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阳专利>正文

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19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12
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目前转子铜线缠绕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工作效率不高,使用起来不够灵活。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架(4),底架两侧分别设置立板(6),底架的中部设置固定架(2),固定架和立板之间固定两个滑轨(7),滑轨上套有滑动轴承(9),滑动轴承上部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固定板左侧与动力器(8)固定连接,固定架呈半圆形,其内部设置有转动盘(13),转动盘为圆形,转动盘两侧具有圆槽(1),转动盘一侧的圆槽内壁上具有一圈齿牙并与转动电机(14)上的齿轮相啮合,转动盘上固定有出线管(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电机转子铜线的缠绕。

Adjustable wind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of motor rotor

Adjustable wind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of motor rotor. At 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rotor copper wire winding device is relatively complex, its working efficiency is not high, and its use is not flexible enough. The copper wire adjustable winding device of the motor rotor consists of a chassis (4), a vertical plate (6)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ssis, a fixing frame (2) in the middle of the chassis, two slides (7) between the fixing frame and the vertical plate, a sliding bearing (9) on the sliding track, a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iding bearing and the fixing plate (5), a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and the power device (8), and a fixed connection. The frame is semi-circular,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disc (13), which is circular, with circular grooves (1) on both sides of the rotating disc, a ring tooth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ircular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disc and meshing with the gear on the rotating motor (14), and an outlet pipe (12)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disc.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winding copper wire of motor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转子铜线缠绕装置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在加工和制作时非常的繁琐,如遇故障在整体的维修上也较为困难,工作效率不高,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铜线缠绕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受转子大小影响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两侧分别设置立板,所述的底架的中部设置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和所述的立板之间固定两个滑轨,所述的滑轨上套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上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左侧与动力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呈半圆形,其内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为圆形,所述的转动盘两侧具有圆槽,所述的转动盘一侧的圆槽内壁上具有一圈齿牙并与转动电机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转动盘上固定有出线管。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动力器为气缸或者电动液压缸。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底架右侧固定有水平布置的线轴。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固定板与套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套杆与调节盘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线辊辊上的铜线直接通过出线管缠绕在转子上,不需要事先将铜线缠绕在转盘上再进行铜线的缠绕。2.本技术缠绕效率高,铜线缠绕紧实度高,同时转子只需要固定即可实现,缠绕方便。3.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转子铜线的缠绕,缠绕快速,缠绕均匀。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A-A部剖视图;图中:1、圆槽;2、固定架;3、调节盘;4、底架;5、固定板;6、立板;7、滑轨;8、动力器;9、滑动轴承;11、套杆;12、出线管;13、转动盘;14、转动电机;15、线轴;16、T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架4,所述的底架两侧分别设置立板6,所述的底架的中部设置固定架2,所述的固定架和所述的立板之间固定两个滑轨7,固定都为焊接的形式,两个滑轨平行并列布置,所述的滑轨上套有滑动轴承9,所述的滑动轴承上部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左侧与动力器8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呈半圆形,其内部设置有转动盘13,固定架对转动盘有限位作用,可以使得转动盘在固定架内进行转动,所述的转动盘为圆形,所述的转动盘两侧具有圆槽1,所述的转动盘一侧的圆槽内壁上具有一圈齿牙并与转动电机14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转动盘上固定有出线管12,出线管与转动盘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转动盘直径的一半,可以保证出线管绕过滑轨的同时,位于转子的上部,同时防止产生干扰,出线管贯穿转动盘的中部,出线管靠近转子的一端为圆弧形,圆弧朝向转子开口,可以保证缠绕的角度。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动力器为气缸或者电动液压缸。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底架右侧固定有水平布置的线轴15。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所述的固定板与套杆11固定连接,所述的套杆与调节盘3螺纹连接,可以根据不同转子的大小来旋转调节盘,使得调节盘与套杆将转子夹持住,防止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两侧分别设置立板,所述的底架的中部设置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和所述的立板之间固定两个滑轨,所述的滑轨上套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上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左侧与动力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呈半圆形,其内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为圆形,所述的转动盘两侧具有圆槽,所述的转动盘一侧的圆槽内壁上具有一圈齿牙并与转动电机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转动盘上固定有出线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铜线可调缠绕装置,其组成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两侧分别设置立板,所述的底架的中部设置固定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和所述的立板之间固定两个滑轨,所述的滑轨上套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上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左侧与动力器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呈半圆形,其内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为圆形,所述的转动盘两侧具有圆槽,所述的转动盘一侧的圆槽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阳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