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05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插接板连接,所述框架左右边框中部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插接有插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端均安装有轮体,所述第一支撑杆右端安装有转轮,通过采用插接板、转轴、和传送带等结构能够方便快速的将钢管送入加工设备中,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钢管的运送效率,通过控制插接杆伸入滑槽的长度控制装置整体长度,可以适应不同钢管的长度,通过控住限位装置从而控住插接板之间的间隔,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管,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输送钢管的实用性。

A Feeding Device for Steel Tube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steel tube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in which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frame cavit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lice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am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sliding groove cavity is socketed with a splice rod,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are both equipped with a wheel body,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equipped with a runner at the right end. The steel pipe can be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fed into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of plug-in plate, rotary shaft and conveyor belt, which not only save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s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teel pipe. By controlling the length of the plug-in rod into the chute,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steel pipe can be adjusted to different lengths. By controlling the limit device,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plug-in plates can be controlled appropriately. Steel pip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should be used so as to adapt to steel pip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vice 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onveying steel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多数钢管在使用需要被轧制、切割成等长棒材后,还需要经历多个处理过程,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将钢管逐个传递给加工设备,该过程繁琐、不易进行。目前,钢管的顺序供料过程均是通过人工逐一递送至加工设备,该方法供料效率低,难以适应加工设备的高效处理能力,会造成加工设备的低效,且现有的钢管输送设备大多难以应对不同尺寸的钢管。对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框架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插接板连接,所述框架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插接板连接,所述框架左右边框中部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框架下端四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下端插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转轮,所述套筒内端均通过限位装置与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下端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内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端均安装有轮体,所述第一支撑杆右端安装有转轮,所述支腿内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内端连接有传送带。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端,所述第一插接板的宽度大于第二插接板的宽度,且第二插接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板的前端内腔。优选的,所述插接杆两端分别插接于框架的前端内腔和框架的后端内腔,所述框架和插接杆之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设有六个,位于前端的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第二插接板和套筒连接,位于后端的所述限位装置分别与第一插接板和套筒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设置有两个,且传送带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通过采用插接板、转轴、和传送带等结构能够方便快速的将钢管送入加工设备中,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钢管的运送效率;通过控制插接杆伸入滑槽的长度控制装置整体长度,可以适应不同钢管的长度,通过控住限位装置从而控住插接板之间的间隔,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管,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输送钢管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框架、2挡板、3第一转轴、4套筒、5支腿、6万向转轮、7第一插接板、8限位装置、9轮体、10转轮、11第一支撑杆、12横杆、13传送带、14滑槽、15螺栓、16插接杆、17第二转轴、18第二插接板、19第二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端安装有挡板2,挡板2可增加装置高度,使之可以放入更多的钢管进行运送,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插接板7连接,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二转轴17与第二插接板18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板7和第二插接板18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17内端,所述第一插接板7的宽度大于第二插接板18的宽度,且第二插接板18插接于第一插接板7的前端内腔,可根据装置所需长度控制第二插接板18插入第一插接板7的长度来适应不同钢管的长度,所述框架1左右边框中部均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腔插接有插接杆16,所述插接杆16两端分别插接于框架1的前端内腔和框架1的后端内腔,所述框架1和插接杆16之间通过螺栓15活动连接,通过控制插接杆16伸入滑槽14的长度控制装置整体长度,并通过螺栓15进行固定,可以适应不同钢管的长度,所述框架1下端四周安装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下端插接有支腿5,套筒4和支腿5配合工作可以调整装置的高度,所述支腿5下端安装有万向转轮6,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所述套筒4内端均通过限位装置8与第一插接板7和第二插接板18下端连接,所述限位装置8设有六个,位于前端的所述限位装置8分别与第二插接板18和套筒4连接,位于后端的所述限位装置8分别与第一插接板7和套筒连接,通过控住限位装置8转动的角度从而控住插接板之间的间隔,可以使不同直径的钢管顺利下落,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的输送,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和输送钢管的实用性,所述限位装置8内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内端均安装有轮体9,轮体可对钢管下落起到引导缓冲的作用,使两个钢管分别顺利的落入两个传送带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右端安装有转轮10,转轮可将钢管下落分为两个方向,所述支腿5内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内端连接有传送带13,所述传送带13设置有两个,且传送带13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向下凹陷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钢管掉落,更好的适应钢管的运输。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端安装有挡板(2),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插接板(7)连接,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二转轴(17)与第二插接板(18)连接,所述框架(1)左右边框中部均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腔插接有插接杆(16),所述框架(1)下端四周安装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下端插接有支腿(5),所述支腿(5)下端安装有万向转轮(6),所述套筒(4)内端均通过限位装置(8)与第一插接板(7)和第二插接板(18)下端连接,所述限位装置(8)内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内端均安装有轮体(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右端安装有转轮(10),所述支腿(5)内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内端连接有传送带(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端安装有挡板(2),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插接板(7)连接,所述框架(1)内腔左右端均通过第二转轴(17)与第二插接板(18)连接,所述框架(1)左右边框中部均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腔插接有插接杆(16),所述框架(1)下端四周安装有套筒(4),所述套筒(4)下端插接有支腿(5),所述支腿(5)下端安装有万向转轮(6),所述套筒(4)内端均通过限位装置(8)与第一插接板(7)和第二插接板(18)下端连接,所述限位装置(8)内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9)内端均安装有轮体(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右端安装有转轮(10),所述支腿(5)内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内端连接有传送带(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伟胡宇何程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明日宇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