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16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和水蒸气回收装置,水蒸气回收装置位于冷却塔本体出风口的正上方,水蒸气与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后液化并沿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向下向下流动滴回冷却塔内,水蒸气回收装置为集液板,集液板为绕一竖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体,集液板的下端位于冷却塔本体的出风口的正上方,集液板的外侧面与回转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集液板下方设有支撑柱,集液板通过支撑柱与地面固定连接;集液板可将与其接触的水蒸气热量快速传导至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后沿集液板向下流回冷却塔本体内部,对水蒸气重新利用,减少水蒸气将有害物质携带至大气中,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A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ol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cooling tower body and a steam recovery device. The steam recovery device is located directly above the air outlet of the cooling tower body. After the water vapor contacts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eam recovery device, the water vapor is liquefied and drips downward alo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eam recovery device to the cooling tower. The water vapor recovery device is a collecting plate, and the collecting plate is wou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is located directly above the outlet of the cooling tower body, a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and the revolving center line in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vertical upward direction; a supporting column is arranged under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and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is fixed to the ground through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can quickly transmit the heat of water vapor contacted with it to the air. In the gas, water vapor flows downward along the collecting plate to the inside of the cooling tower body after liquefaction, reusing water vapor, reducing the harmful substances carried to the atmosphere by water vapor,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通常的冷却塔具有喷淋装置,与工业生产发热装置连接的导热管设置在冷却塔内部,喷淋装置将水喷在导热管外表面上,水蒸发后将导热管的热量带走实现降温冷却,耗费的水资源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可以对一部分蒸发的水蒸气进行回收重新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还包括水蒸气回收装置,水蒸气回收装置位于冷却塔本体出风口的正上方,水蒸气与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后液化并沿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向下向下流动滴回冷却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蒸气回收装置为集液板,集液板为绕一竖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体,集液板的下端位于冷却塔本体的出风口的正上方,集液板的外侧面与回转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集液板下方设有支撑柱,集液板通过支撑柱与地面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板底部设有漏液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散热板,内散热板绕集液板的回转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分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集液板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分为内凹部和外凸部,内凹部位于外凸部的下方,内凹部朝靠近集液板的回转中心线弯曲,外凸部朝远离集液板的回转中心线弯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板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散热板,外散热板绕集液板的回转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分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散热板远离所述集液板回转中心线的一面与集液板外壁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散热板与所述外散热板与所述内散热板沿所述集液板回转径向相互错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板由热的良导体制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板由铝材质制成。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冷却塔本体出风口排出的水蒸气向上升的过程中与集液板的外表面相抵接,集液板可快速吸水蒸气中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空气中同时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量散失至外界环境中,降低水蒸气的热量,接触到集液板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后液化并附着在集液板的外表面上,液化后的水蒸气在重力作用下沿集液板外表面向下流动最终滴回至冷却塔本体内部,达到对一部分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可以节省用水;有些冷却塔内冷却的对象可能具有有害物质(如硫化物、固体颗粒污染物等),冷却水蒸发后,水蒸气中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可减少水蒸气携带的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集液板以经过其回转中心线的竖直平面为剖切面所截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体现内散热板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3中体现外散热板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中体现内散热板与外散热板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其中,1、冷却塔本体;11、出风口;2、集液板;21、漏液孔;22、内凹部;23、外凸部;24、内散热板;25、外散热板;3、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冷却塔,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塔本体1,冷却塔本体1的出风口11位于冷却塔本体1的顶部,还包括水蒸气回收装置,水蒸气回收装置位于冷却塔本体1出风口11的正上方。结合图2,水蒸气回收装置为集液板2,集液板2为绕一竖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体,集液板2的下端位于冷却塔本体1的出风口11的正上方,集液板2下方设有支撑柱3,集液板2通过支撑柱3与地面固定连接;集液板2由热的良导体制成,热的良导体可快速吸收水蒸气中的热量并将热量快速传导至空气中,集液板2优选采用铝材质制成,铝的密度相对于其他常用金属材质的密度更小,可以减小集液板2的重量。如图2所示,工作时,冷却塔本体1出风口11排出的水蒸气向上升的过程中与集液板2的外表面相抵接,集液板2可快速吸水蒸气中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空气中同时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量散失至外界环境中,降低水蒸气的热量,接触到集液板2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后液化并附着在集液板2的外表面上,液化后的水蒸气在重力作用下沿集液板2外表面向下流动最终滴回至冷却塔本体1内部,达到对一部分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可以节省用水;有些冷却塔内冷却的对象可能具有有害物质(如硫化物、固体颗粒污染物等),冷却水蒸发后,水蒸气中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可减少水蒸气携带的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集液板2的外侧面与回转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集液板2的下部尺寸小可减小出风口11处对水蒸气产生的阻力,集液板2的上部尺寸大可增大与空气以及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水蒸气以及空气与集液板2外表面接触的概率,提高集液板2吸附水蒸气的速率以及将热量向空气中传导的速率,提高对水蒸气回收利用的效率。集液板2底部设有漏液孔21,集液板2内部收集的雨水可从漏液孔21流至冷却塔本体1内部作为冷却水使用,节省工业用水,达到节能的效果。集液板2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分为内凹部22和外凸部23,内凹部22位于外凸部23的下方,内凹部22朝靠近集液板2的回转中心线弯曲,外凸部23朝远离集液板2的回转中心线弯曲。水蒸气上升过程中跟平缓地沿着集液板2的外壁向上运动,减小水蒸气上升时产生的湍流效应,曲面可增大集液板2的外侧面面积,增大与水蒸气接触的面积。实施例2一种冷却塔,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集液板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散热板24,内散热板24绕集液板2的回转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分布。内散热板24可增大集液板2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集液板2向空气传导热量的速率,同时增大热辐射散热的速率。实施例3一种冷却塔,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集液板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散热板25,外散热板25绕集液板2的回转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分布。外散热板25可增大集液板2与水蒸气接触的面积,提高对水蒸气吸热的速率,增大集液板2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集液板2向空气传导热量的速率,增大热辐射的速率。如图6所示,外散热板25远离集液板2回转中心线的一面与集液板2外壁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可对水蒸气进行分流和导流,使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更加平稳的流动。如图7所示,内散热板24与外散热板25与内散热板24沿集液板2回转径向相互错开,内散热板24和外散热板25对集液板2具有加强筋的作用,错开设置可提高集液板2的整体结构强度。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水蒸气回收装置,水蒸气回收装置位于冷却塔本体(1)出风口(11)的正上方,水蒸气与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后液化并沿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向下向下流动滴回冷却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水蒸气回收装置,水蒸气回收装置位于冷却塔本体(1)出风口(11)的正上方,水蒸气与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后液化并沿水蒸气回收装置的外表面向下向下流动滴回冷却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水蒸气回收装置为集液板(2),集液板(2)为绕一竖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体,集液板(2)的下端位于冷却塔本体(1)的出风口(11)的正上方,集液板(2)的外侧面与回转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沿竖直朝上的方向逐渐增大;集液板(2)下方设有支撑柱(3),集液板(2)通过支撑柱(3)与地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集液板(2)底部设有漏液孔(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是:所述集液板(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散热板(24),内散热板(24)绕集液板(2)的回转中心线圆周均匀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小利靳二卫靳小光牛沈阳白宇洁周翌晨张小燕张依依任怡怡靳航马铸烈靳鑫阳陈静如陈彩利靳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宝芝曼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