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94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的火盖,在邻近所述火盖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所述外周壁对应所述点火针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对应所述点火孔的上方或下方具有辅助点火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辅助点火槽的细缝状加快了点火速度,该辅助点火槽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该辅助点火槽连同点火孔,起到辅助点火孔点火的作用,另一方面,辅助点火槽设置在点火孔的上方或下方能增强防堵的概率,同时该辅助点火槽还起到引火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点火成功率。

A Burner for Cook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ner for a cook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ire cover connected to the base. A little fire needle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adjacent to the peripheral wall of the fire cover. The periphera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ignition hole on the wall of the ignition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eripheral wall corresponds to the upper or lower part of the ignition hole and has an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with the existing one. Compared with technology,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at the slit shape of the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accelerates the ignition speed, and the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has dual func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together with the ignition hole, plays the role of assistant ignition hole igni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installed above or below the ignition hole can enhance the probability of blockage prev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xiliary ignition groove also acts as The success rate of ignition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i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家用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连同点火针、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等元件实现产生火焰、维持火焰等功能。现有的燃烧器外火盖结构一般包括具有多个主火通道的外火盖本体,外火盖本体下端面具有混气室,该混气室与主火通道连通,主火通道在外火盖本体外端面形成主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具有稳焰功能的外火盖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112857.7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377835Y),该专利中在外火盖外侧立面上开设有稳焰孔,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稳焰孔里端与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由于稳焰孔的设置使得燃烧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室内一氧化碳的排放。类似地设计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920195299.5的中国技术专利《燃气灶燃烧器用的环形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3893U)及专利号为ZL200820031768.5的中国技术专利《炉头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155762C)。虽然改进后的结构取得了不错的技术效果,但还存在不足:首先,稳焰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次,溢流液容易进入主火孔或稳焰孔从而堵塞主火通道或稳焰通道,而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点火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点不着火,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不能维持火焰,另外,传统燃气灶的点火过程,是通过点火针高压放电将喷出的燃气点燃,即采用点火针头部产生电火花,引燃点火孔喷出的燃气,进而点燃火盖上的燃气,完成点火,虽然点火比较快捷,但由于点火孔对应的燃气喷出的流速过快,均会导致离焰或是导致点火成功率下降,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点火成功率的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的火盖,在邻近所述火盖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所述外周壁对应所述点火针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邻近所述点火孔的位置具有辅助点火槽。为了防止点火针和热电偶距离过远而造成因传火不良而导致熄火,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点火针并排设置的热电偶,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对应所述热电偶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为了确保点火孔不能离点火针太远,太远出气量被稀释,造成点火效果不佳,以及为便于下述第一防水檐的设置,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于所述点火孔所在的第一壁面沿所述火盖的环状本体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同样地,为了确保保火孔与热电偶的恰当距离,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于所述保火孔所在的第二壁面同样也沿所述火盖的环状本体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为了确保热电偶有较好的保火效果,热电偶与保火孔的距离相较点火针与点火孔要更近一些,能确保热电偶与火苗接触的受热面积,热电偶不仅受热充足,以产生足够的热电动势,所述第二壁面沿所述火盖的环状本体径向方向向内内缩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壁面沿所述火盖的环状本体径向方向向内内缩的长度。为了防止溢液流入点火孔,堵塞点火孔,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局部沿所述火盖本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所述点火针和所述点火孔上方的第一防水檐。为了防止溢液流入保火孔,堵塞保火孔,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外壁局部沿所述火盖本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所述热电偶和所述保火孔上方的第二防水檐。为了确保热电偶的保火性能,在能适当遮挡住小溢液的同时,还不能过分地遮挡住大溢液,第二防水檐与第一防水檐相接连,并沿本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长度短于第一防水檐沿本体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辅助点火槽的细缝状加快了点火速度,该辅助点火槽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该辅助点火槽连同点火孔,起到辅助点火孔点火的作用,另一方面,辅助点火槽设置在点火孔的上方或下方能增强防堵的概率,同时该辅助点火槽还起到引火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点火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基座1以及连接在基座1的火盖2,在邻近火盖2外周壁21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3,外周壁21对应点火针3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11,外周壁21对应点火孔211的上方或下方具有辅助点火槽212。辅助点火槽212的设置可以直接为在火盖2外周壁21下方开设细缝状的槽体构成,其中,火盖2可以为筒状火盖也可以为环状火盖。本实施中,辅助点火槽212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火盖2包括有环状本体,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25及自该环状顶面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24、外周壁21之间形成混气室20,环状本体的环状顶壁内壁沿燃气流动方向在邻近外周壁21的部位具有用于平缓点火孔211燃气出气速度的缓冲室7,缓冲室7于燃气的流入方向对应的壁部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混气室20的进气孔711,外周壁21于燃气的流出方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缓冲室7的点火孔211,缓冲室7相对的两侧壁之位于外侧的第一侧壁即对应第一壁面22的轴向长度短于位于内侧的第二侧壁71的轴向长度,第二侧壁71上还开设有进气孔711,第一侧壁的下端缘与基座1的顶部端面之间形成有连通混气室20和缓冲室7的间隙,该间隙构成辅助点火槽212。而辅助点火槽212的细缝状则加快了点火速度。该辅助点火槽212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该辅助点火槽212连同点火孔211,起到辅助点火孔211点火的作用,另一方面,辅助点火槽212设置在点火孔211的下方能增强防堵的概率,同时该辅助点火槽212还起到引火的作用。而为了防止安装过程中的螺钉暴露,增加燃烧器的美观度,基座1和环状火盖2之间还设置有装饰圈9,装饰圈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1,点火针3穿过第一通孔并向上伸出于装饰圈9,并置于第一防水檐5的下方,同时,基座1上还设置有与点火针3并排的热电偶4,火盖2本体外周壁21对应热电偶4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213,而装饰圈9上开设有第二通孔92,热电偶4穿过第二通孔92并向上伸出于装饰圈9,并置于第二防水檐6的下方对应保火孔213。同时装饰圈9的一部分还构成缓冲室7的底壁。另外,为了确保点火孔211不能离点火针3太远,太远出气量被稀释,造成点火效235果不佳,以及为便于下述第一防水檐5的设置,火盖2的外周壁21于点火孔211所在第一壁面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基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1)的火盖(2),所述基座(1)在邻近所述火盖(2)外周壁(21)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3),所述外周壁(21)对应所述点火针(3)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21)邻近所述点火孔(211)的位置具有辅助点火槽(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包括基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1)的火盖(2),所述基座(1)在邻近所述火盖(2)外周壁(21)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3),所述外周壁(21)对应所述点火针(3)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点火孔(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21)邻近所述点火孔(211)的位置具有辅助点火槽(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点火针(3)并排设置的热电偶(4),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1)对应所述热电偶(4)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保火孔(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1)于所述点火孔(211)所在的第一壁面(22)沿所述火盖(2)的环状本体的径向方向局部向内内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21)于所述保火孔(213)所在的第二壁面(23)同样也沿所述火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锋徐强苏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