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12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属于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壳体及控制处理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LCD显示器、打印模块、支付模块、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电路和告警脉冲发光管,微控制器与单相电能计量芯片连接,单相电能计量芯片与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连接,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无线通讯模块、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和告警脉冲发光管共同组成多路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实现对多部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同时无线感应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免去带转换插头的烦恼,可直接用无线感应模块直接给手机等设备充电,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智能物联,使用更方便,性价比更高。

A Wireless Induction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less induction charging pil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charg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charging pile shell and control processing system. The control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es storage module, LCD display, print module, payment module, microcontroll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alarm pulse light emitting tube, microcontroller connected with single-phase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chip, single-phase electric energy meter. A multi-channel wireless induction charging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measuring chip connected with a disc-shaped induction transmitting coil, a pulse light receiver probe,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 long strip induction transmitting coil, a disc induction transmitting coil and an alarm pulsed light emitting tube. The system realizes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duction charging for multiple mobile terminals or other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etc., can avoid the trouble of having a switch plug, can directly charge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devices with wireless induction module, achieve bette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lligent material link, use more convenient and cost-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属于汽车充电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一般一个充电桩可同时为两辆汽车充电,从没电到充满的充电时间为6至8小时,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截至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局限于电动公交汽车或内部集团用车,还没有建成真正面向不同用户的充电站服务网络,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种类繁多,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充电速度较慢,短时间内无法为设备快速充电,起不到较好充电效果,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更不具备无线感应充电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实现人机交互、使用更方便、性价比更高、可直接用无线感应模块直接给手机等设备充电的无线感应充电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壳体内的控制处理系统,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LCD显示器、打印模块、支付模块、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电路和告警脉冲发光管,所述存储模块、所述LCD显示器、所述打印模块、所述支付模块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器的处理数据及充电数据,所述LCD显示器用于显示充电电量、充电次数及充电频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车载显示屏或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依次设有单相电能计量芯片和电流电压采样电路,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通过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分别与汽车充电模块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与交流蓄电池电连接,所述交流蓄电池通过电池监控模块与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还与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和告警脉冲发光管电连接,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共同组成多路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实现对多部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同时无线感应充电。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微控制器为具有ARM7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微控制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为HLW8012芯片,所述HLW8012芯片集成内置振荡器和参考电源。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基于ZigBee的无线收发芯片。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使用单股或多股漆包线绕制,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设置在长条形空芯磁盒内,所述长条形空芯磁盒内采用高频铁氧体材料制作,所述长条形空芯磁盒中间留有长条状空气隙,作为通风散热通道和透过光脉冲告警信号的窗口。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充电桩壳体上设有免费网络电话装置和散热窗,所述免费网络电话装置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网络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由滤波器和电压比较器组成,所述滤波器由电阻和电容组成,所述电压比较器为LM3ll型电压比较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电路为AC-DC非隔离电源电路。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微控制器、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还分别与微型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微型散热风扇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器、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进行散热。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型散热风扇还用于为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进行散热,所述微型散热风扇的直流工作电压为12-24V,厚度为5-10mm,外部尺寸20×20-30×30mm,功率为0.5-2W。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感应充电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感应充电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不仅可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还可以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免去带转换插头的烦恼,可直接用无线感应模块直接给电动汽车等设备进行充电,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智能物联,使用更方便,性价比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感应充电桩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感应充电桩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是与图1相同的实施例,也可以是与图1不同的实施例。图中:1-存储模块,2-LCD显示器,3-电池监控模块,4-打印模块,5-支付模块,6-充电桩壳体,7-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8-微控制器,9-单相电能计量芯片,10-无线通讯模块,11-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2-微型散热风扇,13-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4-电源电路,15-交流蓄电池,16-免费网络电话装置,17-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8-告警脉冲发光管,19-支付显示屏,20-汽车充电模块,21-散热窗,22-电动自行车充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6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壳体6内的控制处理系统,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1、LCD显示器2、打印模块4、支付模块5、微控制器8、无线通讯模块10、电源电路14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所述存储模块1、所述LCD显示器2、所述打印模块4、所述支付模块5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均与所述微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1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器8的处理数据及充电数据,所述LCD显示器2用于显示充电电量、充电次数及充电频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用于与车载显示屏或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与所述电源电路14之间依次设有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和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通过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与所述电源电路14电连接,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分别与汽车充电模块20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模块22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4与交流蓄电池15电连接,所述交流蓄电池15通过电池监控模块3与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还与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电连接,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电连接,所述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18共同组成多路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实现对多部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同时无线感应充电。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8为具有ARM7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微控制器,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为HLW8012芯片,所述HLW8012芯片集成内置振荡器和参考电源,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为基于ZigBee的无线收发芯片。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使用单股或多股漆包线绕制,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设置在长条形空芯磁盒内,所述长条形空芯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6)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壳体(6)内的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1)、LCD显示器(2)、打印模块(4)、支付模块(5)、微控制器(8)、无线通讯模块(10)、电源电路(14)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所述存储模块(1)、所述LCD显示器(2)、所述打印模块(4)、所述支付模块(5)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均与所述微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1)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器(8)的处理数据及充电数据,所述LCD显示器(2)用于显示充电电量、充电次数及充电频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用于与车载显示屏或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与所述电源电路(14)之间依次设有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和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通过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与所述电源电路(14)电连接,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分别与汽车充电模块(20)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模块(22)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4)与交流蓄电池(15)电连接,所述交流蓄电池(15)通过电池监控模块(3)与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还与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电连接,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电连接,所述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18)共同组成多路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实现对多部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同时无线感应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6)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壳体(6)内的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1)、LCD显示器(2)、打印模块(4)、支付模块(5)、微控制器(8)、无线通讯模块(10)、电源电路(14)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所述存储模块(1)、所述LCD显示器(2)、所述打印模块(4)、所述支付模块(5)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均与所述微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1)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器(8)的处理数据及充电数据,所述LCD显示器(2)用于显示充电电量、充电次数及充电频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用于与车载显示屏或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与所述电源电路(14)之间依次设有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和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通过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与所述电源电路(14)电连接,所述单相电能计量芯片(9)分别与汽车充电模块(20)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模块(22)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4)与交流蓄电池(15)电连接,所述交流蓄电池(15)通过电池监控模块(3)与所述电流电压采样电路(13)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8)还与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告警脉冲发光管(18)电连接,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电连接,所述脉冲光信号接收器探头(7)、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所述长条形感应发射线圈(11)、所述圆盘形感应发射线圈(17)和所述告警脉冲发光管(18)共同组成多路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实现对多部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同时无线感应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8)为具有ARM7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微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感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明华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