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687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框体、固定柱、推杆和抽风机,框体外壁固定设置集水管,集水管顶部连通高压进水管,集水管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若干喷水装置,框体内部设置置物腔、除尘腔和隔水腔,置物腔内设置抽风机,抽风机顶端连接第二连接管,抽风机底端连接第三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末端连接吸尘罩,第三连接管末端伸入除尘腔底端,排气管末端连通除尘腔,排气管顶端外部连通,底板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装置,底板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和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收沉淀带有灰尘的空气和向空中和地面喷雾,除尘效果极佳,且本装置便于移动和固定,稳定性较好,灵活性较佳,装置移动过程中缓冲减震效果较好,不容易翻倒。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 remov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frame body, a fixed column, a push rod and a suction fa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ame is fixed with a collecting pipe, the top of the coll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high-pressure intak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coll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several water spraying devices through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acement cavity, a dust removing chamber and a water separating chamber, and the top of the suction fan is arranged in the placement chamber.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he bottom of the exhaust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collecting cover, the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is extended into the bottom of th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the end of the exhaus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the top of the exhaust pipe is connected externally, the bottom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device by thread holes, and the shock absorber and movable device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bsorbs and precipitates air with dust and atomization to the air and the ground. The dust removal effect is excellent, and the device is easy to move and fix, has good stability and good flexibility, and has good cushioning an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d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device, and is not easy to over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房地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随处可见各种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可以看到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灰尘不仅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现场的施工人员,现场的施工人员长期处于灰尘弥漫的环境,很容易得尘肺病等疾病,进而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现有的一些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理想,难以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清除,一些除尘装置灵活性较差,难以进行移动和转向,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低,并且一些除尘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翻倒,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灰尘飞扬,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现有的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理想,除尘装置灵活性较差,难以进行移动和转向,且装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框体、固定柱、推杆和抽风机,所述底板与固定柱固定连接,固定柱对称设置,固定柱顶端与框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方设置置物腔,置物腔内设置抽风机,第二隔板下方设置除尘腔,除尘腔内部添加有水溶液,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隔水腔,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末端连通除尘腔,排气管顶端穿过框体与外部连通,所述推杆设置于底板顶部一侧,推杆为斜向结构,推杆末端表面设置防滑螺纹,所述底板拐角处固定设置四个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底板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和移动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风机顶端连接第二连接管,抽风机底端连接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穿过置物腔向外侧延伸,第二连接管末端连接吸尘罩,第三连接管穿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向下延伸,第三连接管末端伸入除尘腔内部底端,所述吸尘罩为喇叭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腔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排污口,排污口为漏斗状结构,排污口底端固定设置排污管,排污管内设置电磁阀,所述框体外侧设置加水管,加水管另一端穿过框体与除尘腔连通,所述加水管上固定设置加水阀,除尘腔内设置液位传感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外壁固定设置集水管,集水管顶部连通高压进水管,集水管底部固定连通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管末端连通若干喷水装置,所述高压进水管上固定设置进水阀,所述喷水装置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多个喷雾头,喷雾头表面均匀设置细小喷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设置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末端固定连接U型板,U型板内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转动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筒、减震弹簧、减震槽、限位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减震槽设置于固定筒内部,减震槽内设置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减震槽内部顶端,减震弹簧底端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减震槽,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移动装置,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减震槽开口处的直径,限位块的直径小于减震槽内部的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第一轴承和固定座,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孔,螺纹杆底端转动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转柄,转柄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座为圆台型结构,固定座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套。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隔水腔,能有效避免除尘腔内水溶液进入置物腔。(2)本技术的排气管末端连通除尘腔,排气管顶端穿过框体与外部连通,有利于除尘腔内部气体的排出。(3)本技术的推杆设置于底板顶部一侧,推杆为斜向结构,推杆末端表面设置防滑螺纹,便于推动装置。(4)本技术的抽风机将工地上的带有灰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罩和第二连接管吸入,带有灰尘的空气再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除尘腔中,除尘腔中的水溶液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收沉淀,经过净化后的气体经由排气管排到外面,吸尘罩为喇叭状结构,加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将四周灰尘吸入。(5)本技术的除尘腔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排污口,排污口为漏斗状结构,灰尘沉淀集中于排污口上方,有利于灰尘沉淀的排出,排污口底端固定设置排污管,排污管内设置电磁阀,通过电磁阀便于控制污水的排出。(6)本技术的加水管上固定设置加水阀,除尘腔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感应除尘腔内部水位,通过加水阀控制进水量。(7)本技术的高压进水管上固定设置进水阀,便于控制高压水流的流入,喷水装置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多个喷雾头,喷雾头表面均匀设置细小喷孔,高压水流经过喷雾头形成水雾喷出,除尘效果极佳。(8)本技术的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底部固定设置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末端固定连接U型板,U型板内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转动轮,通过推杆对装置施加推力,转动轮转动,使装置发生移动,转动杆在第二轴承内转动,便于在移动过程中对装置进行转向,提高装置的灵活性。(9)本技术的减震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减震槽内部顶端,减震弹簧底端固定连接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减震槽,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移动装置,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减震槽开口处的直径,限位块的直径小于减震槽内部的直径,避免限位块滑出减震槽,通过减震装置缓冲装置移动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10)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包括螺纹杆、第一轴承和固定座,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孔,螺纹杆底端转动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转柄,转柄为L型结构,便于转动螺纹杆,转动转柄,螺纹杆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座向下移动,螺纹杆末端在第一轴承内转动,避免固定座旋转,有利于对装置进行固定,固定座接触地面,移动装置离开地面,固定装置对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座为圆台型结构,固定座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套,增大固定装置底部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中集水管和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中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固定柱;3-框体;4-推杆;5-固定装置;6-减震装置;7-移动装置;8-螺纹孔;9-抽风机;10-吸尘罩;11-排气管;12-集水管;13-高压进水管;14-进水阀;15-第一连接管;16-喷水装置;17-第二连接管;18-第三连接管;19-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21-置物腔;22-隔水腔;23-除尘腔;24-排污口;25-加水管;26-加水阀;27-液位传感器;28-排污管;29-电磁阀;30-喷雾头;31-螺纹杆;32-转柄;33-轴承;34-固定座;35-防滑套;36-固定筒;37-减震槽;38-减震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框体(3)、固定柱(2)、推杆(4)和抽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固定柱(2)固定连接,固定柱(2)对称设置,固定柱(2)顶端与框体(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内部固定设置第一隔板(19)和第二隔板(20),所述第一隔板(19)上方设置置物腔(21),置物腔(21)内设置抽风机(9),第二隔板(20)下方设置除尘腔(23),第一隔板(19)和第二隔板(20)之间设置隔水腔(22),所述框体(3)内部设置排气管(11),排气管(11)末端连通除尘腔(23),排气管(11)顶端穿过框体(3)与外部连通,所述推杆(4)设置于底板(1)顶部一侧,推杆(4)为斜向结构,推杆(4)末端表面设置防滑螺纹,所述底板(1)拐角处固定设置四个螺纹孔(8),螺纹孔(8)螺纹连接固定装置(5),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减震装置(6)和移动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框体(3)、固定柱(2)、推杆(4)和抽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固定柱(2)固定连接,固定柱(2)对称设置,固定柱(2)顶端与框体(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内部固定设置第一隔板(19)和第二隔板(20),所述第一隔板(19)上方设置置物腔(21),置物腔(21)内设置抽风机(9),第二隔板(20)下方设置除尘腔(23),第一隔板(19)和第二隔板(20)之间设置隔水腔(22),所述框体(3)内部设置排气管(11),排气管(11)末端连通除尘腔(23),排气管(11)顶端穿过框体(3)与外部连通,所述推杆(4)设置于底板(1)顶部一侧,推杆(4)为斜向结构,推杆(4)末端表面设置防滑螺纹,所述底板(1)拐角处固定设置四个螺纹孔(8),螺纹孔(8)螺纹连接固定装置(5),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减震装置(6)和移动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9)顶端连接第二连接管(17),抽风机(9)底端连接第三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7)穿过置物腔(21)向外侧延伸,第二连接管(17)末端连接吸尘罩(10),第三连接管(18)穿过第一隔板(19)和第二隔板(20)向下延伸,第三连接管(18)末端伸入除尘腔(23)内部底端,所述吸尘罩(10)为喇叭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腔(23)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排污口(24),排污口(24)为漏斗状结构,排污口(24)底端固定设置排污管(28),排污管(28)内设置电磁阀(29),所述框体(3)外侧设置加水管(25),加水管(25)另一端穿过框体(3)与除尘腔(23)连通,所述加水管(25)上固定设置加水阀(26),除尘腔(23)内设置液位传感器(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菱黄心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齐创建设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