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926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包括线路组件;所述线路组件包括灯条、及安装于所述灯条一端的接电座;所述接电座包括接电座外壳及安装于所述接电座外壳内的若干端子;所述接电座外壳的一端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接电座外壳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对接孔;所述端子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另一端连接所述灯条。上述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结构简单,设置接电座,接电座的不同表面上分别设有对接孔,使得该多方向接线灯具拥有不同方向的接线位置,可选择不同的走线方式,避免打孔安装,简化安装工序,大大提升走线的美观度。

Multi-directional wiring lamps and lantern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directional wiring lamp, which comprises a wiring component; the wir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lamp bar and a socket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lamp bar; the socket comprises a socket housing and terminals installed in the socket housing; one end of the socke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ocket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ocke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docking ports. One end of the terminal is inserted into the socke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amp bar. The above-mentioned multi-direction wiring lamps and lanterns are simple in structure, with sockets installed and docking holes arranged on different surfaces of the sockets, so that the multi-direction wiring lamps and lanterns have different wiring position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different wiring modes can be selected to avoid punching and installation, simplify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and greatly enhance the beauty of the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多方向接线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常规的灯具,通常只设有一个电源线接口,安装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按照用户的安装环境自由灵活地走线。另一方面,市面上的电源线一般采用2468线或者类拟线材,安装时电源线裸露在外,或者需要进行钻孔后再走线,安装工序复杂,对墙体等外观造成破坏,降低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结构简单,可免打孔安装,简化安装工序,大大提升走线的美观度。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包括线路组件;所述线路组件包括灯条、及安装于所述灯条一端的接电座;所述接电座包括接电座外壳及安装于所述接电座外壳内的若干端子;所述接电座外壳的一端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接电座外壳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对接孔;所述端子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另一端连接所述灯条。上述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结构简单,设置接电座,接电座的不同表面上分别设有对接孔,使得该多方向接线灯具拥有不同方向的接线位置,可选择不同的走线方式,避免打孔安装,简化安装工序,大大提升走线的美观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电座外壳远离所述端子的一端的端面上、及所述接电座外壳远离所述端子的一端的相对两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多方向接线灯具还包括容纳安装所述线路组件的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壳、盖设所述底壳的盖板、安装于所述底壳一端的第一端盖、及安装于所述底壳另一端的第二端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内的第一抵接块、及盖设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舌板;所述第一舌板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超出所述第一基座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舌板设有过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内的第二抵接块、及盖设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舌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条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抵接块,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抵接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电座抵接所述第一抵接块;所述接电座穿设所述通孔且所述接电座凸伸超出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所述接电座凸伸超出所述第一基座一端的部分与所述过孔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设有接触端及焊接端;所述接触端对应插设所述插接孔,且所述接触端对应所述对接孔;所述焊接端焊接于所述灯条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组件还包括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灯条上的若干发光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中的第一端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中的接电座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中的接电座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的一种接线方式的示范图;图7为图1所示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的另一种接线方式的示范图。附图标注说明:10-外壳组件,11-底壳,12-盖板,13-第一端盖,131-第一基座,132-第一抵接块,133-第一舌板,134-通孔,135-过孔,14-第二端盖,141-第二基座,142-第二抵接块,143-第二舌板;20-线路组件,21-灯条,22-发光体,23-接电座,24-接电座外壳,241-插接孔,242-对接孔,25-端子,251-接触端,252-焊接端;30-第一电源线,31-第一插脚,32-第一胶头;40-第二电源线,41-第二插脚,42-第二胶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包括外壳组件10、及安装于外壳组件10内的线路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底壳11、盖设底壳11的盖板12、安装于底壳11一端的第一端盖13、及安装于底壳11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4。第一端盖13包括第一基座131、连接于第一基座131内的第一抵接块132、及盖设第一基座131的第一舌板133。第一舌板133远离底壳11的一端超出第一基座131远离底壳11的一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31远离底壳11的一端设有通孔134。第一舌板133设有过孔135。第二端盖14包括第二基座141、连接于第二基座141内的第二抵接块142、及盖设第二基座141的第二舌板143。所述线路组件20包括灯条21、均匀间隔安装于灯条21上的若干发光体22、及安装于灯条21一端的接电座23。灯条21的一端抵接第一抵接块132,另一端抵接第二抵接块142,实现灯条21与外壳组件10的安装。接电座23抵接第一抵接块132,接电座23穿设通孔134且接电座23凸伸超出第一基座131的一端,接电座23凸伸超出第一基座131一端的部分与过孔135相对。接电座23包括接电座外壳24、及安装于接电座外壳24内的若干端子25。接电座外壳24的一端设有间隔设有若干插接孔241,接电座外壳24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对接孔242。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孔242的数量为六个,每二个所述对接孔242分别设置于接电座外壳24远离端子25一端的端面上、及接电座外壳24远离端子25一端的相对两侧面上。端子25设有接触端251及焊接端252,接触端251对应插设于插接孔241,且接触端251对应对接孔242,焊接端252焊接于灯条21上。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多方向接线灯具的一种接线示范图,可采用第一电源线30通过过孔135连接所述接电座23,具体地,第一电源线30包括若干第一插脚31、套设第一插脚31一端的第一胶头32、及连接第一胶头32的导线(图未示);导线与第一插脚31电连接。第一插脚31穿设过孔135与对接孔242后抵接接触端251,实现电气连通,为灯条21与发光体22提供电源,发光体22工作发光。第一胶头32对应过孔135,第一胶头32抵接接电座外壳24。在本实施例中,导线为纤薄设置,导线的一面设有双面胶,使得安装时可以将导线直接贴附于安装体的表面,不需要打孔走线,提升美观度。实际使用时,还可以采用与安装体外观颜色一致的导线,降低视觉差异性,提升美观度。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多方向接线灯具的另一种接线示范图,可采用第二电源线40连接所述接电座23,具体地,第二电源线40包括若干第二插脚41、及套设第二插脚41一端的第二胶头42。第二插脚31对应地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组件;所述线路组件包括灯条、及安装于所述灯条一端的接电座;所述接电座包括接电座外壳及安装于所述接电座外壳内的若干端子;所述接电座外壳的一端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接电座外壳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对接孔;所述端子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另一端连接所述灯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组件;所述线路组件包括灯条、及安装于所述灯条一端的接电座;所述接电座包括接电座外壳及安装于所述接电座外壳内的若干端子;所述接电座外壳的一端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接电座外壳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对接孔;所述端子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孔,另一端连接所述灯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电座外壳远离所述端子的一端的端面上、及所述接电座外壳远离所述端子的一端的相对两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安装所述线路组件的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壳、盖设所述底壳的盖板、安装于所述底壳一端的第一端盖、及安装于所述底壳另一端的第二端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多方向接线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内的第一抵接块、及盖设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舌板;所述第一舌板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超出所述第一基座远离所述底壳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章粟德文陈代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商宝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