烯丙酯组成的组中的2官能性单体约0~约5重量%的多元醇(烯丙基碳酸酯)成分、和有机光互变性物质,从而可提供光互变性应答优异的材料。该文献中,记载了该材料中可包含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眼镜用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不足90℃的低温区域进行加热的低温聚合阶段、和随后进行的在90℃~100℃的范围的高温区域进行加热的高温聚合阶段使包含半衰期温度不同的2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原料液进行聚合。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使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和半衰期不同的2种以上有机过氧化物的组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工序。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一种塑料透镜用组合物,其包含:包含烯丙基的聚合性单体等、和半衰期温度不同的2种脂肪族有机过氧化物。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一种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配合以邻苯二甲酸二甲代烯丙酯为主成分的单体、和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半衰期温度不同的2种脂肪族有机过氧化物,在所期望的透镜模具内,使配合物进行聚合成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41306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780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15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平04-50293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1393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147609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08-12760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1-1446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的文献中记载的技术存在以下的待改善点。对于专利文献1或2这样的(甲基)丙烯酸类基材而言,虽然维持充分的调光性能,但也存在以下情况:得到的透镜柔软,作为眼镜用透镜,强度不合适。对于专利文献3这样的含有烯丙基碳酸酯而成的光致变色固化体而言,确认到着色,调光性能也存在改善的空间。此外,由于硬度低,因而有时在使用时发生损伤,或者在加工时发生破裂。专利文献4这样的烯丙基碳酸酯的量比多的包含烯丙基碳酸酯及丙烯酸类物质的光互变性材料的透明性低,调光性能存在改良的空间。另外,如专利文献5~8那样,在使用了规定的聚合性单体、和半衰期温度不同的2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透镜的成型性存在改良的空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特定的二烯丙基碳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以特定的比例共聚,从而能在不损害透明性的情况下,得到兼具优异的表面硬度、调光性能的眼镜用光致变色透镜,而且成型性优异,能改善制品的成品率。而且发现,与二烯丙基碳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各自单独地固化而成的成型体的调光性能相比,进行共聚的情况下调光性能进一步协同地提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可如下所示。[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A)通式(1)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烯丙基氧基羰基的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B)通式(2)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和(C)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超过0重量%且为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不足100重量%的量包含化合物(B)。[化学式1](R1表示来自可以包含杂原子的链状或支链的C3~C35的脂肪族多元醇的2~20价的基团或来自可以包含杂原子的C5~C40的环状脂肪族多元醇的2~20价的基团。m表示2~10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R1不包含烯丙基氧基羰基。)[化学式2](R2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或芳香族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30的2~4价的有机基团。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表示2~4的整数。)[2]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B)。[3]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至少包含:于5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20%以上且不足100%、并且于7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0%以上且不足30%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1),和于7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30%以上且不足100%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2)。[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为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选自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乙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及4,8-双(羟基甲基)-[5.2.1.02,6]三环癸烷中的至少1种二醇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选自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中的至少1种三醇的三(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选自季戊四醇、双甘油及双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1种四醇的四(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二季戊四醇的六(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以及选自前述二醇、前述三醇、前述四醇及前述二季戊四醇中的至少2种化合物的混合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为选自下述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i)二乙二醇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i)二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混合物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ii)二乙二醇和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v)二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v)二乙二醇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A)通式(1)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烯丙基氧基羰基的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B)通式(2)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和(C)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超过0重量%且为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不足100重量%的量包含化合物(B),[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30 JP 2016-194497;2017.02.20 JP 2017-02904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A)通式(1)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烯丙基氧基羰基的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B)通式(2)表示的包含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和(C)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超过0重量%且为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不足100重量%的量包含化合物(B),[化学式1]R1表示来自可以包含杂原子的链状或支链的C3~C35的脂肪族多元醇的2~20价的基团或来自可以包含杂原子的C5~C40的环状脂肪族多元醇的2~20价的基团,m表示2~10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R1不包含烯丙基氧基羰基,[化学式2]R2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或芳香族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30的2~4价的有机基团,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表示2~4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在化合物(A)及化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中,以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A),以7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的量包含化合物(B)。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至少包含:于5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20%以上且不足100%、并且于7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0%以上且不足30%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1),和于70℃经过5小时后的自由基残留率为30%以上且不足100%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2)。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为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选自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乙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及4,8-双(羟基甲基)-[5.2.1.02,6]三环癸烷中的至少1种二醇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选自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及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中的至少1种三醇的三(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选自季戊四醇、双甘油及双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1种四醇的四(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二季戊四醇的六(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以及选自所述二醇、所述三醇、所述四醇及所述二季戊四醇中的至少2种化合物的混合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A)为选自下述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i)二乙二醇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i)二乙二醇和新戊二醇的混合物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ii)二乙二醇和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iv)二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v)二乙二醇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vi)二乙二醇、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以及(vii)包含二乙二醇、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和二乙二醇的双(烯丙基碳酸酯)化合物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的多(烯丙基碳酸酯)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B)选自通式(2-1)、通式(2-2)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3]p表示1~100的数值,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各自可以是不同的,[化学式4]q各自表示1以上的数值,2个q的总和表示2~100的数值,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各自可以是不同的,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可以包含芳香族基团的2价的脂肪族基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B)选自p为2~4的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B)为选自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化合物(C)由通式(5)表示,[化学式5]式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慎一郎河户伸雄川口胜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